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世衛警告情仍不穩定 進入可預測模式前恐有更多麻煩

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二(4/18)警告,COVID-19疫情仍不穩定,並稱在病毒進入可預測模式之前,可能還會有更多麻煩。

路透社報導,過去28天裏,在檢測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各國向世衛組織通報超過2.3萬死亡病例和300萬確診病例。

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在記者會上說,雖然數字在下降,但“仍有很多人死亡,還有很多人生病”。

他指出,呼吸道病毒不會從大流行階段進入地方流行病階段,而是會進入低水準活動,並可能出現季節性流行高峰。

萊恩說:“我們不會關閉大流行的開關。我們更有可能看到……更可預測模式的崎嶇道路。”

WHO的COVID-19緊急委員會每3個月召開一次會議,下次定於5月初開會。

與先前的會議一樣,該委員會將決定COVID-19疫情大流行是否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是WHO可發出的最高等級公衛警報。

世衛組織在2020年1月30日宣布COVID-19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當時中國境外的確診病例數不到100例,且無死亡病例。

然而,直到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同年3月將COVID-19描述為“大流行”(pandemic),世界各國才開始采取行動。

萊恩說,新冠病毒不會被消滅,而且會像流感一樣,在高風險群體中引起嚴重呼吸道疾病。

他指出,一些國家仍有大量未接種疫苗的高風險群體,而在其他國家,COVID-19已不再是緊急事件。

世衛COVID-19委員會將就新冠病毒是否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向擁有最終決定權的譚德塞提出建議。

萊恩說:“我希望緊急委員會在5月開會時將有進一步的積極建議,就他們對大流行軌跡的評估,以及PHEIC的存在與否,向譚德塞博士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