Skip to content

網紅過度P圖、賣慘、虛假廣告…法國要立法了!

隻要不觸犯法律,“網紅”(Influencer)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收入高常常讓網紅為人們所嫉妒,但也有些網紅被爆出違法亂紀,網友直呼他們的高收入根本不合理,國家應該對此徹底整頓。從2017年開始,法國就致力於整頓網紅圈,終於在今年3月28日將“旨在打擊網紅的詐騙行為”的法案正式提交國民議會。出乎意料的是,網紅們竟然都拍手叫好,稱法律可以指引人們走上正確的方向。

一直以來,各類社交網紅利用名氣與廣告商合作、推銷產品,其中充斥著許多詐騙和偷稅漏稅行為。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就曾表示“有些網紅忘記告知消費者這是廣告,他們推薦某些產品是因為有人給了錢”。新法案旨在規範網紅們在網絡上的行為與商業業務,規定他們“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並讓他們履行稅收和社會監管義務。

法案規定,網紅的具體商業行為必須要遵循《消費法》(Code de la Consommation)和《商業法》(Code de
Commerce)準則,不得違背法律。他們與廣告商的合作受到嚴格限製,酒精飲料、理財產品和體育用品的宣傳視頻都將受到格外嚴格審核,同時網紅不得在社交網絡上宣傳醫療整容項目。

847

在法國15萬名網紅中,有一部分人相當年輕。法案規定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必須獲得“國家的事先批準”並在父母的監督下才能從事商業活動或被商業公司雇用。如果從事商業活動,他們也隻能立即獲得10%的收入,其餘的將暫時被扣留直至他們成年。

如果網紅在視頻中使用了濾鏡,他們必須做出標記,否則將會被處以最高37500歐的罰款,此項規定是為了預防欺詐行為。有一部分網紅在宣傳美容產品時使用濾鏡,來營造使用後與使用前差別很大的錯覺來迷惑用戶。此外,博主們必須在視頻或帖子中清楚標明“內容包含廣告”,否則他們有可能會麵臨兩年監禁和30萬歐罰款。

849

網紅們不反對反而支持?

在法案提交到國民議會前,法國一些有名氣的網紅曾在某個論壇上簽名,表示希望議員們認真審查法案,不要因為“少數人的過分行為”而打破他們的“良性商業模式”。

當法案內容被曝光後,一些人為曾經的言論而道歉。YouTube上擁有最多粉絲的網紅Squeezie在推特上寫道,在網站上簽名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過於極端的法律的“侵害”,這些法律可能會錯誤地懲罰遵紀守法的創作者,“但當我看到法案內容後,我就放心了,我不受這些法律的約束,同時我也很高興看到國家終於開始管控‘網絡詐騙者’”。

另一名在YouTube上擁有400萬粉絲的網紅Dr
Nozman表示:“我曾擔心法律會過度限製我們創作的自由,但看到完整文本後,我認為政府在針對實際問題準備解決方案,我相信法律會引導人們朝著正確方向前進。”還有一部分網紅更是直言不諱表示,從來沒有在這個網站上簽過名字。

852

網紅爭議事件層出不窮

法案出台正值法國說唱歌手Booba備受爭議的時刻。去年9月,Booba與粉絲聯合一起將公關公司Shauna
Events告上法庭,名義為“欺騙性商業行為”。公司的所有者是有著“網紅教母”稱號的瑪格麗·貝爾達(Magali
Berdah),她是法國的資金經理兼真人秀明星,在網紅界具有非常高的影響力,Shauna
Events正是她用來培養形形色色網紅的“孵化器”。不甘示弱的貝爾達表示Booba所言都是誹謗,兩人開展了一場“隔空大戰”。

就在前不久,Booba指責法國另一名網紅塞巴斯蒂安·杜布瓦(Sébastien
Dubois)在視頻中植入廣告,杜布瓦立即在網絡上“賣慘”,稱自己被Booba攻擊後,事業一落千丈,但知情者透露“他每天以1萬歐的價格進行5次產品植入,在邁阿密至少有5至6套公寓,而且都在收取租金,簡直是把觀眾當傻子對待”。

此外,法國-瑞士模特納比拉(Nabilla
Benattia-Vergar)曾在2018年被罰款2萬歐元,因為她曾在Snapchat上推廣比特幣,稱這是安全的投資,但絲毫沒有向公眾告知這是廣告。

854

新聞與圖片來源:世界報、費加羅報、Capital、Public,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