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如何對待“漸行漸遠”的老友?

在人生長河中,朋友為我們帶來許多快樂瞬間,也陪伴我們走出低谷。但隨著時光流逝,有些老友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如何對待逐漸疏遠的朋友?一起看看答主們的分析。

相忘於江湖

答主@村上秋褲認為彼此已經不認同的友誼不必再去維持:

我發現很多人對友情有種誤解,比方說當年跟哥們喝得臉紅耳赤,或跟閨蜜聊得花枝亂顫時,便會覺得兄弟一定忠肝義膽,友誼必須地久天長——這樣的友誼不是說沒有,但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多,如果真想擁有一成不變的友誼,普天下最保險的方法只有一種:養條狗啊!

為什麼?

為什麼那麼多年的感情,說淡就淡了?為什麼曾經無話不說的好友,見了面卻只能相顧無言?題主的糾結和不解,在於高估了「感情基礎」四個字——沒錯,那些青蔥歲月我們一起經歷,逃過課,賣過萌,耍過妹子打過架——但那隻不過是人人都會做的事情,因為人是社交動物,會抱團取暖,會尋找慰籍,並對身邊熟識的人事物產生感情。

別說是人了,新華字典用了六年也捨不得扔,但這並非ta對你還有什麼價值,而是情感上ta 是你的記憶共同體:你捨不得ta,其實是捨不得自己。

可是,所謂“感情基礎”,常常不過是“剛好在一起”,友誼的本質並不在於此,而在於另外兩個字:認同。更準確的說是:相互認同。

只有互相認同,你們才會發現對方可取之處,才能英雄惜英雄。

但高爾基老師說了,孤獨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當你逐漸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自己的原則和看法,越堅持走自己的路,越堅持自己的選擇,就會越來越孤獨,跟以往的朋友之間的距離卻不知不覺越來越遠。

這種“遠”,與其說是物理距離的“遠”,不如說是心理距離的“遠”,而這正因為:不認同。

對逐漸不認同的朋友及其生活方式,人會產生排斥感,會有理性判斷默默地提醒自己,這段友誼已不值得投資、這段友誼已沒有未來。

人不會總活在過去,活在“感情基礎”中;人需要在互相認可的價值中走下去,創造更多的“感情基礎”,這才是真正的友誼。相信我,足夠「互相認可」的朋友,地理隔離是擋不住的。

總而言之奉勸一句:相視傻逼,不如相忘於江湖。

體面分別

答主@TroyBoi 認為開始疏遠是友情走向尾聲的預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朋友亦或是戀人,在沒有正面衝突的情況下,人一旦想要離開對方,就會選擇慢慢疏遠。先是聊天敷衍,再是不肯見面,最後順理成章地斷絕往來。

所以說啊,從最開始我就知道你要走啦,認識這麼久,這點默契還是有的。我沒有說出來也只是想體面地配合你,讓你不要有負擔。

就是最怕有人突然問起“怎麼很久都沒看到你們一起了?”,因為這個問題在我聽起來其實是“你是不是被丟下了啊?”

算是吧。別問啦。

好事

答主@我桃桃渡河而來認為朋友走遠了也是一件好事:

今天看到一句話:“每個人都走在人群裡,你走得離我遠了,就會離另外一些人更近了,未必不是好事情。”

如何對待「漸行漸遠」的老友?

輕鬆前進

答主@靜靜分享了泰戈爾的一句話: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

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

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

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

——泰戈爾

華客|新聞與歷史:如何對待“漸行漸遠”的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