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整個VR行業,都在指望著蘋果發布會

到了 2023 年的現在, VR ( 虛擬現實 )、 AR ( 增強現實 )、 MR ( 混合現實 )、 XR ( 擴展現實
)已經老早不是一個新概念了。

AR 、 MR 、 VR 設備都屬於 XR 的一種。

甚至說這個概念已經舊的有些過時了——大家的目光全在 AIGC 上,誰還關心這些老東西啊?

靠著AI 基建邁向萬億的英偉達

465

每年虛擬頭顯的出貨量雖然不低,但是增長的速度平平,大家對它們的關注也不溫不火。

實際上,對絕大多數 XR 從業者來說,大家基本上都處於在等的狀態,看熬著熬著有沒有什麽奇跡出來。

而被他們視作 “ 行業轉折點 ” 的,其實就是蘋果。

相信最近大家已經刷到不少信息了,在 6 月 6 號舉行的 WWDC 上,蘋果很可能會發布一款 MR 頭顯。

蘋果 MR 猜測圖, @ 9to5mac

469

之前在差評君和 VR 一體機的廠商閑聊的時候,大家經常開玩笑的說:“ 如果蘋果都做不好這玩意( MR ),那我還是回家種紅薯吧

那麽,當下虛擬頭戴設備的瓶頸到底是什麽?產業內的困境又是什麽?

蘋果又真的有能力,當好那個 “ 救星 ” 嗎?

不要溫和的走進

那個死亡螺旋

說實話這十年來,VR 設備的進步其實一點也不小。

從傳統的菲涅爾透鏡換成 pancake 結構,厚度直接減少了一半,讓大家戴著更舒服。

473

雙眼顯示的分辨率,可視角度這些 “ 看得到 ” 的參數都在不斷提升,讓 “ 紗窗效應 ” 不斷減弱,用戶的視覺體驗也逐漸變好。

分辨率不夠導致的紗窗效應

475

最早像 HTC 那樣需要額外搭建 “ 定位 ” 的情況也逐漸減少,現在的機器基本往頭上一戴就能直接使用。

480

但盡管廠商努力了那麽多,可目前主流的 VR 設備和其他 XR 設備體驗下來,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完美。

其中原因有很多,有軟件的羸弱,也有硬件的製約。

在這兩問題的約束下,每一個 XR 設備的開發廠商,可以說都是在帶著鐐銬跳舞。

咱們先來聊聊軟件上的問題:

XR 容易吃灰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家很難有場景對它形成依賴感。

手機為啥能賣的那麽好?是因為現在人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在手機上找到解決的辦法。

小說,玩遊戲,聊天——各種各樣的場景都需要你頻繁的拿起手機。所以幾乎人手一部手機,而且使用頻率非常之高。

484

像電腦,雖然比手機要弱一些,但是它非常強的辦公屬性,導致每個需要辦公的人必須擁有,並且在上班時間頻繁使用。

那麽現在絕大部分 XR
的使用場景算哪一種?——對了,隻有娛樂。絕大多數可能還是打遊戲,看電影。做完這些,很可能就不會再用它了。

所以目前 XR 這類設備的狀態,和專攻遊戲的 Xbox 、 PS 、 Switch 等主機、掌機會比較像。

486

如果有一個爆火的遊戲出現,那麽就會勾起一波大家的購買欲和設備使用頻次。但是萬一一直沒有這樣的產品,那麽主機就很容易吃灰。

尷尬的是,作為娛樂啟動器,以 VR 為例, VR 的內容生態遠遠不如主機那樣出圈,上一個出圈的 VR 遊戲還是 19 年的《
半條命:Alyx 》。

488

反觀 Switch ,《 動森 》、《 健身環 》、還有《 王國之淚 》,每一個拿出來都能獨當一麵,所以 Switch
的用戶越來越多。

從百度指數也能看出 switch 的熱度比VR 高

489

誠然, VR 廠商已經在很努力的想辦法增加體驗的豐富程度了,比如可以用 VR
來釣魚啊,健身啊,賽車啊,或者是做一些對抗運動,比如網球和乒乓球。

493

平心而論,這些應用我都體驗過,做的都很不錯,但並沒有一款可以稱得上能火到出圈的爆款,自然也就很難吸引大量圈外人來主動購買 VR

而且,對於新用戶來講, VR 遊戲第一眼的畫麵確實比較驚豔,但如果隻有畫麵出色的話,可能玩十幾個小時也就沒有興致了。

所以形態上更豐富的內容也至關重要。

498

可惜的是,遊戲公司開發 VR 遊戲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這也導致 VR 內容的繁榮程度一直都處於比較低迷的狀態。

再疊加 VR 的受眾小的問題,導致遊戲廠更沒有動力去花大量金錢和人力做 VR 內容,有時候甚至還需要設備廠自己主動去推動製作 VR
生態,術業不專攻,那效果自然難說。

這便是第一重死亡循環。

而且這死亡循環還不隻是軟件上的問題,在硬件上也有類似的毛病。

就從 VR 設備上最重要的芯片來說吧,目前主流旗艦設備大家選購的也都是高通的芯片,但是它這迭代速度。。。簡直和手機沒法比。

去年雖然剛發布了全新的高通的 XR2+ Gen1 ,但是仔細一盤的話就發現,上一代 XR2 可是 2019 年的產物啊,和曉龍 865
同時發布。。。

508

你手機芯片一年一大迭代,半年一小迭代,從火龍及時迭代成了冰龍, VR 芯片卻隻能遲遲跟不上時代。

明明 VR 對於芯片的圖像處理、計算能力的需求要更高,對於各種專用傳感芯片的需求性也更強,但是隻能跟在手機後麵拾人牙慧。

XR2+ Gen1 的一些參數:

512

你說這體驗咋比?那這地基都打不牢,產品體驗又怎麽造的好?

所以哦,產品的體驗感不夠導致用戶吸引力下降,用戶吸引力下降導致廠商開發成本上升,廠商開發成本上升造成了供應鏈預算不足,最終導致產品力不夠,產品體驗感不夠。。。

得,第二重死亡螺旋來了。

除了這兩個死亡循環,還有其他問題麽?

有,例如人機交互上還不夠智能,外形上還不夠優雅便攜。。。

但這些都隻是小問題罷了。死亡循環不破,什麽都解決不了。

>/ 打破循環

沒那麽容易

那麽,這個惡性循環有辦法破解麽?

其實第一重和第二重的死亡螺旋,都有同一個解藥——設備出貨量大增。

當然,大家肯定不會沒事會突然紮堆買 VR,這兒需要一個契機。

再回頭看第一層死亡螺旋,我估計有人要說,如果出現一個爆款遊戲是不是能打破循環?

對此差評君認為,爆款隻能打破一時,不能打破一世。

當年《 節奏光劍 》可以說是狠狠的出了一波圈,差評君還記得小黑胖就是那時候斥巨資入了 Oculus Quest
——而且還是海淘來的。

522

但是這不能阻擋後續 Quest 使用率不高的命運。

問了一下小黑胖理由,小黑胖理由可能:

“Quest 其實我還在玩,不過玩到現在我最喜歡的還是光劍,其他的遊戲基本上都是嚐個鮮。要我說,有時候我會覺得玩VR
也有點不方便,咱需要從桌子上拿起設備,戴到頭上,調整好頭繩的鬆緊,然後再打開遊戲。但是我戴著一個頭顯玩到一半手機響了,我還得摘下來才能接電話,然後再戴上,稍微還是有些麻煩的。說白了,我覺得使用上有些割裂和麻煩,所以使用頻次不高,不過我不後悔買了
VR 。 ”

講道理,我覺得大家不是不能接受 XR 設備三四千的售價,但是大家不能接受三四千買回去,還放著吃灰的 XR 。

想要靠爆款打破這個囧境,除非能有持續不斷的爆款出現。。。

但是爆款哪裏的是這麽好做的,靈感的出現需要契機。

從過去幾年的市場看來,這條路光靠廠商自己來做很難。

所以我認為,真正能永久打破循環的是,創造一個強依賴場景,讓人們用著 XR 不會感到不方便,反而是覺得自己離不開 XR 。

就像生活之於手機,辦公之於電腦,無線聽音樂也創造了 TWS 市場,健康監測帶火了穿戴設備。

527

如果能找到這樣的定位,那麽 VR 甚至其他 XR 設備,肯定就高枕無憂了。

現在各家 VR 、 AR 廠商目前都在尋找這個殺手級場景,分別嚐試了遊戲、辦公、培訓、教育等等……

但是能適用於所有人,又讓大家覺得顛覆體驗,用了就回不去的場景到現在還沒有出現。

所以,大家又把目光投向蘋果了。

想要翻過山丘

還得看六月六?

為啥大家都會看著蘋果?這事別人做不得麽?

欸,我不是無腦吹蘋果啊,咱們就簡單的結合現狀一條條分析一下,看看果子哥的優勢在哪裏:

高通對芯片不夠上心?沒事我有自研芯片。

軟件生態不夠豐富?沒事我最擅長的就是和開發者一起共同研發,想當年我電腦從 intel 換到 ARM 也隻用了短短兩年。

至於被人詬病的人機交互方麵?蘋果在係統方麵的打磨功底還是非常不錯的, iOS 、 iPadOS 、 watchOS
這些係統都是開創了一代交互典範,在這樣的底子上,期待一下 Apple 的發揮應該不過分吧。

至於如何出圈,獲得更多的關注嘛?蘋果本身就是科技圈頂流,你就看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人把目光都落在了這個未發布的產品上。

一些傳聞中的蘋果頭顯特色:

548

至於為什麽說大家都期待蘋果,其實對沉寂已久的 VR 市場來說,蘋果就是那個 “ 破圈者 ” 。

曾經以一己之力,帶動了智能機、平板、手表、 tws 市場的變革,它積累的成功的例子多到,讓每個產品從業者都有一種 “ 蘋果迷信 ”

557

蘋果擅長找到殺手級場景,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能夠享受這個場景,用了就回不去了。

讓大家對它更有信心的是,蘋果要切入這個賽道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根據一位供應鏈人士和我們透露, “
兩年前蘋果就已經有相應的原型機了,用的技術也沒有超過供應鏈的能力範圍外,但是蘋果一直沒有發布,應該是在打磨生態和軟件。 ”

“ ARkit 這個軟件底層,在 WWDC 2017 的時候就已經推出了,你說他們布局了多久 ”

565

從業者期待蘋果能用自己的影響力,把整個 XR 頭顯的市場蛋糕給做的更大一些,更多的消費者買賬,更多的從業者進入,軟件硬件都卷起來,讓
XR 走進每個人身邊。

這樣即使自己市場占比可能小了,但由於關注的人變多,到最後一算,總的收益卻反而還是增長的。

比如中金就認為蘋果發布頭顯之後,會帶動整個 VR 市場出貨量的增長

571

當然,這些猜測都是建立在蘋果的 MR 大獲成功的前提下的,別看今天說了那麽多,也有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情況——:

那就是差評君猜錯了,WWDC 發布之後市場反響平平,高昂的售價讓所有人望而生畏,VR 行業繼續波瀾不驚。

之前和供應鏈的夥伴聊天的時候,他們也表達過類似的憂慮。

他們既擔憂蘋果做不好而導致自己前期投入的技術儲備白費。

但是如果不鑽研相關技術的話,又緊張萬一蘋果做的很好,自己能不能繼續吃上果鏈這碗飯?總之就是一個進退兩難。

麵對 3000 刀的定價,有人憂心忡忡

576

而現在,開獎的日子總算要來了,不管蘋果做出來的效果怎麽樣,所有人的等待也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今天晚上,也就是 6 號 00 : 30 ,差評公眾號會全程直播 WWDC
,並現場連線在美國參會的同事,感興趣的差友可以預約一下。

對了,我們明晚的文章應該也會鴿到 6 號上午發布,到時候差友們睡一覺起來再看內容就好 ~

撰文:小陳 編輯:結界 封麵: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Forget The Apple Watch – Here Comes The Apple Smart Ring –
MyMac.com

https://9to5mac.com/2023/05/24/apple-reality-pro-headset-trend-like-apple-watch-or-homepod/

https://www.macrumors.com/roundup/wwdc/

https://9to5mac.com/2023/05/31/reality-pro-headset-design-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