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蘇丹衝突已致六百多人死傷!當地民眾哀歎

“處於齋月期間的4500萬蘇丹人突然被重型武器交火和爆炸的聲音驚醒。”16日,蘇丹軍方同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在首都喀土穆等地的武裝衝突進入第二天。截至本報發稿,衝突仍在持續且呈升級之勢,已造成至少56名平民喪生、近600人受傷,遇難者中包括3名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工作人員。蘇丹武裝部隊總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和快速支援部隊領導人穆罕默德·哈姆丹·達加洛相互指責對方挑起衝突,拒絕談判。外媒普遍認為,兩人一直政見不合,而且近來矛盾激化,從而導致蘇丹再次爆發武裝衝突。分析人士稱,衝突對蘇丹民主過渡的希望造成新的打擊,並引發對爆發更廣泛衝突的擔憂。

雙方動用重型武器

據《蘇丹論壇報》16日報道,蘇丹武裝部隊與快速支援部隊15日上午在喀土穆機場、快速支援部隊營地和國防部等地開始交火,雙方均動用包括重機槍、火箭推進榴彈和裝甲車在內的重型武器。政府軍方麵甚至派出唯一一架可以正常飛行的“米格”戰機,在低空向快速支援部隊總部發射空對地導彈。《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衝突雙方均宣布已完全摧毀對方總部,並在互聯網廣泛開展信息戰和心理戰。受此影響,真實戰況仍不得而知。

d3a8114d1b8a08c24f9f64730b453769

16日,蘇丹武裝衝突仍在繼續,首都喀土穆居民樓上空升起濃煙。(視覺中國)

據美聯社報道,武裝部隊總部、喀土穆國際機場、國家電視台大樓所在區域16日上午發生激烈交火,在首都地區隨處可聽見炸彈爆炸聲和機槍交火聲。蘇丹武裝部隊表示,它已占領快速支援部隊在6個城市的總部。快速支援部隊則稱已占領武裝部隊總部的海軍塔。蘇丹醫生委員會16日說,衝突導致至少56名平民死亡,相信衝突雙方有數十名武裝人員死亡。另有將近600人受傷,包括平民和武裝人員。

雙方的交火導致喀土穆國際機場嚴重損毀,航站樓已無法正常使用,沙特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交火中受損。多名平民在交火中被流彈擊傷甚至死亡,停靠在路邊的民用車輛被裝甲車直接碾壓。喀土穆市區道路交通完全癱瘓,不法分子趁亂上街,搶奪路人財物,並將商超洗劫一空。市區多地出現斷電、停水和斷網情況。

布爾漢15日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台采訪時說,快速支援部隊首先“騷擾”喀土穆以南的政府軍,挑起衝突。他指責快速支援部隊闖入喀土穆機場,點燃多架客機。達加洛則指認布爾漢挑起衝突,派兵包圍快速支援部隊。他告訴半島電視台,相信衝突會在“今後幾天”結束。他15日拒絕談判,要求布爾漢“必須投降”。

蘇丹衝突引起廣泛的國際關注。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裏克15日發布消息稱,古特雷斯秘書長與蘇丹衝突雙方領導人——布爾漢和達加洛舉行會談,呼籲他們停止暴力並恢複對話,以解決目前的危機。此外,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國以及非盟、阿盟等多個國際組織紛紛對蘇丹局勢表示關切,呼籲蘇丹國內相關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當前危機,停止武力衝突。

0197ff1621e5e575c18560bf2891875b

16日,喀土穆一家中資企業樓頂空調外機布滿彈孔。(當地中企供圖)

衝突發生後,中國駐蘇丹使館第一時間啟動領事保護緊急預案。據使館領保中心人員介紹,一名被困機場的中國公民在使館協助下脫困。目前尚未接到中國公民傷亡報告。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在蘇丹的中國公民約700人,大部分已向所屬企業、商會或使館報備,情況良好。

軍方內部權鬥是主因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在2019年推翻巴希爾政府和2021年解散哈姆杜克政府過程中,快速支援部隊與蘇丹軍方密切合作,聯手控製蘇丹政局主導權。然而,達加洛在蘇丹政治過渡、軍隊改革、對外政策方麵與布爾漢存在諸多分歧,這也成為今年以來蘇丹政局再度動蕩的根源。

今年3月起,由於對即將被並入陸軍以及部分人事安排不滿,快速支援部隊開始自行部署到首都喀土穆以及北方州的麥羅維國際機場附近。報道稱,麥羅維國際機場包含一個重要的空軍基地,若從那裏發起軍事行動將對控製該國北部、西部和東部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蘇丹武裝部隊認為快速支援部隊此舉是一種威脅,快速支援部隊則指責武裝部隊的收編企圖才是破壞穩定局勢的元凶。

進入4月之後,蘇丹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蘇丹武裝部隊指責快速支援部隊在未經其批準或與之協調的情況下,在喀土穆及部分城市內進行動員、部署和調動,要求其立即停止一切部署和調動。而達加洛則提出解決危機的若幹條件,包括成立聯合委員會以便在未來10年內將快速支援部隊整合至軍隊中,以及加速簽署最終政治協議等。隨後,布爾漢與達加洛舉行了會談,但由於雙方分歧嚴重,會談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兩個聯手推翻巴希爾的將軍,本來是同一陣營,直到開始重建政府的談判。誰來代表這兩股力量成為文官政府的高級合作夥伴,二人互不相讓,鬥爭終於在15日轉為武裝衝突。

一些俄羅斯媒體則認為,蘇丹衝突背後可能有美國的影子。俄tsargrad電視台16日報道稱,蘇丹再次發生衝突,這完全可以被認為是由美國挑起的,主要針對俄羅斯。俄羅斯與蘇丹關係近期取得很大進展,今年2月,蘇丹軍方與俄羅斯正式就租用紅海蘇丹港海軍基地達成協議,正等待蘇丹方麵組建好文職政府及議會並批準後生效。俄政治學家安德烈·佩拉稱,美國試圖通過煽動蘇丹內部衝突破壞計劃於7月底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二屆俄羅斯-非洲峰會。通過在非洲國家內部挑起衝突,美國企圖讓非洲國家拒絕與俄合作。另一方麵,美媒則渲染蘇丹軍方與俄羅斯關係密切,CNN報道宣稱,布爾漢與達加洛均從俄方得到政治和軍事支持。

衝突有溢出風險

半島電視台稱,此次衝突對蘇丹民主過渡的希望造成新的打擊。去年12月,蘇丹的文職領導人和軍方簽署一份政治框架協議,旨在使該國恢複其短暫的民主過渡,成為恢複文官政府的第一步。最終的政治協議原定於今年4月1日簽署,之後被推遲到4月6日。但由於在關鍵的安全和軍事改革方麵仍存在分歧,該民主過渡協議尚未簽署。蘇丹媒體稱,如果這次武裝衝突持續下去,將不僅嚴重破壞全國安全局勢,還可能會導致經濟崩潰和部族暴力的爆發。參與協議協商的政治團體15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呼籲衝突雙方立即停止敵對行為,阻止蘇丹滑向“完全崩潰的懸崖”。“這是我們國家曆史上一個關鍵時刻。這是一場誰也不會贏的戰爭,會永遠摧毀我們的國家。”

在 2021
年蘇丹被軍方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中被罷免的前總理哈姆杜克警告稱,如果戰鬥升級,可能會引發地區衝突。法新社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乍得政府成員表示,“戰鬥不僅僅發生在喀土穆”,還有“溢出和滲透的風險”。乍得15日決定暫時關閉與蘇丹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