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停建地鐵,大建高鐵,“緊日子”不是這麽過的

328e26ecd785a72e4085e4b0f9860f79

既然是“過緊日子”,各地砍地鐵、全國大上高鐵的經濟賬應該算一算。

近期多地傳出地鐵項目被砍的消息,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深圳,地鐵五期的最新規劃,縮減了4條地鐵線路。多地盼望通地鐵改善通勤的“遠郊族”深感所望。

正如很多評論所指出的,地鐵紛紛落馬,是地方財政吃緊,要“過緊日子”了。

城市地鐵建設“涼涼”,今年的高鐵建設卻是熱火朝天。媒體報道,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35.5億元,同比增長6.6%,創下曆史同期最高紀錄。

既然是“過緊日子”,各地砍地鐵、全國大上高鐵的經濟賬應該算一算。

01

地鐵到底虧多少

中國共有四十多座城市擁有地鐵,界麵新聞統計其中24城地鐵公司2021年的財務數據顯示,僅杭州、西安兩城賬麵顯示淨虧損。

這多少有點“反常識”。因為眾所周知,全球範圍內,絕大部分城市軌道交通都是賠錢的。難道中國地鐵運營商特別“能打”嗎?這倒也不是。地鐵公司除了運營收入外,還包括了政府補貼。扣除補貼還能實現盈利的僅有深圳、廣州和武漢三城。也就是說,21城的地鐵實際上是需要地方財政養的。

各城市的補貼力度相差很大,北京地鐵的政府補貼高達214.66億元,獨一檔。另有11座城市的政府補貼在10億元以上。

367eea38a1f17a2f06e4cb343069a4e5

由於國務院對各地的地鐵項目申報設有嚴格的財政門檻,能夠建地鐵的城市都有較高的財力,每年補貼10億元以下大致可以認為負擔不算過重。但是,補貼10億元以上的,也不見得是“養不起”。

比如北京2021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將近6000億元,214億元補貼地鐵,僅占預算收入的3.5%,也不算多大負擔。考慮到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市民出行高度依賴地鐵,214億元補貼可算是“花小錢、辦大事”了。

當然,各個城市的情況不同,不能都和北京比,肯定有些城市花了太多錢養地鐵了。但是,24城地鐵的政府補貼總額不到700億元,大致估算全國各地養地鐵的財政支出加在一起,最多也就1200億左右。和高鐵比,這真不算什麽。

02

高鐵的社會效益沒有想象的那麽高

中國高鐵係統,虧損和補貼裝在了很多“籃子”裏。政府補貼的來源也較為複雜,部分線路還有地方政府補貼。因此,很難完整統計。不同的分析估算數字從5000億到20000億,相差很大。好在行業龍頭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的財務數據,可以作為分析測算的依據。

2020年,“國鐵”公布了半年財務數據數據,半年虧損955億。這意味著一年要虧損近2000億元,平均一天虧5億。其實,國鐵的巨虧並不讓人意外,巨大的債務負擔。2022年上半年,國鐵負債達到了6萬億元,按5%的利率計算,每年僅利息支出就要3000億元,而國鐵總營收也就1萬億元出頭。如此沉重的債務負擔,不虧才怪。

以國鐵的財務數據,中國高鐵每年虧損應有數千億,網傳的5000億未為無據。

分析高鐵各個線路的盈虧情況,中國高鐵係統的財務狀況也不樂觀。中國十六條幹線中,京滬線是唯一有穩定盈利能力的。城際高鐵線路中,僅有京津、滬寧、滬杭、寧杭和廣深6條線路能夠實現盈利。也就是說,中國高鐵4萬公裏總裏程,具備盈利能力的不到3000公裏。

2ae262cca22ba0cc36a9fb9a017a2ec8

或許有人要說,高鐵雖然虧的多,但是客流量大,作為基礎設施的社會效益更高。衡量公共交通基建的社會效益,客流量的確是重要的指標。然而,全國高鐵的客流量是遠遠比不過地鐵的。全國高鐵一年的客流量為7億人次,北京地鐵日均客流量1千萬人,一年30億人次以上。保守估計,全國地鐵每年的總客流量也要達到百億以上。

或許還有人要說,高鐵還有貨運貢獻啊?這是雙重的誤解。

首先鐵路運輸是人貨分離,高鐵是以客運為主,貨運量很少。

其次,國內陸地運輸的主力不是鐵路,而是公路。2020年鐵道統計公報,全國鐵路完成貨物總發送量45.52億噸。同年,公路貨物運輸量為342億噸,是鐵路的7.5倍。因此,高鐵的貨運功能不必高估,且沒有多少提升空間。

總之,中國高鐵的經濟代價很高,社會效益卻沒有想象的那麽高。全國地鐵每年上百億人次的客流量,其民生功能的社會效益不該被低估。

03

當然,高鐵和地鐵的分析比較,並不是主張“上地鐵,下高鐵”。大型基建項目,一窩蜂地上和一刀切地下,都是有害的。什麽該上,什麽該下,都應該嚴格經濟核算、客觀分析社會效益。

衡量的標準可以嚴格,但要一碗水端平。上高鐵項目時,隻講“基建投資拉動經濟”,回避經濟核算、誇大社會效益。下地鐵項目時,卻是財政門檻設置苛刻,不講民生工程、城市公共服務升級的社會效益。如此“雙標”,會導致基建投資的資源錯配。

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高鐵和地鐵的投資立項,都應該優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經濟效益核算。

高鐵和地鐵同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明顯的共性。經濟發達地區都存在基建需求的缺口,相應的是基建投入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好,應該優先,甚至適度超前。比如深圳這樣財政基礎紮實,有良好的地鐵運營業績的超一線城市,多造幾條地鐵,又有何妨?

2ec78e23483485acae744ab5013b6ff7

反之,地廣人稀的西部地區開山架橋的高鐵大工程,能實現盈利嗎?高鐵項目應該參照地鐵申報的標準,設置經濟指標、經過區域人口密度、預計客流量的門檻。

總而言之,越是“過緊日子”,越要好鋼使在刀刃。地鐵高鐵,都要算好經濟賬、把好財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