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沙塵暴背後的國度:蒙古到底怎麽了?

老實說,蒙古是一個存在感比較弱的國家。即使它跟中國有漫長的邊界線,但我們每次關注它的時候,往往隻因為一件事:沙塵暴。

234b733c8a9bb5da9e15c294135dec89

前些天北京的沙塵天氣很嚴重,而且沙塵一路南下,染黃了武漢、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這次沙塵暴的源頭還是蒙古,當然中途可能也在內蒙古等地方又補了一些沙子啊~在我們的微博評論區裏,也有很多朋友說沙塵都賴蒙古——所以,蒙古到底怎麽了?

蒙古的國土麵積排名世界第 19,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人口 330
萬——如果單看總的國土麵積和人口數量,那是名副其實的地廣人稀。

但蒙古的土地退化非常嚴重。截至 2017 年,蒙古國 76%
以上的土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荒漠化,荒漠化程度由東北向西南遞增。而且根據 2003 年到 2017
年的監測數據,蒙古一半以上的國土麵積,都是極重度和重度荒漠化的土地。

975088790753e70fc7edf16b3c4ec445

那為什麽會搞成這樣?

在搜索這個問題的時候,被提及的比較多的是 2021
年這篇西安交大和烏魯木齊的中亞大氣科學研究中心的文章,我們直接看原文。

蒙古屬於大陸性半幹旱氣候,降水量本來就少,而且分布不均勻,南部和中部的沙漠地區降水量非常少了。更麻煩的是,近年來,蒙古的降水量還有進一步減少的趨勢,在過去的
76 年間,蒙古的年降水量下降了 7%。

在降水量減少的同時,氣溫卻在持續上升。從 1940 年到 2015 年,蒙古的年平均氣溫上升了 2.24 °
C。最近十年,就是最熱的十年。

28f8de43d783942dfd168d29c76307c1

本來降雨就少,再加上溫度升高導致蒸發量增加,形成了一個正反饋回路,越熱越幹,越幹越熱。所以最近這些年裏,蒙古發生了很多次嚴重的高溫和幹旱,是
250 多年來前所未有的。甚至有 1/4 超過 1 平方公裏的湖泊都幹涸了。

這種氣候變化,讓土地本來就很容易荒漠化。而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活動,又讓蒙古的自然環境壓力更大了。

在 1992
年之後,蒙古頒布了新憲法,開始實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而蒙古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大家都知道,就是畜牧業。

在 1982 年,蒙古的牲畜數量是 2480 萬頭,到 2022 年,已經達到了 7110 萬頭。

a72dd77d2cada59256e7e72f41398fb2

草原能夠承載的畜牧量是有限的。根據這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我們順藤摸瓜,找到了這份蒙古環境與旅遊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給出的一份文件。

這份文件裏給出一個數據,就是蒙古每公頃草場承載的放牧量。衡量放牧量的一個指標叫做
“羊單位”,就是把所有牲畜都換算成羊,比如一頭牛相當於五個羊單位這樣。在 1980-2000
年,蒙古每 100 公頃牧場要承載大約 40-50 個羊單位,而在 2000 年到 2015 年,就要承載 60-70
個羊單位了。

6d14a58c0c42a174ad65b59bd9f0cb40

那蒙古的牧場能承受這麽多放牧量嗎?emm…… 非常極限。

文件裏說,根據 2006 年的一個測算,蒙古的牧場每 100 公頃大概能承載 50-60
個羊單位,而現在的平均承載量早就超過這個數字了。而且可以看到,從 2010
年以來,放牧量的增長速度開始暴漲。

486ff9482617375d137a0036853eaa17

這麽龐大,超出牧場承載能力的放牧量,肯定會讓蒙古的草場環境進一步惡化。所以有朋友在評論裏說蒙古放牧放得太狠了,確實是這樣。

而放牧,並不是最賺錢的事情。最賺錢的是采礦。鐵礦石、煤炭、銅精礦和原油等礦產品,是蒙古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和經濟支柱,近年來快速發展。

而礦產開采這種事情,我們也不陌生。它對環境的破壞有多大,我們想一想就知道。但蒙古是絕不可能放棄采礦的,在 2022
年,采礦業的 GDP 占到了整個蒙古 GDP 的
1/4,是他們國民經濟中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外匯來源,不采礦是不可能的。

9eb0fe1f6d7f58511641ef574f072538

所以總的來說說,沙塵暴的背後,是一個正在遭受雙麵夾擊的蒙古:

一邊,是跟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的高溫和幹旱等極端氣候,讓蒙古的自然環境更加脆弱;另一邊,是一個後發的發展中國家在粗放的經濟發展時期,必然要付出的環境代價。兩相疊加在一起,造出了一個飛沙走石的蒙古,和我們麵前的沙塵暴。

而且這次的沙塵暴,還沒有 2021 年那次猛。那次沙塵暴是蒙古十年來最大的沙塵暴,造成了十人傷亡,160
萬頭牲畜失蹤。當時的北京,也是黃沙漫天。

29acaee581c8553093ce4c69af4f3271

所以中國的沙塵暴,不是光靠自己努力就能解決的。

而蒙古的問題,也不是光靠他們自己努力就能解決的。

蒙古 2022 年的 GDP 總量大概是 150 億美元這樣。這是什麽概念呢?我們的內蒙古,光呼和浩特這一個市, 2022 年的
GDP 就有 3000 多億人民幣,差不多相當於整個蒙古的 3 倍了。

所以單憑蒙古的國力,很難解決兩麵夾擊之下,這麽嚴峻的荒漠化問題。而且蒙古人也要發展啊,也想掙錢過好日子,我們說沙塵暴不好,你們少放牧,少挖礦,這
…… 不可能吧,也不公平。發展中的問題,要通過發展解決。蒙古的問題,最終要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

至於中國這邊,那當然是很願意跟蒙古合作來解決荒漠化問題的,雙方也簽署了一些文件。順便一說,我們在搜索蒙古荒漠化的相關研究時發現,雖然這些論文是用英文寫的,但其實很多作者都是中國的研究人員,可見中國對蒙古的環境問題還是挺上心的,畢竟風一吹過來,我們也得吃土是吧?不過看目前的情況,我們估計還是要再吃一些年的土的。

d0db0d4f9e63deccf23501de77b03efa

好了,這一期就聊到這裏。喜歡的話點個關注,下次遇到好玩的事情,我們繼續聊。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