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已開放國門,旅客為何仍難入境?

上個月,中國政府宣布將向外國旅客全麵開放邊境,這個消息令數百萬自2020年以來與親人分離的海外中國移民鬆了一口氣。

但大量人員入境的情況尚未出現。由於高昂的票價和缺乏直飛航班,許多人甚至連機票都訂不上。

為了獲得去往中國的長期簽證,現年62歲、住在聖地亞哥的劉維(音)最近花了幾個小時在當地一家旅行社填寫一大堆文件。花費幾周尋找航班後,她買了一張本月晚些時候飛往東北港口城市大連的機票,去和她的姐妹團聚。她說,從聖地亞哥到大連的往返商務艙機票價格在6000到1萬美元之間,是大流行前她通常支付的兩倍。

“我懷念往返兩地的選擇和自由,”劉維說。她過去每年夏天都來中國。“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場悲劇。”

近三年來,中國一直在執行世界上最嚴厲的旅行限製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對商務旅客、遊客和中國公民的親屬關閉了邊境。執政的共產黨實施了“清零”政策,試圖通過長期封鎖和大規模核酸檢測來根除新冠病毒。

設法進入中國的海外遊客有時被迫自費隔離長達兩個月。一些旅行者甚至不得不接受肛拭子核酸檢測,引發了外國政府的抗議。

中國的隔離產生了廣泛的連鎖反應。大學關閉了與大陸的學術交流,跨國公司將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國家。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數百萬海外華人移民遭受了最沉重的情感代價,他們無法回家照顧生病的父母或安葬在大流行期間去世的親人。

去年12月,中國突然終止了“清零”政策,並很快開始放寬邊境限製,取消了對國際入境者的隔離要求。接下來的一個月,商務旅客獲準持特殊簽證返回。

上個月中國政府恢複發放旅遊簽證,消除了最大的入境障礙。中國還表示將恢複在大流行期間暫停的10年簽證,為許多海外遊客的旅行提供便利。

壓抑已久的需求在中國政府宣布放寬限製後顯現,在線旅行社億客行(Expedia.com)提供的數據顯示,其網站上有關從美國到中國大陸的旅行的搜索量比一個月前猛增了約40%

住在新澤西州澤西市的傑西·黃希望今年夏天飛往中國,但一直買不到2000美元以下的機票。52歲的黃女士已經七年沒有見過她86歲的父親,他住在上海沿海的一個小島上。她本應在2020年初探訪,他在那之前經曆了一次中風。

黃女士一直通過微信與父親保持聯係。有時在他們談話之後,她會感到心碎,感覺對他來說每過一年就變得愈發艱難。

“我隻是想念我的家人,”她說。

機票價格居高不下的部分原因是航空公司在增加飛往中國的航班方麵進展緩慢。根據航空數據提供商Cirium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3月飛往中國的航班數量僅為2019年同月的四分之一左右。

由於美國和中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的航線設置了上限。大流行期間,兩個競爭對手暫停了對方的航班作為政治性報複,航空公司需要獲得兩國航空主管部門的批準才能增加航線。

航空分析人士表示,美國和歐洲的航空公司並不急於恢複疫情前飛往中國的所有航班。自從一年多前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已經禁止美國和歐洲航空公司飛越其領空,這意味著飛往中國的航班現在需要更長的航線、更多的燃料和機組人員。

美國航空公司一直在遊說華盛頓迫使仍在俄羅斯上空飛行的中國航空公司使用與美國競爭對手相同的航線,理由是它們擁有不公平的成本優勢。

美國交通部發言人沒有就何時可能增加中國航線發表評論。

很難買到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直飛航班機票。上個月,達美航空和美國航空都恢複了從底特律、西雅圖和達拉斯的樞紐直飛上海的航班,但每周隻有少數幾個班次。聯合航空公司每周有四次從舊金山直飛上海的航班。這些航空公司都沒有美國和北京之間的直飛航班。

航空分析人士表示,如今,其他障礙抑製了飛往中國的需求,航空公司也不願增加航班。

許多國家的公民要想進入中國仍然必須出示出境前48小時內的新冠病毒檢測陰性結果。中國邊境政策的突然變化使得世界各地的領事館難以處理簽證文件,而所有來往中國的海外遊客都需要辦理簽證。

還有一個因素導致了中國航班複蘇乏力:疫情之前,大部分航班載的都是回國的中國遊客。谘詢公司麥肯錫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約20%的中國護照過期,導致續期需要等待很長時間,這推遲了出境旅行的反彈。

但大門正在逐漸打開。

根據中國在線旅行社攜程網的數據,5月初,中國假期團體遊的預訂量激增。攜程表示,最受歡迎的目的地包括泰國、埃及和瑞士。

目前,最能負擔得起飛往中國的旅行者是商務旅客,他們一直乘坐高級艙位前往中國大陸。

中國為外國商企人士鋪好了紅毯,經曆數年的新冠封鎖之後,這是振興經濟工作的一部分。包括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在內,數十名首席執行官飛到北京,參加上個月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新當選的總理李強在會上承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

許多高管都渴望自2020年以來首次拜訪員工和供應商。

根據中國貿易組織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數據,2月份對43家美國公司的調查顯示,50%的首席執行官計劃在今年上半年訪問中國。

“中國政府發出了一些支持民營企業的信號,但與此同時,地緣政治環境很緊張,”委員會高級總監丁振飛(Jack
Kamensky)說。

一些企業主則對中國的重新開放抱有更多期待。

十多年來,電影技術企業家基斯·科利爾一直在中國新興的電影行業工作,參與了2014年的動作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等電影的攝製。他的最新項目是為中國的遊樂園提供視覺效果設備,但他在2020年前往洛杉磯後再也無法進入中國,該項目因此暫停。

現在,科利爾正在計劃期待已久的回歸。他相信,一旦與以前的投資者和合作夥伴團聚,他的項目就會恢複。

“在中國做生意不是你在美國打個電話就能辦到的,”他說。“你必須和人們坐在一起,你必須參加飯局,你必須喝很多酒。你必須在那裏投入和培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