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習近平為何此時致電澤倫斯基? 美媒:為陸駐法大使善後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電話會談,事後華府與歐洲部分國家對此表示歡迎,但態度維持謹慎觀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習近平今年3月訪俄時表示願意致電澤倫斯基,但時隔超過一個月現在才拿起電話,時機點令人玩味。

CNN指出,中烏兩國領袖在俄烏戰爭爆發14個月以來首度通話,但1小時的談話中並未提出調解俄烏戰爭的具體建議。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目前與美關係惡化下,正高度重視並希望加強與歐洲關係,這也顯示在中國考量中,這通電話除了促成和平外還有其他動機。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歐關係一直很緊張,歐洲領導人沮喪看著北京拒絕譴責入侵,反而加強與莫斯科的經濟及外交關係,與克里姆林宮一起指責北約助長衝突。

但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21日在法國電視台爆出爭議言論,指蘇聯解體後出現的國家,根據國際法不具備主權國家地位,使北京修復與歐洲關係的努力遭受重大打擊。

「很難將習近平與澤倫斯基通話的時間點,與這起事件切割開來,」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力量專案研究員哈特(Brain Hart)指出,「習近平很可能是為了平息歐洲的恐懼才決定此時通話,但這對北京是否有很大幫助還有待觀察…北京高層收回(walk back)大使(盧沙野)言論,但傷害已造成,使北京試圖緩和與歐洲多國關係的努力受挫」。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習近平為何此時致電澤倫斯基? 美媒:為陸駐法大使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