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耶倫的建議與中國的消費

1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條微博,作者是TOP 2大學哲學系的一位教授,60後。

這位先生不愧是一位哲學教授,首先下了一個斷言,說罵耶倫最厲害的人都是蛋糕分得最少得窮鬼。不知道這位先生的這個斷言有什麼數據支持,是否做過調查研究。大概率是沒有的。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王研究員一樣,這位教授很習慣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張嘴就來。

在中國網路上,我沒看到有什麼大V對耶倫破口大罵,對她的批評也就是說她習慣性的作秀,以及耶倫和其他美國官員心口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對後者,連「美宣喉舌」紐約時報都看不下去,忍不住吐槽了。

至於最後一段,文筆不錯。作為一個從赤貧階段一路走來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中國人都知道,必須在西方國家的霸權面前捍衛自己需要捍衛的權利,才能獲得免於貧窮的公平。中國需要平等的國際地位,中國的企業需要在全球市場自由競爭的權利。憑什麼中國企業就不能發展技術,進軍高端產業。然而,有些人因為懦弱,從來不能也不敢質疑和反抗美國和西方的霸權。這些人在美國和西方面前,永遠跪著,直不起腰。他們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顛倒黑白,詛咒他們的同胞。同濟的學生和張維為合影,就詛咒他們找不到工作窮困潦倒。有些人自己覺得自己是譚嗣同,殊不知他們才是真正的愚民。另外,自居譚嗣同的,應該先看看譚的政治主張,“錢比領土更重要”,“請外國保護”,這兩點,他們倒確實是譚嗣同的知音。

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以二境方數萬里之大,我之力終不能守,徒為我之累贅,而賣之則不止值二萬萬,仍可多取值為變法之用,兼請英俄保護中國十年。費如不足,則滿洲、蒙古緣邊之地亦皆可賣,統計所賣之地之值,當近十萬萬。

耶倫的建議與中國的消費

2

我不是哲學教授,所以後面還是聊數據,聊聊事實。

中國國民消費支出佔GDP比例從數據上看來去是比較低,但如果我們打開仔細看,能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Image

GDP不像發電量,汽車產量,財政收入這樣是一個總結的統計數據,而是一個計算出來的估計數據。 GDP統計標準和口徑不同,數據可能差異很大。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中國的消費,與美國的消費》,列舉了幾個數據:

私人消費太低,是經濟學家攻擊中國經濟失衡的主要論點之一。中國GDP中,私人消費37%,政府消費16%,美國GDP中,私人消費68%,政府消費15%。看上去確實中國GDP中的私人消費比例很低。然而,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含餐飲)佔GDP的比例達36.5%,美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含餐飲)佔GDP的比例只有31%。

中國在GDP規模僅為美國GDP 69%的情況下(2022年比較),社會消費品零售規模是美國的81%,疫情前長期超過90%,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佔GDP的比重比美國還高。

如果去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實體商品銷售量,汽車、冷氣、電視這些,中國的消費量更是遠大於美國。

這次耶倫來中國,中國新能源車是主要的一個交涉點,認為中國新能源車產能過剩,大肆出口,威脅了其他國家的汽車產業。她希望中國應該提高內需,減少出口,促進汽車國內消費。

那我們看看中國的汽車產業。

美國GDP超過中國,汽車銷售只有中國的60%。

歐洲(歐盟+英國+EFTA)5.3億人,GDP也大於中國,汽車銷售量只有中國的50%。中國人均汽車購買0.018輛車,歐洲0.024輛車。中國人均GDP遠低於歐洲,但人均汽車購買量已經達到歐洲水準的70-80%了。汽車總銷量中新能源車佔中國大於歐洲。新能源車的人均購買量中國應該已經跟歐洲差不多了。

單位GDP的汽車銷售量,中國市場已經遠大於美國和歐洲,在人均GDP遠遠落後歐洲的情況下,人均汽車銷售量也已經達到歐洲水準的70-80%。

單位GDP的手機和其他家用電器的銷售量,中國也遠高於美國和歐洲。

同等單位GDP對應的各類實體商品銷售量,中國都比已開發國家高很多,那麼,中國的居民消費和GDP的比例,到底是低還是高呢?至少從實體商品上看,是不低的。差距主要在服務業消費。

先前的文章拆解過2021年的中美GDP依行業的構成差異:

中美目前GDP差距是5.6兆美元。商業服務(2.5兆),房地產(1.7兆),批發零售(1.1兆),餐飲旅館(0.4兆)四個產業的中美GDP差距,就達到5.7兆美元。還有一個其他,差距是2.5兆美元。

中國和美國的GDP差距,以及差距更大的私人消費,主要的差距都在服務業消費。

3

美國私人商品消費佔GDP23.6%,私人服務業消費佔GDP比例是44.6%。中國私人服務業消費佔GDP的比例只有20%。美國私人服務業消費的總額接近中國的三倍,人均私人服務業消費中美更是十倍以上的差距。

然而,一個一般中國人所享有的服務水準和一般美國人相比有這麼大差距嗎?

在中美兩國都生活過的朋友,大家可以比較一個普通家庭,在中美兩國能享受到的服務水準。北京大廠的一個碼農,出門可以隨時搭計程車,餓了可以隨時叫外賣,家裡可以請得起阿姨或小時工。我個人的感受是,同等收入階層的中國人所享有的服務水準和美國人並沒有本質上的差距。

以醫療為例,美國醫療(Healthcare)產業佔GDP總量的17.3%,創造4.5兆美元的GDP。中國醫療產業佔GDP總量的7%,創造1.3兆美元的GDP僅是美國的29%。醫療產業的人均GDP差十幾倍,一個產業就差出3.2兆美元,佔中美GDP差距的一半。然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現在比美國更長。

如果中國老百姓享有的實際的服務水準和服務數量並不差,那如何促進服務消費呢,總不能靠漲價也促進服務消費吧。學習美國的醫療教育模式,醫療和教育價格漲上天,GDP也就一下子就漲起來了。消費也促進了。

拉內需沒錯,中國也一直在拉內需。但拉內需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 2023年中國汽車產量3000萬輛,內需2500萬輛,出口500萬輛。汽車出口佔總產量的比例,遠低於日本德國這些汽車生產強國。就算拉內需,把人均汽車購買拉到歐洲水平,也僅僅中國內需上漲到3300萬輛而已,和現在的產量比,只有10%的空間。難道未來中國的汽車產業就不能繼續發展了嗎?

耶倫也不是真的認為中國拉內需能解決美國關心的新能源出口問題。她只是找一個角度攻擊中國目前政策,而這個攻擊角度又和國內不少人不謀而合。

華爾街日報日前發了一篇文章,也在呼應耶倫的觀點。

這篇文章最有趣的是最後一段。認為中國的燃油車和電動車的生產廠商都在國內,所以轉型對中國經濟成長沒有太大幫助。然而,過去中國主要的燃油車廠商是國企和外資的合資公司,如上海大眾,廣汽豐田,電動車廠家,比亞迪蔚小理大都是民企。電動車轉型,是利益從「躺贏」的國企和外資向「埋頭苦幹」的民營企業的轉移,這對中國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西方媒體和某些國人,天天說中國政府歧視民營企業,說民營企業家看不到希望,移民躺平。但對那些沒有躺平的民營企業家,比如華為,比如比亞迪,他們卻恨得牙癢癢的。

為什麼會有「中國衝擊2.0」?是因為美國和西方的企業,躺著吃老本,競爭力迅速下降。

今天美國真正的問題是什麼?美國目前經濟處於高通膨,高匯率的狀態,這個狀態經濟數字表面上好看,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會受到嚴重侵蝕。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八十年代前期美國同樣處於這個狀態,美國企業被日本企業打得滿地找牙。解決的辦法是堅決的打壓通膨和美元貶值,讓企業恢復競爭力。當時的雷根就是用這個方法讓美國再次煥發青春的。然而,今天的美國,對美元霸權的依賴程度已經遠大於雷根時代的美國,投鼠忌器,難下決心呀。

中國不是當年的日本,威脅和恐嚇嚇不到中國,貿易保護也無法長期阻擋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華客|新聞與歷史:耶倫的建議與中國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