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馬克龍為涉台爭議言論辯護,稱希望避免局勢升級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三表示,法國對台灣的立場沒有改變,但仍堅持自己在台灣安全問題上的說法。他結束訪華後發表的這些言論以及堅稱歐洲不能成為美國“附庸”的說法引來了一些盟友的不滿。

“法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同歐洲一致,”在對荷蘭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二天,馬克龍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支持維持現狀。這一政策是連貫的,從未改變。”

但他還表示,拒絕參與圍繞該島的“口水仗升級”——他聲稱拜登總統也持同樣立場,“盡管當前局勢緊張,(拜登)仍希望避免出現任何惡化”。

在結束為期三天的訪華之行後,馬克龍在接受Politico和法國《回聲報》的采訪時表示,台灣問題的“升級”(中國長期以來都宣稱對這個自治島嶼擁有主權)不符合歐洲利益,這引來一些西方盟友和評論人士的尖銳批評。

“更糟糕的是,認為我們歐洲人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追隨者,應該適應美國的節奏和中國的過度反應,”馬克龍在采訪中表示。他表示,歐洲國家絕不能成為附庸,被拖入美中之間日益加劇的對抗之中。

馬克龍將實現歐洲“戰略自主”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一大導向,他不斷強調歐洲要在與美國緊密合作的同時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做盟友不等於當個附庸,”他周三表示。

雖然堅持歐洲自主的說法並不新鮮,但一些人對馬克龍發言的時機提出質疑。

馬克龍的言論正值美國為俄烏戰爭提供大量軍事支持,以及中國準備在台灣周邊舉行恐嚇性軍演之際,那是對台灣總統蔡英文此前在加州會見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回應。

馬克龍周三表示,他在訪華之前曾與拜登通氣。他說,法美兩國在“開放的印太地區”和台灣問題上有著相同的立場,包括支持“一個中國”政策,認為中國大陸與台灣構成同一個國家,並致力於和平解決該島的緊張局勢。

“這就是我當麵對主席說的話;也是我到處強調過的,”馬克龍在談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時還表示。“我們的態度沒有變。”

但馬克龍說,“僅僅因為結盟與合作,並不等於就失去了為自身打算的權利,也不等於必須要對盟國裏那些立場最強硬的人亦步亦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