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炸鍋!羅斯柴爾德家族“減持”英偉達

AI過熱後套現來了!

據媒體報道,資管機構Edmond de
Rothschild的全球首席投資官(CIO)Benjamin Melman透露,公司自2020年年底以來一直超配英偉達,但是目前已經部分獲利了結,現在所持頭寸“要遠遠小得多”。

“我們會加倉AI科技嗎?鑒於AI估值太高,我們越來越不那麽確定……”

如果大家對這家資管機構陌生的話,那麽其背後的實際控製人卻是大名鼎鼎。

5a49f41307d16d98877f539b1de8c32e圖片來源《教父》

這家機構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為擁有200多年曆史的歐洲老牌金融世家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所有,目前管理資產規模790億瑞郎(約合871億美元),僅做長期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與Edmond de
Rothschild一樣選擇高位套現的,還有被譽為“估值教父”的當代著名投資估值專家阿斯沃斯•達摩達蘭(Aswath
Damodaran)。

達摩達蘭5月30日表示:“直到今天早上英偉達還在我的投資組合裏,最後把它剔除出投資組合,因為我無法承受這樣的上漲,一周內市值就增加了3000億美元,這是在挑戰可持續價值的絕對極限。”

得益於新一輪AI革命對算力的巨大需求,英偉達憑借高性能算力芯片成為熱門股票,今年以來,其股價漲超170%,本周二市值一度突破1萬億美元。

6955a25c1eac91957cbb1b1f439f76b2

最近,華爾街不少機構已經坦言AI估值太高,部分長線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萬億市值已是英偉達的盡頭?

“踩準”節奏增減倉

Edmond de
Rothschild的持倉顯示,這家屬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管機構似乎每次都“踩準”節奏進行增持和減倉。

這家資管機構在2015年英偉達業績第一爆發之際,就增持了英偉達,當時的持倉股數一度高達160多萬股,當時英偉達股價才4美元/股左右。

然而英偉達雖然業績大爆發,股價卻一直不怎麽漲。這家資管機構也不得不修正自己的錯誤,在英偉達股價的緩慢上漲中減持,終於在2018年一季度減持到不足1萬股。

不過這個時候,英偉達股價也從4美元附近漲到了60美元附近,估計翻了15倍。

e0ef0ed603d0519cad7b77141be2e754

2018年至2021年底,虛擬貨幣的大起大落,讓英偉達的股價也猶如坐過山車一般,在這期間,Edmond de
Rothschild增減倉的節奏把握的十分精準。

Edmond de
Rothschild第二次大手筆增持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雖然英偉達股價此後仍然經曆了三波下挫,但是Edmond de
Rothschild也是“越跌越買”,一路增持,在2022年年底,增持超過20萬股。

從2022年四季度至今,英偉達股價累計漲幅已經超230%,如今該機構在“人聲鼎沸”之時再度減持,又押對了。

大行警告:快跑!AI概念正在泡沫化

AI熱潮洶湧之際,自去年以來華爾街預測最準確的分析師、美國銀行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在近期的報告中表示,科技股和人工智能概念正形成泡沫,建議投資者可以拋售美股了。

Hartnett稱,目前AI概念處於“嬰兒期的泡沫”,而美聯儲的加息周期或許還未結束。過去的泡沫形成通常是因“寬鬆貨幣政策”而起,以加息結束。

eadc593b8067b2ec1d453e73aa8191b9

Hartnett以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為例,當時互聯網股的上漲和強勁的經濟數據促使美聯儲開啟了緊縮的周期,而9個月後科技股泡沫破裂。

他認為需要在標普500位於4200點時開始拋售。

知名經濟學家,投研機構Rosenberg
Research總裁David Rosenberg也警告稱,投資者盲目湧入AI概念的股票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AI概念存在泡沫。

曆史教訓:過於集中不是好事

華爾街見聞在此前的多篇文章中提到,美股今年的漲幅也靠“AI”,做多大型科技股是美股最擁擠的交易,科技股已接近超買,難以繼續領跑市場:

年初至今,六家LLM創新公司微軟、穀歌、亞馬遜、Meta、英偉達、Salesforce貢獻了標普500漲幅超過50%、納斯達克100的54%和成長型股票的近70%。

一季度美股反彈的廣度“以某些指標衡量是有史以來最弱的”,領漲股票的數量是自1990年代以來最少的。

從曆史上看,過於集中並不是好事,每每當美股由單一行業或者少數巨頭主導後,往往會伴隨一輪調整:

1980年代能源板塊占標普500指數的比重最高時達到26%,但伴隨著油價的下跌,能源股獨領風騷的時代也過去了。

隨後登場的是科技股,2000年科網泡沫破裂前,科技板塊占標普500指數的比重飆升至 30%以上。

《巴倫周刊》編輯Randall
Forsyth曾說:“這次可能不一樣——是投資裏最危險的一句話。”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