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53歲這年,媽媽決定走出家庭去上班

b1ccc1d0ad87b44acf5b0622f66de45e

在做了近 20 年的全職媽媽後,53 歲的慕瑤,終於找到工作了。

她是湖北人,嫁到江西後,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最小的是兒子。年輕時,她在工廠打工,做過學前班老師,也在家裏做手工兼職,條件好起來後,她開始全職照顧孩子,偶爾也想出去找事做,但每次都被丈夫否定,”孩子正在關鍵時刻”。直到去年小兒子考上大學了,慕瑤才算有空出來找事做。

她知道自己年齡大了,與社會脫節了,一個 53
歲的家庭婦女很難再進入職場。找工作找了小半年時間,一無所獲的她總覺得不甘心,”我應當去做點我自己的事,我應當這一輩子有點價值吧?”

慕瑤的困境被大女兒阿琳看在了眼裏。今年二月底,阿琳把媽媽接到了杭州,決意要幫媽媽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她們去了貼有招工啟事的飯店和商店,對方都以年紀不合適拒絕了。而對於已經囿於家務事十幾年的全職媽媽而言,似乎隻能找到保潔、月嫂這樣的工作。

但她了解母親,這個村子裏唯一讀過高中的中年女人,她始終有著自己的追求,她想去能讀書學習、有自己時間的地方。

有時,阿琳覺得,如果媽媽沒有照顧家庭,在職場工作的話,一定也會幹得很好。慕瑤也說,”我就跟一棵小草一樣,哪怕把我丟到石縫裏麵,我都能生長。”

3
月初,她們總算找到了一份在美容院做保潔的工作,每月能有四千多的工資,慕瑤非常開心,她和技師小姑娘們相處得很好,有時還會給她們做吃的。更重要的是,十幾年後,她終於以一個勞動者的身份重新進入了社會和職場。

女兒問她,工作怎麽樣?她說挺好的。再問哪裏好了?她說工作有被別人看到的價值。

不過,慕瑤並不滿足目前的狀態,”我總覺得我還能做很多事一樣”,她還是想去書店上班,也許去創業,她沒想明白下一步該怎麽走。但當前,能夠跟女兒在一起,偶爾爬山、打羽毛球、看電影,已經是她想要的生活了。

這是一對母與女的故事。在女兒的陪伴,理解下,母親掙脫掉了家務的枷鎖。但它又不隻關於母女情誼,在這個過程中,兩位女性也共同麵對了母職困惑和價值追問,而答案,還藏在漫長的人生裏。

以下,是這對母女的講述。

” 我應當去做點我自己的事 “

慕瑤 53 歲

我一直都想找工作,想著等我兒子他們都去上大學了,不需要照顧了,我是要出去找事做的。

去年小兒子考上大學了,我去廣東我老公那邊找事做,但是找不到。我還去學了育嬰師的,花了一千塊報了個班,上了一星期課,但身體有點問題,就沒有去做。我女兒說,做那個太辛苦,又要帶孩子,又要做飯吃,還要搞衛生。

我是今年 2
月底來杭州的,女兒說到先這邊玩一下,想要跟我在一起。她知道我想找工作,帶我去店裏問了好幾個,也有教我在手機軟件上找工作。那上麵比較符合的都看過,超市的、賣衣服的,但我其實想找那種比如圖書館的管理員工作,有點自己的時間,看看書,在那種地方也比較自由。

(現在這份工作)也是機緣巧合來的。那天晚上我們出去散步,看見美容店在招工,我女兒就進去問,結果人家是招技師的。我女兒說,可不可以讓我媽媽來學,不要工資的,省得在家裏無聊。

後來就去那家美容院工作了,那間店蠻大的,在杭州開了好多連鎖店,我主要是搞衛生,不累,很輕鬆的。但我心裏怎麽想呢,這還不是我想要的那種工作。我想有自己的空間,我也不知道,反正要麽自己去創業,去搞點什麽事。

我今年 53
了,年齡這麽大了,我隻覺得我的生活不應當是這樣的,在自己的生活這一方麵,我一無是處,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家,為了孩子,這樣糊糊塗塗地過了大半輩子,下半輩子的路還不知道怎麽走。

80f532cc5c5d4a1b1e6ef2194a9f5bcc

網圖 /IC photo

我總是覺得自己心裏有一份遺憾,總覺得生活不是這樣過的,我應當去做點我自己的事,我應當這一輩子有點價值吧?

我是高中學曆,讀了高中出來在玩具廠做過幾個月,後來又去了廣東的家私廠做,都沒做長久。當時我也不想要廠裏打工的那種,以前年輕時候,想著我能去書店工作的話,就能再繼續學習。

可惜沒有考上大學,這是我最大的遺憾。家裏條件差,也沒條件複讀了。如果再讀的話,弟弟妹妹就不能讀了,我不能太自私了,就沒有堅持。

其實我讀高中還是我找我姑姑借了 300
塊的,那是八幾年吧,我爸爸不願意讓我讀,但是我媽媽拚了命也要讓我們讀書,我爸爸說沒錢呀,沒辦法,我就自己跟我姑姑說了。嘿嘿,真的,以前都傻乎乎的。我們那隻有一個男生和我讀了高中的,其他人都沒有。

我學的最好的是數學,很喜歡立體幾何那些,100 的滿分,能考七八十分。

九四年的時候我做過一段時間老師。那時候我跟老公回江西了,沒事做嘛,村裏有一個他媽媽的姐妹,我叫姨的,知道我是讀過高中的,就跟校長說,讓我去那裏教書。

我教的是學前班,都是四五歲,那些孩子也特別好,現在我那一屆孩子大學生好多嘞。我去了以後第一年教了半年,那裏都沒幾個學生,第二年那個教室裏七八十個都坐不下。

以前學校裏麵老師來聽課,都不會說一個去聽學前班的,我在那裏教的時候,他們鎮上的老師都過來聽我講課。那是我最值得回憶的兩年。

後來我有了女兒,孩子沒人帶,(學校)又開始改革了,也不能轉到編製裏麵,我想著那就算了,就在家裏帶女兒了。

906bce45ca20e86da828448ea60bfcb7

網圖 / 視覺中國

但帶女兒一段時間以後,我想著這樣不行,我老公也沒有出去找事,家裏條件不行,我就去針織廠做羊毛衫做了幾年。後麵我一邊帶孩子,也找手工來做的,那種什麽頭發夾子拿到家裏來做,還找人家來一起做。

我小女兒讀初中的時候,我在家裏就沒有做事(工作)了。那時候我老公工作好了,條件好一點了,也不怎麽缺錢。我在縣城裏帶兩個孩子讀書,還是想出去找一個工作,在幼兒園一個月
1000,我老公就說,1000 塊錢,我隨便省一點就出來了,你就在家把孩子帶好就夠了。

我後麵又想去超市做,一個月 1000
多,他也是叫我不要去,孩子正在關鍵時刻,要把他們照顧好。那時候我女兒馬上要上高中了,兒子也快初三了,兒子又是關鍵時刻。然後就一直這樣在家裏,一心一意在他們身上,沒去找事做了。

在縣城陪讀,也就是搞搞衛生,給他們洗洗衣服,增加營養這樣。當時就覺得,怎麽到了高中,他們變得這麽忙呢。上早自習很早就走了,等中午回來吃完飯,碗一放就走了。跟他們都不怎麽交流,偶爾說學校裏有事問問他們。

也沒什麽不高興的,孩子們有孩子們的事,我大人有大人的生活。

以前我不想結婚的,我年輕的時候老是跟我媽媽說,我不結婚,我要去撿一個女兒養,我被我媽罵死了那時候,說我是瘋子。

我隻覺得我們家 4
個孩子的家庭條件,那麽差,那麽可憐,覺得不想生孩子。想要一個女兒,我不喜歡兒子,我喜歡可愛的女兒,我也想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我兒子女兒都問過我,媽媽,你那時候看上爸爸什麽?我也不知道。

7ee473ebe20672f6af7bead1d84624a6

我是在廣東打工認識我老公的。那時候我家裏條件也不差了,我出來都是很時髦的,當時牛仔的外套,皮鞋什麽我都是在穿的。在那個廠子裏,我跟他一起做事,他又瘦又小又不說話,身上的衣服,有了洞都用透明膠粘起來的,褲腳那裏破了,都用那種小小的鐵絲紮起來扭起來。

那時候,也許是可憐,是同情。他小時候沒爸爸,家裏賣鬥笠供他念書的。他考上大學了,超了 20
多分,但是填誌願的時候,沒人懂,他沒填好。在廠裏做事,他很勤快,頭腦又很靈,看過一行字之後,再往紙上寫,不用看第二遍就能一下子寫出來。

他是一天到晚就很憂鬱的那種,做完事就把頭低下來,不跟任何人說話。我其實覺得好奇,就總是去跟他說話,慢慢地他就跟我說話,但不跟其他人說話。

但是我們沒有在一起談朋友,不過就是玩得好一點。另一個湖南的男孩子在追我,他條件蠻好的,人長得也好,他堂姐的老公還是香港的,是我們那個車間的主管。但我就是看不上。

我後來沒在廠子裏幹了,他不知道哪裏搞到我家裏的地址,過年找到我家裏來了,把我嚇一跳。我爸還把他當孩子一樣,給了壓歲錢。過年後他走了,我沒有出去,我打算在家這邊找個單位上班的。

但他又寫信了,還打過一次電話,他說我走了以後他就一直頭痛,睡不著覺,幾個月都這樣。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還在給我寫信,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就騙我媽媽說,我廠裏還有一個月工資沒結,我就什麽都沒有帶,就馬上離開湖北,跟他去江西了。

剛開始知道了我去江西了,我媽媽都說狠話,她說你要是走了,你就永遠都不要回來了,當沒生這個女兒。然後真的幾年我都沒回家,不敢回去。後來我生了大女兒後,我弟弟才寫信找我回去的。

那時候我不要想再要孩子了,我隻生一個,我沒條件啊,一個都很難養的。但是她媽媽就明說暗說(要再生一個),說狠話,硬來不行,她就哭,流眼淚。後來我娘家媽媽和很多人也就勸我,再生一個,給孩子有一個伴。

那我就再生一個吧。生我二女兒的時候又是一個女兒,他家裏就多少不高興,我弟媳婦生了一個兒子,他媽媽明顯的偏心,還想把女兒抱給別人家,我就很生氣。後來我也沒想到喲,我跟我老公關係就不好了。

現在說,我從嫁到他家江西來,好像就沒有開心過,就是因為有了孩子,才這樣苦苦支撐。

不工作以後,他是每個月給我固定打(錢)的,我說沒錢了,就會打過來。因為以前是我孩子在家裏,她們要吃,要用。現在我到大女兒這邊來,他就沒給我打生活費了。那我也無所謂,反正我現在工作了,我知道自己不是沒手沒腳,我能盡力養活自己。

f5dd404dd6aac2826cc5b0e29a126203

我這人適應能力也很強,我相信自己,我能做好。工作方麵我是很認真的,就像以前教書一樣,我就是很盡心盡力去做好我的工作。

我就跟一棵小草一樣,你哪怕把我丟到石縫裏麵,我都能生長。

現在有工作了,在上班的地方那些孩子都挺好的,天天在那裏都很開心的。她們阿姨長阿姨短叫著,會跟我說早上好啊,她們都對我很好的。他們做什麽事都叫我參加,我們去了以後要聽課(美容院給技師安排的溝通交流課),他們也都叫我一起聽,每天還要寫作業的。

我們公司每周有茶話會,叫我上去講,這是企業文化,我不緊張。下麵二十來個人。我覺得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就是說說自己心裏話,講講那些小姑娘,看著她們在這裏工作,怎麽樣進步的。

我其實不想和我女兒住一起。我覺得我在這邊,好像拖累她。隻有我女兒理解我,我有什麽事,我又去找她說了,她心情又不好,我又影響到她。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那些情緒讓我女兒也難受。我覺得我女兒都很可憐可憐,真的。我不開心的時候他還老安慰我,但是她有壓力,工作生活不開心,她都跟誰說呢?

我們家裏,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壓在她身上,她還要工作,給我找工作,照顧弟弟妹妹,引導他們的思想,她在我們這個家裏就像顆星一樣。

我現在年齡有這麽大,但心理年齡挺小的,我總覺得我還能做很多事一樣。跟我老公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打壓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我什麽都不行。

我不覺得我不行,我很能行的,我不是這樣的人,我生來就不是這樣的人。我是因為在家裏帶孩子,現在跟社會脫節了,這麽多年沒有去工作,現在剛開始,我知道很艱難的。那這艱難的路我相信我自己能走,我能慢慢地走,走出一片光明了。

我一點都不著急。我不能做這個就做那個,哪怕老了,到 60 歲,隻要我能做,我都會去做。

人家都說現在你孩子一個個都說出來了,可以享福了,我說我就享那個福,也不幸福。

我想要的幸福是我自己爭取的,靠孩子們、靠老公那種幸福,在我心裏不叫幸福,幸福是我自己,我要靠我自己創造的。

” 媽媽說,工作有被別人看到的價值 “

阿琳 25 歲 慕瑤的女兒

在我有記憶起,媽媽好像就沒有正式工作過。

她一直在家做家務,帶孩子。但在我心裏她跟村裏其他阿姨有些不一樣,她不會幹農活、種地,甚至會想在網上學點什麽東西,她會學一些育兒或者其他的課,以前還開玩笑說要學英語。

我知道媽媽以前在村裏做過代課老師,不是正式的編製,工資比較低。後來不知道怎麽,就沒有繼續做了。

其實我媽媽一直都想要工作,但畢竟她現在 50
加了,能做的也比較少。像我媽這樣已經十幾年沒有工作過,沒有經驗,哪怕她一直在學習,(社會)也沒有更好的崗位可以提供。

20dd37ccc0dcf2b69654853a7b31853a

阿琳拍攝的剛來杭州的媽媽

這次算是我邀請媽媽來杭州的,我本意還是怕媽媽辛苦的,去年因為很多事情,身體變得很差,一下老了好幾歲,我想讓她來我這散心,順便找一下工作。我開始以為媽媽會覺得不好意思,沒想到媽媽說現在隻要有人要她,做什麽都可以。

我高中以後就一直住校,很少和家人住在一起,畢業 2
年多,今年才算稍有存款,雖然是我邀請的,但真正看到提著大包小包的媽媽,我有點不知所措,媽媽的樣子和我想象中有點不一樣了。這些年我忙著工作,很久沒有認真的關心媽媽,也害怕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給媽媽一個避風港灣。

來之前,我在網上看了很多適合媽媽的工作,也投了很多簡曆,以我媽媽的名義給他們發一大段話,介紹我媽媽的學曆,然後以前做代課老師這種。一開始我想給她找一個宿管姨的工作,因為在學校嘛,我媽也能有時間,空餘適合可以看看書,寫寫字,大家不會覺得奇怪。

有幾家回複我,說先來看看什麽的,我有這個底氣了,我才跟媽媽說,你要是在那邊找不到工作的話,就來我這邊吧。

中間耽誤了幾天,可能人家也找到了合適的人了,等媽媽來了,我們又重新開始去找工作。那時候其實抱著無所謂工資,隻要你給媽媽一份工作,讓她打發時間,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可以了。

我帶媽媽去周圍的餐館問了好幾家,有一家門口貼著招服務員,月薪
5000,包吃包住,門口的時候媽媽有點不敢進去。我走進去問是否在招服務員,老板娘看到我有些驚訝,畢竟我穿著上班的職業裝,我馬上解釋,我說我是幫我媽媽問的。

老板娘說,她們招 35
歲以下的,不過現在已經滿了,忘記撕了。轉頭發現媽媽進來了,就在我後麵。我們笑笑一起走出去,安慰媽媽說沒事,今天網站上那個人事不是回你了嘛,我覺得挺好,我們再問問。

b61fe36acdc22d6943ffc25d1487b58a

網圖 / 視覺中國

我心裏非常震撼,好像第一次這麽認真思考年齡這個問題,原來服務員要求 35 歲以下,那我呢?我們的 36
歲還有工作嗎?

後來又打算去一些美容院問問,一方麵我擔心她(做餐館)會比較辛苦,一方麵是她自己就對美容比較感興趣,我自己也經常去周圍的美容機構問。也是巧合,我問了一個店長,過了兩天她說之前聘的阿姨家裏有事回去了,讓我問問媽媽願不願意。

那天晚上就帶著媽媽去了,陪著她了解一下工作流程,我覺得還可以,氛圍不錯,離家也近,步行 6 分鍾。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對於上班,我們倆個,反而是我比較擔心,媽媽還是很從容的。

我會問她,工作怎麽樣?她說挺好的。我感觸非常深的是,我問哪裏好了,她說工作有被別人看到的價值。她覺得美容師小姑娘們比較辛苦,會在家做了飯帶了給大家分,她們就很感謝她,很熱情,說謝謝阿姨。

她稍微做點事情,公司的人都會說辛苦啦什麽的,她會很開心。像我們這些孩子,我們也知道媽媽做家務很辛苦,但也不會主動去跟媽媽說謝謝或者辛苦了,除非是在節假日或者生日。但是在外麵,你付出的勞動力都是大家看在眼裏的,也是會表達出來的。

她在美容院的工作大概就是掃地、擦設備,用過的毛巾要清點、消毒,也要做一些客人吃的茶點。她不覺得累,她說比在家裏輕鬆,做家務更辛苦。在新的環境,認識了新的人,媽媽整個狀態都不一樣了。

其實我一直都有很心疼媽媽。說實話,我們從小就是缺少父親的,他對我們更多的是經濟上的支持。包括對我媽媽,對我們家也是,更多的是經濟上的支持。那我們更多就全部都是依靠我媽媽這樣子。

媽媽有時候又很像媽媽,有的時候又不像媽媽。

8c5bd89f551c474d29cb6782d032b563

媽媽是一個很會生活,很懂生活的人,她能夠把家裏收拾的很好,這個是我達不到的。她會把一個東西研究得很細致,比如一個抹布她能分得很清楚,比如這個是擦廚房的,那個是擦桌子的,這是吸油煙機的。我感觸還蠻深的,因為這是租的房子,我覺得我隻是來打工的,沒有對住有什麽質量要求,但是媽媽在,即便是一個出租屋,她也會覺得這個房子要有家的感覺,要弄成什麽什麽樣子。

但她沒有像很傳統的媽媽那樣,給我們很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同村的其他人,她們暑假的時候會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出去工作,掙一些暑期的生活費。但我媽媽不會很小的時候我媽就會跟我說,你要出去玩,要見更大的世界。

她也不會催我結婚,她無所謂,覺得我可以不嫁人。

我媽媽一直說自己想要工作,想要塑造自己的價值,她也給我灌輸這個觀念,所以我也覺得,女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

現在跟我媽媽住在一起,她可能覺得,我帶她去爬個山,打場羽毛球,去看個電影,她覺得這是她想要的生活。

我一直覺得我媽似乎不適合生活在我們那個環境下,如果這些年她沒有在家裏的話,她也能在職場上混得很好的。她最大的特質就是有遠見,她不會局限於一點點小事。包括她跟我們說也是這樣,暫時吃虧也沒什麽這樣。而且她還有一點是樂於學習,這一點也傳遞到我身上,我會覺得如果我不學習就退步了。

最近我在研究商業保險的事,想給媽媽一個保障。

聽她提過,當年跟她一起工作的另外一個阿姨,一直在紡織廠工作,工資不高,但是每年買社保。現在每個月已經能拿 2000
多,看得出來她還蠻羨慕的。

這件事其實我沒有跟她商量過,跟她講她也肯定說不要了,老人家是這樣,怕給我們壓力。但是我覺得,她肯定也是想要的,如果有的話會更有安全感。畢竟她這十多年如果沒有在家做全職媽媽的話,在外麵工作怎麽樣也都能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