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軟臥車廂分配3男1女”網友吵翻了 曾試行“女性包廂”

旅客列車的軟臥席位應如何安排?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日前,一名女子發帖吐槽軟臥車廂分配3男1女。帖文最後呼籲,鐵路部門是否可以修改算法,不要在密閉空間的過夜臥鋪分配非同行的3男1女或3女1男。

對此,鐵路12306工作人員回應稱,暫無按性別分配的功能。如果乘客不滿意車廂安排,可以看看其他車次位置,或者看看其他交通工具。

上述帖文激起輿論熱議,多家媒體對此形容為“網友吵翻了”。一方觀點指出,“3男1女”“3女1男”這種分配確實有些尷尬。另一方則認為,公共交通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遇到這類問題可以與其他人商量換下位置。

輿論紛爭

1000

根據央廣網發起的一項網絡投票,截至4月22日11時30分許,75%的參與者認為應該按乘客性別安排車廂,25%的認為“沒必要,覺得不舒服可以自己調換”。

在極目新聞評論員看來,很多時候,乘坐長途火車的時間並不短,尤其是夜間,環境比較昏暗,相較於男性而言,女性因為體能先天弱勢,本身更容易受到各種侵害。軟臥包廂又是4個鋪位一組的封閉式車廂,單獨跟三個男性待在其中,會覺得惴惴不安,尷尬難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注重個人安全的當下,女性能有這樣的自我保護意識,應該鼓勵和提倡,而不是冷嘲熱諷。

文章稱,單就女性安全而言,封閉式的軟臥,開放式的硬座和硬臥,都可能會有潛在的安全風險,再先進的購票係統,也無法甄別和篩選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但讓乘客能夠選擇“同性別包廂”,絕不僅僅是像有些人說的,隻是為了滿足女性的優越感,而是通過個性化的服務,盡可能地滿足不同旅客的個體需求,讓他們免於尷尬和不安,從而提升整體的出行體驗,這對任何性別、年齡、出行狀況的旅客而言,都是有好處的。

關於火車臥鋪按性別分配席位或車廂的討論,並非首度出現。

2022年8月29日,一則“女生自述坐硬臥疑遭騷擾”的視頻衝上熱搜。當事人講述,淩晨3點,一名30多歲的男子以充電為由,坐到下鋪女生的床鋪,並且摸女生的腳。期間列車員多次提醒該男子不要坐在女孩床上,但該男子等過道沒人後,又坐了過來。

這則新聞的評論區中,就有網友提出了“火車臥鋪出個男女分開的車廂”的建議。

對此,天目新聞刊發文章指出,開辟男女分開的車廂,是“治標不治本”。

文章稱,首先,男女分開住,表麵上解決了女性的安全問題,但它隻是將女性短暫地保護起來,無法真正從源頭上遏製問題的發生,也無法從根源上消除女性的安全焦慮。因為不僅是列車車廂,比如地鐵、公交車,甚至大街上,女性都有可能遭遇騷擾,是否也要建議開辟女性專屬地鐵、專屬公交車,甚至女性專屬道路呢?存在危險是客觀事實,但這種提議不僅讓社會陷入一種恐慌,也會讓我們在實現兩性平等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次,如果火車臥鋪將男女車廂分開,假如男乘客多於女乘客,女性臥鋪車廂還有空位,很多男乘客卻買不到車票,怎麽辦?有票沒法賣,反倒加劇節假日“一票難求”的現象,給列車運行添麻煩。

短暫試行

中國鐵路運輸史上也出現過專門開辟的“女性包廂”。

2006年,原鐵道部曾要求在京滬線的Z5/6、Z21/22次列車上開設“女賓軟臥”。當時的“女賓軟臥”專門針對的是獨自一人乘火車的女性乘客。上海至北京的Z6、Z22次列車每天分別在列車一個車廂內預留2個軟臥包房(8個鋪位)。由於女賓軟臥包間為女性“專用”,所以,隻要每個包間有一張票售出,該女性專用包廂即可成行。

如果開車前一天整個包房的鋪位都沒賣出去,就會將整個包房的車票轉到公用窗口發售。此外,“女賓”專用包廂票辦理退票時,係統會自動將車票返回留待後來“女賓”購買。

2006年2月7日,京滬Z6次直達列車從上海出發,3號軟臥車廂預留的兩個包房成為這條線路上首次開設的女性專用包房。不過,在中國首個女士專用包房中,隻坐了兩名乘客。

綜合多方資料來看,客流問題正是“女賓包廂”迅速夭折的主因。

據北京媒體報道,自開設專窗後,北京站賣出的“女賓包廂”票寥寥,最終大部分車票都轉到普通窗口出售,售票情況不佳。“誕生”不到十天,北京站停止對外銷售“女賓包廂”的軟臥票。一名工作人員稱,“我們曾經在直達專售區設立了‘女賓包廂’售票專窗,如今這個窗口已經恢複賣普通車票了。”

鐵路方麵稱,本想“女賓軟臥包廂”先在京滬線上試點,然後再逐步推廣。但從售票情況來看,推行“女賓軟臥包廂”的時機尚不成熟,所以鐵道部決定將其取消。

不過,《記者觀察》同年援引一名鐵路職工的觀點稱,市場培育需要時間,女性專用包廂推出之時,正逢春運,春節剛過,很多人的出差計劃都沒有安排,買票的人相對較少,不應由此認為女性專用包廂“叫好不叫座”。

在早年有關話題的討論中,有跟車乘警指出,包廂旅客素質良莠不齊,而且包廂門一關,服務員又不能隨便打擾旅客,難免給一些素質低下的旅客以可乘之機。即使沒有安全問題,一女和三男在一間,或者三女一男在一個狹小的空間,的確不舒服。旅客遇到類似問題,可以向列車員提出調整,隻要條件允許,列車員都會幫助調整。另有業內人士反映,乘火車的人太多,火車還有中途上下客的情況,如有男乘客中途下車,又上來一女乘客怎麽辦呢?

“女性專用包廂”雖然草草收場,但鐵路部門有關人士稱,對單身女性的照顧仍將繼續,如有女性要求換位,列車會盡量滿足要求。

鐵路客運包括普通旅客列車和高鐵動車組列車,普通旅客列車硬座、硬臥主要滿足中低收入群眾基本出行需求,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務、公益性特征。高鐵動車組及普通旅客列車軟座、軟臥主要滿足旅客較高品質出行需求。

2015年,鐵路部門率先在部分高鐵動臥列車上試水“女賓專有包房”。根據公開報道,供售票員使用的係統內設置了可勾選的“女賓”選項,但網購車票時並沒有“女賓專有包房”的相應選項。“女賓專有包房”車票隻能在車站售票大廳窗口購買。

另有部分普通旅客列車也推出了所謂的“女賓包房”服務。例如,Z206次列車的資料介紹道,針對獨自出行的女性旅客,如果覺得旅途中與男性旅客同住包廂不便,可向乘務人員申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到隻有女性乘客乘用的“女賓包房”,享受更加人性化的列車服務。

也就是說,這並非售票係統上的設計,而是依賴於現場協調。

1000

那麽,按性別來分配軟臥車廂席位,到底有無必要?

在極目新聞近日報道中,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認為,按性別來分配車廂售票,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沒有可操作性。

尚重生表示,即便軟臥可以關門,但車廂內本質上仍屬於公共空間,同車廂的乘客也大概率都是陌生人,在公共空間相處,本就無需尷尬。而且不論是“3男1女”或“3女1男”,陌生人之間一般也不會產生共同犯罪的意圖。相反,在公共場合,幾個陌生人還會起到互相製衡的作用。如果乘客真的覺得非常尷尬,可以和其他乘客協商換位置。

另外,尚重生認為,按照性別分配車廂實際上也沒有可操作性,不僅會增加售票係統設置上的成本,而且也會給後續管理增加麻煩。“比如中途有人下車,車廂還剩下3個女孩子,這時剩下的一個位置要怎麽出售才合理?還有春運、小長假期間,火車票本來就緊張,假如一個車廂的票已經賣給了3個男的或者3個女的,剩下一個位置又要怎麽分配?”尚重生表示,“再比如夫妻同行,原本在同一車廂更方便,實施男女分廂後,可能又需要單獨申請或與其他乘客協調。綜合各種情況,車票反而更加難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