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巴載著“市委及家屬旅遊團”,不能止於辟謠

隻有將這些細節明明白白地攤開,解釋清楚每一個細節,才能真正地取信於人,獲得輿論的認同

日前,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平台貼出一張圖片,稱在安徽池州旅遊時,在一個服務區看到了一個老年遊客團,其所乘坐的皖牌大巴前側掛有“中共上海市委及家屬旅遊團”的條幅,質疑這樣的旅遊團名稱不妥。

解放日報旗下“上海網絡辟謠”就此向上海市相關部門核實,上海市委從未組織過相關旅遊團,也不可能組織這樣的“旅遊團”。

1000

↑網傳圖片

而當記者向各方求證時,也沒找到橫幅的來源。網傳圖片中的旅遊大巴屬於安徽新客流旅遊運輸公司。該公司一名謝姓負責人表示,沒有接到過中共上海市委組織安排的旅遊業務,公司層麵也沒有安排過在車上貼橫幅的行為。至於是否存在大巴駕駛員或遊客個人自行張貼的情況,對方表示需要進一步了解調查。

看來這副橫幅目前無人認領。從網傳圖片看,這個橫幅就掛在車輛的前方,頗為醒目。這不排除一種可能,即網友P圖;但如果不是P的,這個橫幅掛出的位置可謂醒目,很難想象不是有人有意為之。

而這樣一副橫幅顯然不是無關緊要的,更像是一種“特權”的展示。將相關單位及家屬的身份亮出來,首先就讓人懷疑是否涉及公費旅遊?此外把身份亮出來,是否也是希望沿途單位能夠“行個方便”?這些當然是不合適的,甚至是違紀的,但一副含義模糊的橫幅卻足以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

從目前網絡輿論看,對於橫幅大致有兩類看法。一是對辟謠持保留態度,“誰會承認呢”;另一種則認同辟謠,認為橫幅“肯定是假的”,畢竟將橫幅明目張膽地亮出來,生怕別人不知道,這種操作屬實不夠聰明。

但無論如何,目前關於網傳橫幅來源還是沒有確定,人們看到的隻有文字層麵的否認。因此事件還應當有後續,如果是有人P圖造謠生事,有必要查清、處理肇事者,以正視聽;如果確係有人不規範操作、掛上了這麽一個橫幅,那麽也應當具體到人,並給予相應的處理。

隻有將這些細節明明白白地攤開,解釋清楚每一個細節,才能真正地取信於人,獲得輿論的認同。而這些其實也不難查清,車牌號、旅遊公司信息都已經公開了,順著這條線索應該不難挖掘出真相。這副網傳橫幅,已經關係到了部門形象以及幹群關係,因此囫圇吞棗含糊過去並不合適,社會的關切需要得到回應。

而對於網友來說,此時不妨保持克製、理性,持續關注事件發展。其實近些年轟動一時的網絡事件最後反轉的不在少數,信息駁雜的網絡很容易帶動非理性情緒狼奔豕突,這也是一些反轉新聞帶給人們的教訓。

同時這起事件也是個提醒:橫幅且不論真偽,這至少說明社會對於可能存在的“特權”是極為敏感的,單單一張語焉不詳的圖片就足以引發輿情。因此,各級單位部門都應當保持謹慎、注意影響,理解當前的輿論敏感點所在,妥善處理好和社會互動的細節。而這也是走好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時時刻刻都不能忘了群眾在乎什麽、關注什麽,並始終保持樸實、親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