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蔡依林坐重慶輕軌視頻 內部人員發上網

近日,蔡依林在重慶舉辦演唱會,有網友發現,一段蔡依林坐重慶輕軌的公共監控影片在網路流傳,引發廣泛質疑:公共場所的監控可以隨便查看、傳播嗎? 4月30日,重慶軌交公司表示,確定是內部人員流出,公司和警方正在進行調查。

網路流出的影片中,有疑似工作人員的人在螢幕上指指點點,還發出「就是她」「暫停,就是她」這樣的言語,儼然像是「指認」現場,讓不少網友覺得反感,認為這項行為不但對明星本人不尊重,也暴露出公共場所監控資料安全的漏洞。

軌道交通站內監控本就不是誰都可以查看的,法律明文規定,公共區域的監視器錄影由政府或公用事業部門管理,個人無權隨意調取。

內部人員若非依法履行相關職責,也不是出於維護公共利益的需要,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虛榮心,就利用職務之便,拿公共監控追逐“星踪”,還發到網上來炫耀,不但缺乏職業素養,更涉嫌違反相關法規,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和隱私權。

總有人有種迷思,覺得公共場所不存在個人隱私,只要人在公共場所就無可避免被拍到,被傳播,普通人都無法避免,更何況本身就生活在聚光燈下的明星?然而,明明沒有做任何錯事,也沒有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卻被莫名其妙地發在網上遭人“圍觀”,任何人遭遇這種事,都會有被冒犯的感覺。如果我們覺得,只是因為有明星出現,公共場所監控被公然發上網也正常,那麼,現在無所不在的公共攝像頭,可能會成為每個人隱私洩露的“黑洞”,而我們本不應,也無法承擔這樣的風險。

人在公共場所,個人隱私同樣受保護,只要是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不願或不便為他人所知曉的個人信息,就有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權利。個人資訊保護法也規定,在公共場所安裝影像擷取、個人識別設備,應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個人影像、身分識別資訊只能用於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於其他目的。更何況,軌交站內的公共監控,涉及不特定的多數人,更應該有周全的措施,擔負好合理儲存利用數據,避免不當洩露的責任。

蔡依林坐重慶輕軌影片內部人員發上網

蔡依林坐重慶輕軌影片內部人員發上網

相關新聞影片截圖

重慶軌交作為公共監控的使用與管理單位,不但要查明究竟是誰洩露了相關影像,並依法依規追究責任,更要倒查整個管理流程,搞清楚是哪些環節有疏漏,有懈怠,及時整改,堵住漏洞,避免公共監控管理不善而威脅更多人的隱私安全。

最初發出這一視頻的人,究竟出於什麼目的,我們不得而知,可能是一時追星上頭,忘了法律規範,也可能是虛榮心作祟,想炫耀一下能看監控的“特權”,但我們知道的是,其一定會為這種違法侵權的行為付出代價。這一風波也再次提醒我們,無論是網路平台、相關管理單位,或是監管部門,都應更重視對公共監控資料的管理,健全並落實相關制度,壓實每個環節的責任,加強對相關人員的訓練和監督,提高其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堵住任何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漏洞。

華客|新聞與歷史:蔡依林坐重慶輕軌視頻 內部人員發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