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減掉,再加回去 中國新冠肺炎確診標準為何一變再變?

中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的標準一變再變,引發外界關注。湖北省日前將原來已確診病例數下修刪除,引發新官上任的省委書記應勇“三把火”,下令重新加回去。應對新型疾病,確診標準一再改變是為什麽?會不會影響治療與防疫?

都說“魔鬼藏在細節裏”,湖北省上周新冠病毒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一度爆增。外界認為,是因為當時湖北按國家衛健委第5份防控方案通報標準,將已上報的“臨床診斷病例”,就訂為“確診病例”。

但在中國其他省、市與自治區,病例分類則是按照“疑似病例”、“確診病例”、“陽性檢測”這三種類別報告,也就是不實行湖北使用的臨床診斷確診標準,而是由實驗室檢測為陽性後、才判定確診。

《紐約時報》則報導,武漢從從上周開始,把經CT掃描臨床診斷有肺炎症狀的,也都計入新增“確診病例”,導致確診數字大漲。

但周四,按照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湖北省又恢複最開始的確診標準,也就是雖然有臨床表現、但實驗室檢測核酸為陰性的病例,排除在確診病例統計中。這樣一來,全國的確診標準得以統一。

事實上,新型疾病流行初期,確診標準定義發生改變,並非新鮮事。過去SARS“非典”疫情也是如此。不過,湖北把已經確診通報的數據“核刪”、拉下來,這惹得應勇三把火怒燒,下令加回去。

路透社報道,應勇還警告,誰把數據拿掉,誰就應當承擔責任。 “對相關責任人要查清事實,嚴肅問責”。

西方重視嚴謹的確診過程

然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助理教授索爾(Lauren
Sauer)在一次訪談中指出,確認診斷標準,在應對新型疾病流行時至關重要。

她說:“因為,某種程度我們要確保公共醫療體係不崩潰、維持它的容量,這在應對新型疾病時,也很重要,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標準,就是一定要經過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為陽性,才是確診病例。”

為美國政府從事病毒研究的一名專家,因為沒有授權不能公開身份對外發言,他則以背景說明的方式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應對包括細菌或病毒所有傳染病在內,都該有的嚴謹的科學態度。

他說,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很多臨床症狀相似,若隻靠臨床確診,就有可能耽誤原本能治愈的一般肺炎或疾病。

外界質疑,中國官方樂觀認定新冠肺炎病例上升的趨勢放緩,是因為確診病例的認定標準改變。

不過,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告訴自由亞洲電台,此時此刻,這樣的批評對抗疫沒有幫助,尤其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他認為,上周在確診病例上的從寬認定,有必要性。

他說:“上周改了標準之後,有一天報導說,有1500個重症患者終於收入醫院了,這些人原本都是在外麵等。他們為什麽在外麵?因為他們沒有辦法確診,如果不能因時因地製宜,改變確診標準,這些人都收不進去,因為醫院也是要按照規定來做事情的。”

張洪濤指出,應對新型的病毒與疫情,沒有完美方案,世界各國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尤其湖北在醫療資源與設備嚴重不堪負荷下,一些標準上的浮動調整,這都是有助於防疫工作的。

他還強調,尤其是湖北這樣的重災區,確診病例數字高低,根本不是現階段防疫的最關鍵或應該在乎的事情。

華客網:減掉,再加回去 中國新冠肺炎確診標準為何一變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