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京恐禁美光芯片 媒體:美籲韓勿填補缺口

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道,繼中國網信辦日前宣布將對美光科技展開審查後,美國也向其盟友韓國發出了反製的要求。北京對這間美國公司的芯片進行審查,意圖為何?在韓國總統尹錫悅訪美前夕,美國此舉又將造成什麽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週日(4月23日)引述4位知情人士說法報道,若內存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被北京禁止在中國銷售,美國呼籲韓國應敦促其芯片製造商不要增加對中國的銷售,以免中國的市場空缺獲得填補。

在韓國總統尹錫悅週一(24
日)啟程訪問華盛頓之際,美國此一要求引起外界嘩然——盡管過去美國已在印太安全領域,就對抗中國一事,加強其與盟友的合作,但報道指出這是美國首次要求盟友國內的公司,在這場美中對抗中發揮作用。

1位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美國向首爾提出此一要求,除向北京表明美國有能力阻止中國對美國或其盟友公司的任何經濟脅迫之外,也顯示拜登政府“希望確保中國無法藉美光影響美國的政策”。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網信辦會否在調查後對美光祭出懲罰措施。美光去年高達308億美元的總營收中,中國和香港占了25%。

總部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美光,與韓國的三星電子(Samsung)、 SK 海力士(SK
Hynix)並列全球內存存儲芯片市場的三巨頭。

韓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及三星均未回應《金融時報》的置評請求,SK 海力士則表示未收到韓國政府的通知。美光拒絕置評。

據《金融時報》,白宮並未回應報道細節,僅表示拜登正和尹錫悅政府深化合作,在“保護前沿技術”等國家和經濟安全問題上,取得了“曆史性的進展”。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美方很期待尹錫悅的國事訪問,能進一步加強兩國各方麵的合作:“這包括協調半導體業的投資、保護關鍵技術和解決經濟脅迫問題。”

首爾方麵的回應則尚不明朗。

美光案成北京態度指標

在美國以“避免被用於生產軍用芯片”為由,對中國的芯片製造技術實施了一係列出口管製、並將多家中國芯片公司列入黑名單後,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3月宣布,將對美光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

本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表示,此次審查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而采取的正常監管措施”,並稱各國公司“在中國經營都要遵守中國的法律”,“隻要守法合法經營,就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然而,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官員和企業高管認為,網信辦此舉是北京對美國總統拜登強硬行動的反製。

中國對台灣、立陶宛、澳大利亞都曾實施過經濟脅迫,但對於美國,即使拜登對中國公司進行了一連串嚴格的製裁,北京也尚未采取重大反擊。報道指,最近在北京會見過中國官員的1位消息人士表示,北京已對美國的打壓失去耐心、正在考慮報複。

北京會否首開先例,對美國大公司采取強製的經濟措施,更讓此事成為中國態度的風向標。

尹錫悅陷尷尬

美光案讓即將訪美的尹錫悅陷入了更敏感複雜的境地。

外界多認為,尹錫悅去年甫上任時所起用的政綱,在對中國的立場上,比前任韓國總統文在寅更為強硬。尹錫悅上週指責中國意圖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也激怒了北京。

報道指,美國此次夥同盟友支持其經濟安全計畫的舉動,可能導致三星和 SK 海力士的長期競爭力受挫,也讓尹錫悅的政府十分困擾。

盡管如此,美國在此事上可能仍有些籌碼——美國去年10月宣布對中國的芯片相關出口實施全麵管製時,豁免了在中國設廠製造芯片的韓國公司、允許它們自中國出口芯片,而這些豁免權必須在今年內更新。

尹錫悅預計將於24日抵達華盛頓,除受邀在美國國會演講外,26日還將會見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