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多座城市舉行集體海葬:免費海葬 排到2025年

ae8dfd8775b838b42472c879f7982a6b

據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民政局消息,為了鼓勵和引導群眾移風易俗,自覺實行節地生態安葬,滿足群眾對節地生態安葬服務的需求,經研究,決定於2023年5月9日-10日在青島海域舉行骨灰集體海葬活動。海葬服務實施中產生的相關費用由民政部門承擔;逝者親屬的交通費、食宿費等費用自理。

另外,陝西省民政廳和西安市民政局今年將聯合舉辦陝西省首屆公益性海葬(骨灰撒海)活動,計劃於4月底在青島市舉辦。

在山東省內,4月20日,91位來自濟南的逝者在親人的祈福中,伴著芬芳的鮮花魂歸青島海域……

這些內陸城市舉行海葬,為何都選在青島?

據山東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潘紅春早前介紹,青島市是全省最早開海葬的城市,承擔了濟南等內陸城市的海葬任務。
 

免費海葬,排到2025年

中新經緯,精英的財經資訊。

“那天海麵上有很多海鷗在叫,大家說,每一隻海鷗代表了一位逝去的親人。”“海是相通的,以後在任何一片海域都會想起親人。”數位采訪對象在談及海葬時,向中新經緯表達了他們的感受。

近期,“福州對亡故居民海葬獎補3000元”“大連擬建海葬紀念廣場”等話題引發熱議,海葬,作為一種新型的殯葬方式,正出現在更多人的選擇裏。

為什麽人們會開始選擇海葬?背後的花費如何?中新經緯與幾位曾選擇將親屬海葬的親曆者及相關行業工作者聊了聊。
 

骨灰不是直接撒在海裏,可以網上祭祀

“海葬不是直接拋撒骨灰,而是將骨灰放進降解罐裏,沉入水裏。”“近年來選擇海葬的居民越來越多了,這背後跟政府的倡導和居民觀念轉變有關。”遼寧省沈陽市海葬服務大廳宣傳部部長紀文博已從事海葬行業五年。他告訴中新經緯,他所在的單位是沈陽市海葬服務大廳,是沈陽市民政局唯一指定承接海葬的服務機構,屬於非營利單位。

對於海葬活動,他表示,並不是所有單位和海麵都可以進行的。骨灰傾倒海域有明確限製,個人也不具備資質,不能私自把骨灰倒向大海。

據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人此前介紹,一般由當地民政局或民政部門允許的殯葬服務相關單位向生態環境部申請,待審查批準簽發“骨灰撒海許可證”後,才可以開展骨灰撒海活動。

就沈陽的情況而言,政府一直在鼓勵海葬,沈陽市戶籍的居民海葬是免費的,還可以獲得一些補貼。由此,接受海葬的人也在逐年增多。 “我們每年會在年初的時候計算好全年海葬日期,大概有五十多場。”紀文博說道。

紀文博表示,公眾所認為的海葬就是把骨灰撒向海麵存在誤區。實際情況是將骨灰放進由陶土及海洋泥土燒製而成的可降解罐子裏,順著繩子沉到海底。可降解罐會在24小時內溶解,這樣的方式不會汙染海洋環境。

對於如何進行祭祀,海葬也有特別的措施。“我們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可以報名參加每年的海葬活動,登船隨行,我們會免費提供鮮花,但祭祀需要自行承擔船費等。第二種是辦理完手續後,我們會提供免費網上祭祀服務,家屬可以網上祭祀,操作有點類似於‘QQ空間’,可以點擊贈送鮮花,贈送祭品等,這些都是免費的。”紀文博說道。

 

“如果以後離開煙台,那就無人照料墓地”

對於海葬的具體流程及感受,來自遼寧省大連市的吳女士此前在社交平台上講述了她參與自己公公海葬的全過程。她在與中新經緯的交流中表示,這遵從了公公的意願。

“我公公今年1月中旬因為胃癌去世,3月22號那天進行集體海葬。他是個特別灑脫的人,對自己的身後事有明確的交代,不希望我們購買墓地。他說,我如果在包頭就撒黃河,要是在大連就撒大海。”吳女士說道。

對於為什麽選擇大連,吳女士表示,因為她跟老公在大連生活,所以就跟公公說想帶他回來海葬。“公公聽到我們說這些就哭了。所以在完成海葬之後,我跟老公都在想,公公應該很高興。他去世前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希望他之後能沒有痛苦。”吳女士說道。

吳女士回憶道,海葬當天船上一共有二十多個家庭,來自全國各地,逝者的年齡也有參差。工作人員會先進行一個小小的默哀儀式,然後通知每一個逝者家屬帶著骨灰去甲板,由工作人員協助把骨灰裝進降解罐,上麵寫好逝者姓名,與鮮花一起投進海麵。

“在海葬現場,總體是較為平靜的,有一個女孩一直在默默流眼淚,還有一個大姐,完成海葬的時候,趴在欄杆上放聲大哭。我也掉了眼淚,在降解罐沉下去的瞬間,有真正告別的感覺。我們家的房子緊挨著海,我公公在最後彌留之際,我老公跟他說,以後我想你了,就從窗戶上看看大海,就相當於看見你了。”吳女士說道。

來自山東省煙台市的李先生認為,海葬符合亡故父親的想法,盡管這個決定並未與父親商量過。他告訴中新經緯,作為煙台本地人,他自小就知道海葬,但身邊認識的人卻很少選擇海葬。

對於為什麽選擇海葬,李先生表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不太喜歡傳統的形式。傳統的公墓購買後不是永久的,以後到期了還需要續。但以後如果離開煙台,那就會存在無人照料墓地的問題。二是經濟條件不寬裕,海葬是免費的,當地政府還給了兩千元的補貼,所以最後做了這個選擇。

“我是單親家庭長大,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父親去世得很突然,沒有來得及交代自己的後事。但在我小的時候,他跟我說覺得海葬挺好的,不反感這種形式,所以我就幫他做了決定。家裏人也有反對意見,要求跟爺爺合葬在一起,但都被我拒絕了。”李先生說道。

f710caa2b2c3f571784d50f5656bc35c

▲父親的海葬證 李先生供圖

與吳女士相同,李先生在回憶起海葬當天也表示,整個過程給他的感覺是平靜的。他描述當時的場景道,父親下葬的時間是2022年5月,那天霧蒙蒙的,船駛離港口,大概行駛了一個多小時。“船很搖晃,門會吱嘎吱嘎地響,一會打開一會關上。但是氣氛沒有想象中的沉重,大家都很安靜,回程的時候也有聊天。”

對於以後祭祀的問題,李先生表示,煙台這邊有一個海葬紀念碑,準備過幾天去看看。“有時間的時候,我會在海邊坐一坐,在海邊的時候就會想念父親,這是我的形式。”李先生說道。

daf68c64de0722b0b730b2d07ceb0160

▲ 煙台市2022年度海葬公祭儀式 李先生供圖

 

有地方集體海葬已預定至2025年?

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門印發《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要求因地製宜創新和推廣更多符合節地生態要求的安葬方式。此後,全國各地相繼推出海葬、樹葬、花壇葬等生態葬服務。

據中新經緯了解,海葬有集體公益性海葬與私人訂製海葬兩種不同形式。集體公益性海葬收費較低。目前,包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福建省福州市、貴州省貴陽市、北京市等多地推行免費海葬措施,本地戶籍選擇集體海葬還有1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海葬補貼。

但值得注意的是,集體海葬需要排隊,也有部分地區存在戶籍限製。根據北京市民政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健全本市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補貼辦法的通知》,其中隻針對選擇骨灰海葬或者骨灰自然葬的北京市戶籍亡故居民提供免費殯儀服務。中新經緯以逝者家屬身份致電北京市海撒工作辦理點,東北義園辦理處和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辦理處電話長期處於占線中。北京市東郊殯儀館辦理處5日上午回應稱,辦理海葬需要報名後排隊,目前集體海葬排到一年至兩年後,免費海葬隻針對北京市戶籍逝者,外地戶籍需要收費,每位登船家屬380元。

此後,中新經緯向北京市部分開展海葬業務的公司致電,對方均表示,目前北京地區想要參與集體海葬需要排隊,排期已到2025年。

中新經緯以消費者身份了解到,在部分地區有公司開展私人定製海葬業務,收費在千元至萬元不等。

大連海葬服務中心中原海葬工作人員介紹稱,與集體海葬需要電話預約登記、等待通知不同,獨立海葬隻需要電話預定,此後公司將提供接送服務,在確定海葬時間及細節後,交付30%的預約金。

從該公司收費來看,獨立海葬包括3800元套餐與8800元套餐,都不限戶口,麵向全國客戶。豪華套餐可提供市內接送,隨行20名家屬登船,還可以提供專屬的海葬告別儀式和骨灰入罐儀式,並進行1對1協助投撒靈骨,提供線上免費祭祀平台等。

天海葬服務中心主要提供北京及天津地區的海葬服務,包括基礎海葬套餐與豪華海葬套餐,價格為3800元和6980元不等。“一對一包船出海,從谘詢、報名到舉行海撒,提供專業的策劃及全程指導服務。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報名並舉行海葬活動,最快可火化當日舉行。集體海葬的報名已經到2025年了,但獨立海葬隨時都可以去,要報名的話可以早一點,四月份已經預定得差不多了。”天海葬工作人員說道。

而即使是在同一區域,不同公司收費也存在較大差異。北京天順祥殯葬服務公司工作人員向中新經緯提供的價格表顯示,該公司提供的海葬服務包括自駕套餐、溫馨套餐、尊貴套餐三種,服務流程與收費標準不同,價格分別為5800元、9800元與13800元。“區別包括是否開車接送,還有車的型號、船的型號、船艙布置不同等區別。”工作人員說道。

 

專家認為海葬不會成為主流,需要配套紀念設施

從土葬、火葬到海葬等生態葬,殯葬方式為何轉變?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癌症防治學會生死學與生死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宜安對中新經緯表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海葬,原因有二。一是土葬/墓葬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好的墓地很難買到;二是海葬是這些年推行的殯葬樣式,有很強的時代感,也切合年輕人的求新、求變心理。

未來海葬會否成為大趨勢?會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相衝突嗎?對此,胡宜安認為,第一,在總量上,海葬隻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墓葬;第二,中國人“入土為安”的觀念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與深化,不一定葬“入土”才是“為安”,“入土”的本質是回歸自然,那麽,海葬同樣達到“為安”的目的。

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華人生死學與生死教育學會理事長雷愛民也認為,盡管海葬之類的生態葬比較時髦,也受到了提倡,但是總體來說,這一類型的安葬方式還比較少的,不占主流。

“諸如海葬之類的安葬方式,最大的挑戰是它留痕之地太大、過於寬闊,沒有一個固定的特殊空間來讓人紀念,所以它對普通人的思維是個巨大挑戰,它很容易讓人覺得葬了、骨灰灑了,就什麽都沒有了。因此,海葬之類的生態葬,事後為逝者確立一個可以紀念的地方,或許才能真正實現生死兩安。”雷愛民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