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是否退出一帶一路 意大利夾在美中壓力間陷兩難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試圖讓意大利鬆綁與中國的密切關係,這也使得她正被卷入華盛頓與北京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情勢中。

報導引述熟悉梅洛尼(Giorgia
Meloni)政府思維的人士指出,這位上台不到一年的右翼領袖正傾向於退出飽受爭議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這項倡議已在全球為多項基礎建設總計提供了9000億美元經費。彭博20日報導,意大利官員本周在台北與台灣官員會晤時,提及退出一帶一路的可能性。

意大利對中國的態度轉為強硬,使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想在一些歐洲國家與美國之間製造隔閡的努力變得更困難。美國對中國正采取日益對抗政策,而一些歐洲國家則渴望與北京維持經濟關係。這使得意大利和歐洲聯盟(EU)處在介於兩大強權之間的微妙位置。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家吉瑞提(Francesca
Ghiretti)在一次訪問中表示:“意大利正陷於兩難。如何處理(一帶一路)協定,對梅洛尼來說是真正的外交難題:如果續約,會是對華府釋出非常不友善的訊號;如果不續約,則會與中國關係更緊繃。”

隨著美中關係惡化,北京正努力防止歐洲追隨華府路線,尤其是在關鍵科技出口管製這類措施。而歐盟一方麵想在貿易與投資事務上與中國打交道,另方麵又要抗拒經濟脅迫,正苦於如何求取平衡。

要求匿名的人士告訴彭博,意大利在一帶一路議題上的難以抉擇,正開始吸引美國政府注意。對華府和其他國家的政府來說,這項決定可看出梅洛尼能否將她堅實的親美言論化為事實。

意大利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當中唯一簽署參與一帶一路基建計劃的國家,是在2019年前總理康提(Giuseppe
Conte)任內同意這項協議。若退出恐怕會有經濟與外交上的衝擊,中國可能采取報複措施。

中國與台灣都是意大利重要的貿易夥伴國。在歐盟國家當中,意大利從中國進口額居第3高,對中國出口額則排第4,中國是意大利主要產業精品業的重要市場。

意大利在就一帶一路做出決定前,將目光投向與台灣間的芯片協議。

根據駐意大利代表處說法,台灣已經計劃在意大利芯片產業投資約4億美元。意大利企業暨製造部長烏索(Adolfo
Urso)21日也證實彭博的一篇報導,表示他旗下官員在台北與台灣方麵私下會談時,討論到有關增加半導體合作的計劃。

知情人士表示,梅洛尼希望在5月G7峰會之前就意大利的一帶一路立場做出宣布,但對她的聯合政府而言,做出選擇正證明比預期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