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徐懷鈺:“平民天後”是不存在的

646726ca8e9f090d0072e740 1024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深瞳商業,作者 | 河馬君,編輯 | 楚青舟

本想乘風破浪的徐懷鈺,卻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過去這些天,批評她的人很多,同情的聲音也不少。不過,本文的主要關注點並不在於此。

在我們看來,徐懷鈺的經曆講述的,其實是一個讓人五味雜陳的故事:” 平民天後
“,其實是不存在的。

徐懷鈺沒抓住的不是 ” 第二春 “,而是 ” 第一春 “

在《浪姐
4》一公舞台上,徐懷鈺、賈靜雯、陳意涵等表演的《路燈下的小姑娘》評分倒數第一,徐懷鈺因為記不住隊名、舞蹈動作失誤等問題,被強烈質疑 ”
劃水 “。

一時間許多人批評徐懷鈺不敬業、不尊重舞台,她和賈靜雯在後台爭執的傳聞也上了熱搜。

經紀人回應爭議時,承認徐懷鈺在浪姐排練期間不僅離開節目組繼續了《我們的故事》演唱會,還參與了一場商演。

與此同時,有台媒指責節目組 ” 霸淩徐懷鈺 “,這再次引起輿論嘩然,網友開始怒噴徐懷鈺不但 ” 軋戲
“,道歉態度也很不端正,顯得沒把浪姐的大舞台當回事,也沒把大陸市場放在眼裏。

646726ca8e9f090d0072e741 1024

內娛觀眾們好像是天生的 ” 事業粉 “,不但會催著藝人搞事業,還喜歡替藝人規劃生涯路徑。

所以我們確實不容易理解:徐懷鈺麵對 ” 浪姐 ”
這個巨大的風口,事業迎來第二春的機會,為什麽要去賺音樂節那三兩毛的散錢。

從結果上看,徐懷鈺到處接單導致舞台拉胯,風評被害,作為芒果原本重點宣傳的 ” 回憶殺 ” 劇本持有者明顯得不償失。

但如果回顧徐懷鈺的整個演藝經曆,就會發現,她並非主觀上不在乎大陸市場,也不見得是看不起 ” 浪姐 ”
提供的翻紅機會——因為她在第一次紅起來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到處接單,卻把總是握不住重要機遇。

最後在和經紀公司、合作夥伴反複的撕扯中被市場冷藏,浪費自己的先發優勢。

” 浪姐 ” 提供的第二春,總不會比 ” 第一春 ” 更有價值,徐懷鈺一視同仁地不珍惜,想起來也很 ” 合理 “?

另一方麵,內娛雖然專業水準未必頂尖,運營模式卻還是很先進的。

內娛深度粉們耳熟能詳的各種資源整合方式,什麽 ” 互聯網 +”、口播、軟植入、MCN
合作,配合線下資源形成的流量循環,能夠創造舊時代無法想象的現金流。

港台娛樂圈因為市場體量和互聯網進程的關係,對此的認識參差不齊,還沒有完全進入到 ” 流量時代 “。

浪姐帶來的流量有多值錢,賈靜雯和陳嘉樺應該是懂了,徐懷鈺和她的團隊則未必真明白。如果隻是把浪姐當做一個酬勞尚可的普通工作,或許也可以解釋她在浪姐期間去追
” 散錢 “。

無論如何,” 王心淩 2.0″ 的企劃(如果真的存在的話)肯定是破產了。

芒果可以換一個劇本,但徐懷鈺多半並沒有
PlanB,她當年從炙熱到冰涼的過程好像沒有教會她太多東西,又或者她身上有一些固有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天後時期的徐懷鈺,關鍵詞卻是 ” 分飛 “

在徐懷鈺的 ” 天後時期 “,也就是和滾石、魔岩這兩大(其實算是一家)唱片公司的合約初期,她的演藝生涯可謂輝煌。

1995 年,徐懷鈺加入滾石唱片,加入的過程很有趣。

徐懷鈺 7 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她和弟弟另組家庭。

徐懷鈺作為大姐很早就分擔家務,某天她在陽台一邊幹活一邊唱歌,被知名音樂製作人溫孝良聽到,覺得小姑娘音色很好,大有前途,於是將她簽入滾石旗下。

這個 ” 偶遇星探 ” 的小故事徐懷鈺自己在訪談節目中講過,當時的娛樂圈也確實廣泛存在這樣一種偶遇的機製,掌握 ” 產業核心權力
” 的娛樂公司樂於發掘素人資源。

他們在肯德基發現了高圓圓,在校園歌手比賽中發現了林心如、孫燕姿,在大街上發現了鍾楚紅、張曼玉,更離譜的是童安格在街邊發現了陪著父親擺地攤的吳奇隆
……

眾多 ” 陪著朋友試鏡自己被發掘 ”
的故事或許不完全是真的,卻反映了真實的時代背景。

流行娛樂很早就發現了,明星這個高曝光、高收入的職業必須要通過某種方式與 ” 地氣 ” 相接,才能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所謂 ” 星探 “,從來也不是專業院校的招生老師,他們尋找的是一種 ” 能紅 ” 的潛質。外貌和玄學的 ” 觀眾緣 ”
比歌唱、表演等硬核競爭力更重要。

徐懷鈺就是這種評審標準下被發掘的明星。她個子不高、外貌不是絕對出挑,聲音有一定辨識度但技巧一直不算一流,唱跳能力以今天的視角看也很一般
……

但正如她被貼上的 ” 平民天後 ” 標簽所說的,能夠製造一種普通人容易感知的情緒共鳴。

第二張專輯《向前衝》就達到了 100
萬的白金銷量,《我是女生》《踏浪》等熱門歌曲風靡兩岸,甚至有媒體將她和張惠妹並稱,星途一片大好。

646726ca8e9f090d0072e742 1024

可是,平民出身的徐懷鈺,似乎從來就不知道,該如何乘著時代的風去飛。

她先是貿然卷入政治風波,在 1998 年末台北市長選戰中因為 ” 挺扁 ”
開罪了當時藍營主導的媒體,繼而又傳出和同公司藝人不睦,被指 ” 接私單 “” 性格難搞 “。

滾石公司對徐懷鈺倒算不上雪藏,因為她此後又發了《天使》《LOVE》兩張專輯,主演了電視劇《天地傳說魚美人》。

雙方合作可能不像最初想象的那麽愉快和成功,但滾石還是看好徐懷鈺的,直到雙方合同即將結束時還準備投入資金人脈為她發新專輯。

646726ca8e9f090d0072e743 1024

2002 年雙方合約到期,台灣著名 PTT 論壇上披露的 ” 留人 ” 細節

不過徐懷鈺的說法一直是自己被滾石 ” 雪藏 ” 了,孰是孰非不好定論,因為視角不同,感知自然也不一樣。

我們作為旁觀者能看到的,是徐懷鈺的選擇並不太明智。

與滾石結束合約以後,徐懷鈺輾轉多家,2002 年簽約慶亮影視,對外稱因抑鬱症休養。2006 又改簽擎天娛樂,推出新專輯《bad
girl》,反響不佳,2008 年又加入享鴻娛樂。

藝人最黃金的 6 年,被浪費在不斷地紛爭、解約、尋找新東家的過程中。

2009 年徐懷鈺出過一個新聞事件,在大陸錄製江蘇綜藝頻道節目《非常不一班》時突然失蹤,節目組被迫閉棚,後向其索賠。

徐懷鈺當時的解釋(回台接受醫療)也被記者質疑,認為祿口機場並沒有她出鏡的記錄。最後可能的真相,大概還是徐懷鈺去了哪裏接了個商單吧
……

有趣的是,徐懷鈺回台後哭訴被逼迫陪酒,台媒的反應和今天的情況也很像,果斷站 ” 自己人 “。

有趣的是享鴻娛樂事後指控徐懷鈺違約,接私活;徐懷鈺反控公司安排的工作是應酬,陪酒,再次認為自己遭到冷藏,欠薪等,享鴻娛樂不得不申明自己並未安排色情陪侍工作,這個劇情和當初滾石的同樣相似,隻是有所升級。

2010 年,靠圈內朋友幫忙,徐懷鈺結束和享鴻充滿矛盾的合作,簽約龍演國際影視。

不久以後,群眾又看到了熟悉的劇情,徐懷鈺在商業過程中再次 ” 失蹤 “,龍演甚至一度向粉絲 ” 尋人 “,想要知道徐懷鈺在哪兒
……

狗血的是,徐懷鈺不僅指控龍演安排陪酒、拖欠酬勞,還指控其負責人吳祖望性騷擾,對公司的指責再次加碼。

雙方為此對簿公堂,法院最終判定吳祖望性騷擾不成立。另一樁官司裏,徐懷鈺則被判賠償龍演 200 萬新台幣。

646726ca8e9f090d0072e744 1024

這樣的糾紛一而再,再而三,到了 2015 年徐懷鈺和當時的東家 ” 發現音樂 ”
爆出合約糾紛的時候,台媒對她的事已經很門清了,頭條直接寫 ” 第三次了 “、” 又來了 “……

我們不去評論事情的是非曲直,隻說觀察結果:任何藝人在這樣的反複糾紛中,都不可能飛得動,更不要說高飛致遠了。

所以徐懷鈺並不是看不起大陸的節目,或者不在意大陸的市場,她是從來也沒有,將某個流量風口視為關鍵的命運節點。

所以她在最初起飛之後,也就沒有抓住過任何市場,乘風而起之後,迅速墜落。

王心淩隻是 ” 意外 “,徐懷鈺才是 ” 常態 “

許多人在分析徐懷鈺的時候,都會說她是被原生家庭拖垮的,這話還是有道理。

她當初的標簽是 ” 平民天後 “,可平心而論,她的出身說 ” 平民 ” 都有點勉強,單親、繼父家暴、母親不靠譜、下有弟妹 ……
放小紅書上講故事材料都夠了。這樣的家庭,自然會給人的性格和三觀打上深深的烙印。

華語娛樂圈的天後們有平民出身的,但真少有徐懷鈺這樣 ” 問題家庭 ” 出身的。

王菲的父親是書香門第的工程師,母親是文工團女高音;那英的父親是小有名聲的醫生;鄧麗君的父親出身黃埔,在退役前是名中尉;孫燕姿是高校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和她最像的蔡依林,家庭雖然算不上富貴或者高知,但雙親和睦家裏還有一名長姐
……

當代都市劇裏特別喜歡描述大城市打拚的女孩子與原生家庭陰影的糾纏,《歡樂頌》中西西弗斯一樣填不滿家庭黑洞的樊勝美、朱喆並不是憑空構建的角色,現實中確實存在
” 吸血鬼 ” 式的家庭,女生與家庭的聯係天然更密切,情緒更粘稠,也就更不容易擺脫家庭的影響。

徐懷鈺就是這樣。

按理說徐懷鈺的收入應該不低,就算達不到天後級,也比普通人強得多。

但徐在各種官司裏,都顯示出一種 ” 一貧如洗 ” 的狀態,她和享鴻的官司期間,曾爆出在律所作為助理打工,賬戶上隻剩 1
萬多元,甚至要粉絲給她打錢支援。

最後法院判決徐懷鈺賠償 200 萬台幣,還是她下一個東家龍演介入官司,才與享鴻達成和解,徐自己有沒有能力賠償還是未知數。

大陸粉絲的三大疑問:她的錢去了哪裏?為什麽一直接小商演?為什麽不抓住翻紅的機會?或許是可以一起回答的。

徐懷鈺的 ” 出身 “,決定了她的很多事。

” 平民 ” 到有些可憐的身世,讓她既背負著養家的重擔,又無法完全了解 ” 工作 ”
背後的深層意義,也缺乏規劃職業生涯的能力,再加上自我意識強烈,不願意配合專業策劃 ……

可以這麽說,不是徐懷鈺 ” 躺平 “,而是確實缺乏精進的能力。

她紅起來是借了天時地利的,大型唱片公司、知名製作人在當年給了普通孩子一個類似道教 ” 遇仙 ”
的機會,看起來可以平布青雲,白日飛升,但如果自身 ” 道心 ” 浮動,那機遇的意義也很有限。

她換了那麽多公司,幾乎每一家都是一個節奏:難搞、私單、被欺負 ……

或許因為她一直不太理解娛樂圈的運作方式,糾結現開銷的 ” 報酬 “,不願意逆自己的心意,總覺得自己被壓榨。

股民們常說,沒有人能夠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哪怕意外賺到了,還是要吐出來。

徐懷鈺或許是娛樂圈最典型的樣本,這是我們今天討論她時的關切所在。

她在華語音樂、港台娛樂的黃金期吃到的紅利,在後期因為行業專業性增強、運營方式迭代、個人工作態度和專注力都不夠好,一點點 ”
吐了出去 “。

” 天後 ” 當然不是家門閥閱決定的,自身的天賦和努力都很重要。

可是娛樂圈燈紅酒綠、流金歸藏,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賽道,背負原生家庭的厚重陰影去競爭,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劣勢。

所以徐懷鈺 ” 飛不動
“,其餘像她一樣的藝人,也很難飛得最高最遠。你可以說周傑倫、張韶涵、王心淩都是從陰影中突出重圍的,但這樣少見的例子不僅需要運氣,也需要自律、克製和長期的努力堅持。

換句話說,二度翻紅的王心淩,才是美麗的 ” 意外 “;一直分飛的徐懷鈺,才是命運的 ” 常態
“。

平民天後或許會存在?

但真要到達那樣的高度,需要寒門的孩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走過漫長深淵上的獨木橋。一旦行差踏錯,幾乎是無法再飛起來的。

這是徐懷鈺的故事,也是寒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