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財長耶倫呼籲中美建立“建設性”和“健康”經濟關係

周四,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L·耶倫呼籲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建立一種“建設性”和“健康”的經濟關係,在這種關係中,盡管兩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存在衝突,仍可以共同努力應對全球挑戰。

耶倫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發表了這番評論,這是拜登政府官員迄今為止在政府對華立場方麵最全麵的闡述之一。這次講話采用了務實但明顯正麵的語氣,此前兩國之間緊張局勢加劇數月,原因包括中國在美國的間諜活動和宣傳行動。

耶倫強調了確保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和保護人權的重要性。但她也認為,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地位足夠穩固,可以迎接來自中國的經濟競爭,前提是中國遵守國際規則。

她說:“中國的經濟增長不一定與美國的經濟領導不相容。”她還說,“我們不尋求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

她說,拜登政府的經濟戰略重點是投資美國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科技製造業,“而不是壓製或遏製任何其他經濟體”。她敦促中國與美國合作應對幫助負債國家和減緩氣候變化等挑戰。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斯科特·肯尼迪表示,該演講“不符合華盛頓和北京的總體氣氛,即美國和中國注定要脫鉤並開戰”。

肯尼迪說,耶倫闡明了與中國建立商業關係的積極理由,這是拜登政府以前未有過的。“通過這樣做,政府在對華方式上與特朗普政府明顯區分開了。”

要放在十年前,耶倫的合作呼籲可能聽起來平淡無奇,但近年來華盛頓對中國的態度明顯變得更加嚴厲。

兩黨現在都將中國描述為危險的經濟對手和安全威脅。許多人對將中國納入基於規則的國際體係的想法失去了耐心,認為過去這樣做的努力未能充分改善該國的做法。

盡管與中國簽署了貿易協議,特朗普政府官員仍主張推動美國和中國經濟“脫鉤”。拜登政府采取了更有針對性的方法,重點是阻止中國獲得軍事應用技術,並減少美國在太陽能電池板和汽車電池等關鍵產品上對中國的依賴。

自2月以來,兩國關係變得尤為緊張,當時一個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並引發了一場外交衝突。由於台灣問題(中國聲稱台灣為其領土)以及中俄的密切夥伴關係,緊張局勢依然嚴峻。

由於間諜氣球的爭吵,國務卿安東尼·J·布林肯今年早些時候計劃的訪華行程被取消。耶倫表示,她計劃“在適當的時候”前往中國,參與“關於經濟問題的實質性對話”。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也在探討今年訪問的可能性。

就中美競爭撰寫了《決定性的十年》一書的喬納森·沃德說,現在是時候“摒棄一廂情願的想法”了,即中國可以成為美國負責任的經濟夥伴。

“美國與中國的聯盟經濟往來正在給美國帶來巨大的係統性風險,”他說,這增加了對中國的依賴,並促進了轉移“技術和資本,助長中國的軍備、監控和人權侵犯”。

但耶倫周四表示,她和拜登總統並不認為美中關係是一場“一方必須倒下,另一方才能崛起”的零和競賽。

“我們相信世界對兩國來說都足夠大,”她說。

耶倫還表示,美國無意損害中國經濟,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行動——比如切斷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產品對中國的供應——純粹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她還說,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限製中國,包括一項限製美國在中國進行某些投資的計劃,這些投資可能被用於監視或戰爭的技術。她還警告中國不要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物質支持,稱違反美國對俄羅斯的製裁“將帶來嚴重後果”。

拜登政府已經禁止與中國就某些先進技術開展業務,同時大力補貼美國在半導體、清潔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方麵的新製造業,以建立替代中國的產業。北京批評美國的限製,稱其為非法,是在公然削弱中國經濟。

耶倫說:“這些國家安全行動不是為了讓我們獲得競爭性經濟優勢,也不是為了扼殺中國的經濟和技術現代化。”

中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中國支持與美國建立健康互利的關係。他還說,“中國不會回避競爭或在競爭麵前退縮”,但反對在貿易中加劇國家安全擔憂以及對全球供應鏈的任何潛在威脅。

高等國際研究學院政治經濟學助理教授陳淩(音)表示,這種做法的“關鍵挑戰”是將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經濟發展領域與不構成威脅的經濟發展領域區分開來。她指出,中國在生產比較基礎的芯片,多用於汽車和烤麵包機,但也用於坦克和武器。

“潛在的問題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全問題和經濟問題日益交織在一起的世界。很難分開,”陳淩說。

盡管如此,她還是歡迎耶倫對合作的關注。“沒有人想要戰爭,”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