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張照片登熱搜:駐馬店書記會見施一公坐姿太傲慢?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回到自己的故鄉河南出席活動。4 月 17
日,施一公院士作為嘉賓在“書香河南·名家伴讀”讀書分享會上分享了自己的首部作品《自我突圍》。

9a51955c090ea69231bb4db19ba0edc4

分享會中施一公表示,自己曾跟隨父母到駐馬店生活過 11
年的時間,也是他青春成長的地方,有著很深厚的回憶。

當被問到故鄉的問題時,施一公回答道:“雖然我出生在河南、成長在河南,但我對自己是哪裏人的問題一度很迷惑,小時候的鄰居和同學也總認為我們一家是南方人。高中畢業、出國留學以後,我發現自己對於河南的感情愈發濃烈,在河南尤其是駐馬店
11 年的經曆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故土。”

分享會結束後,駐馬店市委書記鮑常勇次日也和施一公在駐馬店進行了一次會見。在這次會見中,鮑書記還表示,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支持施一公在家鄉開展科研和教育活動,希望能夠借助施一公的影響力和專業知識,推動駐馬店市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施一公說自己盡管身在外地,但心係家鄉,願意為家鄉做些有益的事情。希望能與與駐馬店市的教育部門和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共享西湖大學的教學資源和科研平台,為駐馬店市的教育事業提供幫助和支持。

而這場本來承載著兩人共同謀求駐馬店美好發展的交流活動,卻在上傳到網絡後引起不小的爭議,而爭議的問題也背離了這場交流會的初衷十萬八千裏。

在看到這場交流會中流出的照片和視頻後,鮑常勇書記的坐姿掀起一片罵聲——網友指出,鮑常勇書記的坐姿“太傲慢”,“不尊重科學家”。

fbd3f5b035ce49914bc6e37f30d4c304

而就這個聽起來就很荒唐的關注點,迅速登上了熱搜,在某乎的相關詞條有近 200W 的瀏覽量。

3402513bc49e6f10472e1d1df2ec5d40

聲討鮑常勇書記的聲音越來越大,被解讀為官威大,不尊重人,網友認為他缺乏基本的官場禮儀和人際交往禮節。

07271d4c9a7b27d41e81895d0c1488e9

這還不算完,繼而有好事者扒出了鮑書記的過往的照片,還給他扣上了“官威癱”名號,各種難聽的形容不絕於耳。本來是一場友好的交流,最後卻發展成對鮑書記的一場網暴。

22f96bc9bcf11ca36a7a00fff6d0ebe2

7a919e505cd1d75040c83adaa62fc079

在事態愈演愈烈之下,兩位當事人都不得不站出來為這個荒唐的鬧劇,進行了本不必要的發聲。

施一公本人出麵澄清到,當時的談話很愉快,很融洽,隻是自己比較社恐,比較拘謹,沒有放開,這是本人的問題,書記沒有傲慢行為,比較灑脫自信,你們這樣草木皆兵、吹毛求疵、搞得以後都沒人和自己社交了…

而對於網上的批評,鮑書記也表示並沒有在意,他表示這隻是一種個人習慣和表達方式。

施一公與河南

1967
年,施一公出生在鄭州。兩歲半隨父母下放到駐馬店地區汝南縣老君廟鄉(當時稱光明公社)閆寨大隊小郭莊。隨後在 1972
年,施一公全家離開小郭莊,搬往 20 公裏之外的駐馬店鎮。

在施一公的新書《自我突圍》中,他花了大量篇幅記錄了自己成長中的心路曆程,旨在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真實的施一公。

施一公說自己在在小鎮上度過的 11 年光陰,為自己的人生之路烙下了特有的“小鎮青年”印記。

施一公回憶起自己中學時候第一次拿到全年級第一的時候,腦海裏浮現的就是中學老師曾對他說的“為駐馬店爭光”的話。

隨後施一公以全省第一的成績保送到了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期間,施一公又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赴美深造。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十年,後回國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並創辦了西湖大學,致力於打造中國的世界級高等教育機構。

他從不掩飾對故鄉的眷戀和熱愛。他說,創立西湖大學後,多數的時間都泡在校園裏,但他仍然十分懷念河南燴麵,有時會專門到學校附近去尋找燴麵店,多的時候一個月能吃上四五次。“我不知道怎麽去表達那種感受,反正一想到自己如果有時間能吃上一頓河南燴麵,一天都是好心情。”施一公說。

施一公時常回到故鄉參加活動,拉動故鄉的科教事業發展。這種鄉情也是雙向奔赴的,西湖大學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的大學。在西湖教育基金會發布的
2018 年年報中顯示,截至 2018 年底,基金會累計協議捐贈金額已超過 43 億元人民幣,共計與 94
位捐贈人簽訂捐贈協議。

而在這些捐贈中,占比最多的是來自浙江和河南的企業家。其中河南首富牧原企業董事長累計捐款 9
億元。

d8fd380a7677f8cb3eb4590a5d2d5cc2

談到鄉土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施一公說到:“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即使童年時生活比較清苦,回憶起來也全是美好,我始終為自己是河南人而自豪。我們河南人會說“你真有種”,這是對一個人極大的稱讚,人活著就是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