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郵:泄露文件指美國掌握另外4個中國監視氣球細節

華郵:泄露文件指美國掌握另外4個中國監視氣球細節 https://t.co/xPfpsGnULY pic.twitter.com/eCmihzr7m5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pril 15, 2023

據《華盛頓郵報》4月14日引述先前未經報道的絕密(top-secret)情報文件,美國情報機關知道另有多達4個中國“間諜氣球”,並且對今年年初飛越美國大陸的那個高空監視氣球所具備的性能仍存有疑問。第二份絕密文件稱,另一個氣球在此前未報道的事件中飛越一個美國航母打擊群,第三個氣球在南中國海墜毀,但該文件沒有提供相關氣球發射日期的具體信息。

涉嫌泄露大批美國政府機密文件的美國空軍國民警衛隊隊員特謝拉(Jack
Teixeira)在Discord聊天室泄露的一份文件顯示,今年年初飛越美國的中國高空監視氣球被美國情報機構稱為“基林-23”(Killeen-23),在它被擊落的一個多星期後,美國政府仍未識別其所攜帶的一係列傳感器和天線。現年21歲的特謝拉13日在家中被捕後,於美東時間14日出庭。目前,特謝拉被控兩項罪名:未經授權保留和傳輸國防信息,以及未經授權移動機密信息和國防材料。報導指,相關第二份絕密文件稱,另一個氣球在此前未報道的事件中飛越一個美國航母打擊群,第三個氣球在南海墜毀,但該文件沒有提供相關氣球發射日期的具體信息。

一份由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製作的、日期為2月15日的文件,即美國空軍擊落飛越美國大陸的那個氣球10天後——包含了迄今為止當局對“基林-23”和前幾年的兩個氣球的最詳細的評估,這兩個氣球被美方給予代號“布爾傑-21”(Bulger-21)和“阿卡多-21”(Accardo-21)。報導指,從文件中不清楚“布爾傑-21”和“阿卡多-21”是否是飛越美國航母打擊群或墜落南海的那兩個氣球。

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的文件指出,“布爾傑-21”攜帶了複雜的監視設備,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5月環遊地球。文件稱,“阿卡多-21”攜帶了類似的設備以及一個“箔襯裝有萬向接頭的”傳感器。一位匿名的美國官員向該報表示,當局對這種氣球的命名慣例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從A到Z。上文提到的這些氣球似乎是以美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罪犯命名的,包括二十世紀芝加哥犯罪集團老大阿卡多(Tony
Accardo)、馬薩諸塞州幫派老大布爾傑(James Whitey Bulger)和波士頓市南部黑幫老大基林(Donald
Killeen)。

報導指,情報分析員在給似乎是飛越美國大陸上空的氣球作注解,評估它可以產生足夠的能量來操作“任何”監視和偵察技術,包括一種可以在夜間和透過雲層和薄的材料看的雷達。該照片估計是從U-2間諜飛機上拍攝的。中國氣球飛越美國航母打擊群的事件將在美國國會引起質疑,共和黨人抓住“間諜氣球”問題指責拜登總統未能嚇阻中方的間諜活動。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拒絕發表評論。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根據截獲通信編寫的第三份文件顯示,中國高空監視氣球在今年1月下旬侵入美國領空的事件或使中國政府的一些人措手不及。該文件評估稱,中國軍方對這次氣球入侵事件的了解可能“嚴重封閉”(heavily
stovepiped),因為中國軍方缺乏對監視氣球計劃的“強有力的高層”監督。該文件補充稱,中國政府中的一些人認為其外交部對危機的反應不力,使該危機“引起轟動”。

《華盛頓郵報》從涉事Discord聊天室中發布的大量機密文件圖片中獲取了這些文件,Discord 是一種深受遊戲玩家歡迎的群聊服務。該文件是以前未報道過的新信息的一部分。遭泄露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文件包含一張由“布爾傑-21”拍攝的圖像,該圖像似乎直接將這種氣球與東莞淩空遙感科技有限公司聯係起來。該報稱,這一公司是美國商務部2月份因氣球事件製裁的六家中國公司之一。

美國官員此前告訴《華盛頓郵報》稱,中國軍方已經運作了一個龐大的監視氣球項目數年,其中一部分是在海南進行。但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的文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沒有提到的內容,反映出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氣球的能力缺乏了解,至少在今年2月中旬是這樣。美國海軍和執法部門從氣球墜落的南卡州海岸找到了碎片,但拒絕透露到底回收了多少該氣球的有效載荷。

報導稱,遭泄露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文件指出,“布爾傑-21”包含一個直徑為1.2米的拋物麵碟形天線,幾個不明的傳感器,以及一個疑似桅杆天線。該文件稱,美國政府“沒有收集到‘基林-23’(氣球)有效載荷底部的圖像,無法分析出光學傳感器”。缺乏關於該氣球監視能力的詳細結論使人們對拜登政府作出,讓氣球飛越美國大陸再將其擊落的決定產生質疑。美國國防部當時將這一行動解釋為收集額外情報的機會。根據該文件,隸屬於美國空軍的國家空間情報中心的工程師們評估說,“基林-23”氣球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產生高達1萬瓦的太陽能,足以操作任何監視能力,包括合成孔徑雷達。

報導指,合成孔徑雷達(SAR),向地球發送微波脈衝以生成圖像。與傳統的光學傳感器不同,這使得該雷達能夠在夜間返回圖像,並能穿透雲層、煙霧、表土、冰和雪。合成孔徑雷達也被證明可以穿透薄的材料,包括防水布,顯示出下麵的物體。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副教授、遙感專家伯恩(Paul
Byrne)向該報表示,中國氣球能夠產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其大約是嚐試將互聯網服務提供給全球用戶的穀歌“Project
Loon”等氣球產生的能量的100倍,是一些軌道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產生的能量的近兩倍。

伯恩說,但該氣球可能獲得的合成孔徑雷達數據與衛星的數據不會有太大差別,這表明它可能攜帶了另一個成像係統,如照相機,這將獲得優勢。該文件指出,“布爾傑-21”攜帶了一個“具有縮放能力的全動態視頻有效載荷”。伯恩說,這些氣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監視方式”,因為它們可以獲得更高分辨率的數據,而且它們的發射比將衛星送入太空“更安靜”。

報導稱,中國軍事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在撰述關於在“近太空”飛行器上部署合成孔徑雷達能力的優勢。《解放軍報》在2020年9月發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飛艇和氣球如何裝載雷達和光電監視設備來探測打擊目標。報導指,遭泄露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文件還包含了一張從“基林-23”頂部伸出的直徑約為0.75米的“不明結構”的特寫圖片,其目的尚不清楚。

報導還提及,被泄露文件中的一張照片被描述為來自“布爾傑-21”的“商業供應商圖片”,其中包含東莞淩空遙感科技有限公司的標誌和中文文字“靜態平流層星座係統”,指的是可以作為衛星通信和觀察的替代物的氣球網絡。目前還不清楚這張圖片是從哪裏獲得的,也不清楚它描述的是什麽係統,但它似乎是該公司與一個“間諜氣球”之間的第一個直接聯係。《華盛頓郵報》無法在東莞淩空遙感科技有限公司網站的緩存版本中確認“布爾傑-21”的圖像,其官網在該公司受到美方製裁後不久就被關閉了。

報導稱,這些文件都沒有提供飛越美國航母打擊群的氣球的名稱或日期。根據公開的政府信息,“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曾於今年1月和2月被部署在西太平洋。美國政府在2月份向國會通報了中國高空監視氣球此前幾次入侵美國領空的情況,包括在得克薩斯州、佛羅裏達州、夏威夷和關島附近。美國國防部拒絕就其航母打擊群被氣球飛越發表評論。

此前,中國外交部就進入美國領空的氣球事件多次表示,“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並稱“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