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人生透支”:有人畢業10年還在還債 有人為還錢搶劫

通過信用卡、借貸平台進行小額借貸來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可以說是“花未來的錢實現現在的夢想”的一種方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借貸者尤其是年輕借貸者逾期無法還款情況的出現,“過度超前消費有多可怕”這樣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

3cdc9131af5db5a9d1b37fb42a653107

↑資料圖 據圖蟲創意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相關案件看到,借貸人逾期無法還款、個人名下又無可執行財產的例子非常普遍。除了將借貸人納入失信人名單,借款機構也無更多辦法,隻能形成壞賬。而有的年輕人為了還款,去偷竊或者搶劫,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4月10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小額借貸本身是一種金融消費方式,合理利用可以改善借款人尤其是很多年輕人的生活。一方麵借貸機構需要有合理的細化審核機製,另一方麵借貸人需要合理借貸,這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提前幫助借貸人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畢業前透支信用卡想工作後賺錢還

畢業近10年依舊沒還清

到2023年夏天,在北京工作的張先生就已經大學畢業10年了,但是他的信用卡依舊欠著6萬多元錢,借唄裏欠著4萬多元。

“我是大學的時候辦的信用卡。那個時候就想著先花信用卡裏的錢,然後等畢業工作賺錢了再慢慢還。沒想到這都畢業快10年了還沒還清。這些年的利息、手續費加在一起也有小10萬塊錢了。”張先生說。

張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開始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是在2010年讀大學期間,當時有人進入宿舍樓,挨個推薦大家辦理信用卡。因為當時推薦他辦卡的是同班同學,張先生礙於情麵就辦了一張,並很快開了卡。

“那個時候信用卡額度我記得就是幾千元,一開始也沒想透支,不過有時候生活費花超了,又不想和家裏要錢,就試著用信用卡買一些東西。”張先生對紅星新聞記者說,一開始是去超市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的時候用,後來就買衣服、遊戲機的時候用,或者同學們聚餐的時候買單,“現在想想其實都是可用可不用的。”

每個月還款日到來前,張先生都會把欠款還上,或者還“最低還款額”,以保證信用記錄不會受損。他的可借額度逐漸上升,從幾千元上漲到現在的6萬多元,而且在調整“臨時額度”後,最多可以透支16萬元。

大學畢業的時候,張先生信用卡欠款額達到了1萬多元。當時他想自己很快就要參加工作,可以很快利用工資把信用卡欠款還上。但是沒想到,工作後他的透支額度越來越大。

“本來以為工作後自己就會寬裕一些,但實際上相比於學生時代,還要麵臨租房、談戀愛、日常消費等各種經濟開銷,透支反而比上學的時候還厲害。”張先生說,畢業近10年,他現在已經透支信用卡和借唄近10萬元。

“每個月利息要超過千元。這兩年企業效益不太好,我也在逐漸減少非必要花銷,希望能用兩年時間把這個虧空還上。欠款的感覺不是很好。”

35284b74f4576916c6ac6fddab136401

↑張先生信用卡利息

為了還款

有人把當年透支買的東西低價賣出

談到為什麽工作後還會有這麽多透支花銷,張先生表示自己也反思過。一方麵,麵對一些不必要的花費,而有人給你提供消費條件時,就會考慮得比較少,“先買了再說。”

“例如當時自己喜歡的一個玩具手辦出了限量款,自己想買,花了幾千塊錢。實際上它就是一個擺件,因為不是一個非常大眾的手辦,所以後來也沒有什麽升值空間,現在想想確實沒什麽用。”此外,他說當時自己喜歡的明星開演唱會,連開了3天,自己3天都去了,花了幾千塊錢。實際上歌手3場演唱會唱的歌都差不多,沒必要3天都去。

西安的謝女士已經工作3年多,此前最多的時候信用卡透支消費了4萬多元。“每個月最低還款額大約是欠款的十分之一多一點。剛工作的時候收入不多,每次臨近還款日都挺愁的。有段時間離職沒有收入,我就把之前透支買的一個音箱放在二手網站上賣了,2000多元買的,最後賣了不到1000塊錢。”

謝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好在半年前自己還完了信用卡借款,“之後我就把信用卡注銷了,當時整個人都覺得輕鬆了不少。”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其實除了銀行,很多平台甚至生活類APP都有可供用戶借款的渠道。以購物平台為例,幾乎都設置有借款通道,尤其在付款等步驟,還會提示用戶可以使用透支的方式來買單。此外,旅遊類平台、打車平台、短視頻平台甚至外賣平台,也都能提供借款渠道。

6e75d28120942da38779c8537bcae76f

bfc0d8b78c4d3e9cf388cf80fc212672

↑生活類平台提供借款服務

例如在旅遊類平台去哪網購買機票後,在付款頁麵會顯示一個名為“拿去花”的支付方式。除了將支付方式放在首位外,還顯示有“推薦”的字樣,平台同時提示“最高立減99
本月消費下月還 可分期”。同時,如果在去哪網的搜索欄輸入“借錢”,會跳轉到信用貸頁麵,並顯示可提供給用戶的借款金額。

在出行打車平台滴滴上,在“我的卡券”一欄中也有信貸服務內容,並且提示可給用戶提供的信貸額度。

9c5af67f634580d230db105cc9e9eb22

↑生活類平台提供借款服務

不過紅星新聞記者也發現,無論是銀行信用卡服務還是各平台借款服務,都會在一些位置標注出“請根據個人能力合理貸款和理性消費”等字樣。

○ 案例

有人逾期未還款法院強製執行名下無財產,有人為還信用卡款項進行搶劫

紅星新聞記者4月10日從裁判文書網上看到,多地都有很多銀行或借款平台訴訟借款人通過信用卡或者平台借款逾期未還的案例。

今年4月6日浙江省常山縣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執行裁定書顯示,1985年出生的寶某(化名)通過信用卡借款近5萬元,同時還有利息4000餘元逾期均未還,銀行申請強製執行。法院通過網絡執行查控係統對被執行人的存款、車輛、不動產、有價證券等財產進行查詢,並前往被執行人住所地對被執行人財產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名下有存款249.93元,法院進行了扣劃,同時暫未發現其名下有存款、車輛、有價證券等財產信息,也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法院判定,鑒於被執行人已申報財產但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已對其采取限製消費的執行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類似於該案,借款人通過銀行信用卡或者平台借款逾期未還,法院執行中發現借款人財產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並不在少數。對此,法院多數情況下隻能采取將借款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製高消費及限製出境等執行措施。

此外,紅星新聞記者從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中看到,一些人為了還信用卡款項,走上了嚴重犯罪的道路。

2021年8月,山東省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涉搶劫案件。判決書顯示,1998年出生的新某(化名)2021年2月跟住對門的男子借錢時,發現對門男子家門口腳墊下麵有一把鑰匙。第二天,新某看鑰匙還在腳墊下麵,就想用鑰匙進對方家裏偷東西賣錢還信用卡。新某以為對門沒人,但進屋後發現有人。因新某被發現而實施撞門、持刀威脅被害人,索取被害人財物,法院認定其行為為入戶搶劫。新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6000元。

○ 專家說法

一方麵借貸機構審核要更細,一方麵要加強理財教育

4月10日,2018年曾在某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的劉女士對紅星新聞記者說,自己當時從一家咖啡店辭職後進入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主要就是發展信用卡新客戶。

“大學生、上班族、公司員工都是我們的開卡對象。那個時候各家銀行以及其他借貸平台間競爭很激烈,開一張卡給我們提成比較高,對開卡對象的審核相對寬鬆。”劉女士說,但是很快發現如果沒有很資深的人脈,很難繼續拓展信用卡開卡業務。很多人手裏已經有信用卡,不需要更多的信用卡,也遇到過有人辦很多張信用卡“拆東補西”的情況。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於過度透支、借貸等情況,相關部門曾進行過提醒。

2022年3月,當時的銀保監會曾發布風險提示稱,信用卡、小額信貸等個人消費信貸服務與各種消費場景深度綁定,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生活、減輕了即時的支付壓力,但消費者若頻繁、疊加使用消費信貸,易引發過度負債、征信受損等風險。銀保監會提示,近年來,時有消費者投訴反映過度授信、信用卡分期手續費或違約金高、暴力催收等。此外,一些商家誘導消費者以貸款或透支方式預付費用,後因各種原因不能持續經營,導致消費者不僅無法享受本已購買的服務,還麵臨還款壓力和維權困難。因此,要對借貸平台誘導消費者超前消費等行為提高警惕。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過度超前消費的問題,一直以來存在爭論。

“一方麵,消費者拿未來的收入支持現在的消費,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更好地分配收入。但是如果對自己未來收入的情況判斷不準,收入達不到預期,就會出問題。也就是未來的收入不足以支撐現在的消費,就會出現還款困難的問題,造成很多個人和社會的風險。”

蘇劍同時表示,在借貸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收入的時間流要和消費的時間流相吻合,不吻合不行,會出現個人的資金鏈斷裂,“所以說家庭、學校的理財教育、金錢觀教育等很重要。年輕人盡量不要超前消費,盡量量入為出。但是有些人可能是沒辦法,他沒錢了但是還需要消費,對於這部分人來講,要對未來有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

對於相關提供借貸服務的銀行、平台的管理或者把控,蘇劍建議應該將過去相對粗放的審核方式變得更加細化。同時蘇劍強調,這也需要金融監管部門介入。“對於提供借貸服務的銀行和平台,需要有一個對借款人還款能力的核驗過程,需要知道借款人未來的錢從哪兒來。”蘇劍說,“消費者找銀行或者平台借款消費,可以更加細化。給一個相對收入不穩定的人一下子放幾十萬借款額度,肯定是不合理的。”

對於借貸人逾期不還款會給銀行和平台本身帶來的風險,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紅星新聞記者說,這也提示平台和借貸機構,在審核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準確,以避免更多壞賬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