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賴清德正式就任台灣總統 向北京喊話

台灣第16任正副總統就職典禮5月20日登場,賴清德及蕭美琴接棒蔡英文政府。就職演說中,賴清德向北京喊話,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同一天,中國宣布製裁多家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企業。

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在周一(5月20日)的總統就職演說中,主張兩岸未來對世界局勢有決定性影響,稱台灣為“和平的舵手”,而他未來將延續蔡英文的“四個堅持” ,維持兩岸現狀。

賴清德在演說中向北京喊話:「我也要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我始終認為,如果國家領導人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那麼,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應該是彼此共同的目標。

賴清德表示:「我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

北京怎麼反應?

同時,中國商務部週一上午發出公告,以“參與對台軍售”為由,把多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其中包含美國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

此外,據法新社報道,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微博週一封鎖「賴清德」標籤;DW實際在該平台上搜尋#賴清德也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該主題內容尚未顯示」。

台灣國防部20日發佈公告,截至週一清晨6點為止,過去24小時內共偵獲6架中國戰機在台海附近活動,且全數逾越台灣海峽中線。

賴清德正式就任台灣總統向北京喊話

賴清德5月20日在就職典禮上與蔡英文正式交接圖像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

就職典禮前,美中關係學者宋文笛向DW表示,北京主要還是會維持“底線思維”,“重申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乃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是無可迴避亦不容模糊的必答題” ,並對於賴清德政府「化整為零」、或有條件式歡迎兩岸對話的態度表達抗議。

宋文笛提及,對於北京而言,“武嚇是進可擴張軍事操作空間、退可傳遞政治信息的一石二鳥的兩用法寶”;中國也可能採用“選擇性的經濟制裁”,包含技術性暫停個別商品的交易,而且在「停止和再啟動之間,隨時可以彈性調整」。

北京過去曾多次批評賴清德的「台獨」色彩;對此,宋文笛分析,賴清德的政治背景對於兩岸對話,「既是負債,也大可以是資產」。

賴清德、蕭美琴、吳鑷燮等人5月19日出席台灣外交部歡迎外賓的酒會。

賴清德、蕭美琴、吳鑷燮等人5月19日出席台灣外交部歡迎外賓的酒會。圖片來源: Taiw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AP/picture alliance

宋文笛表示,「賴清德身為民進黨領袖,尤其是深綠所信賴的長年黨員,在兩岸談判上其實持有特別大的開閔空間。一樣是對北京做出伸出橄欖枝的動作,其他領袖做,或許會被不信任北京的綠營支持者懷疑是在’賣台’,然而若是賴做,則更容易被信任賴是在’下一盤大棋’。北京是否願意認真心將兩岸談判視為優先待辦事項」。

華府智庫Silverado Policy Accelerator主席阿爾佩洛維奇(Dmitri Alperovitch)日前向DW表示,在總統就職典禮後,北京有可能對台灣施加更大的壓力,包含進一步出動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甚至不排除可能透過發射飛彈來表達不滿。

對於賴清德就任之後將如何與中國和美國互動,阿爾佩洛維奇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阻止中國試圖實際入侵台灣。台灣和美國需要做很多事情來加強對這種前景的威懾。這包括加倍投入反艦飛彈、無人機和水雷,讓中國的入侵艦隊難以穿越台灣海峽。

不過阿爾佩洛維奇也提及,對賴清德來說,就職之後首先將面臨的考驗將是國內政治,以及如何駕馭由兩大在野黨國民黨及民眾黨控制的立法機構,以確保他的國防優先事項,特別是「不對稱作戰」國防理論得到立法機關的全面實施和資助。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接受德新社採訪時則提及中國黑客威脅,他認為針對賴清德的偽造影片有可能在他就任幾天后出現,“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網絡安全,因為來自中國的黑客非常強大”,並表示台灣必須保護資訊空間,確保中國的認知作戰內容不在台灣進一步傳播。

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期間,台灣境內有大量電子看板遭到駭客入侵,顯示反對裴洛西訪台的訊息;中國解放軍則在台灣周圍實施大規模軍演。

本月初,台灣國安局長蔡明彥受訪時被問及,解放軍是否會在總統就職典禮後進行「圍台軍演」?他表示,目前中方對台的施壓策略仍採“和戰兩手”,施惠及施壓並行,且配合各種“灰色地帶”的操作及認知作戰,企圖影響賴清德政府未來的兩岸政策走向。

不過他也提及,6月至11月是解放軍例行軍演的季節,中方是否會藉由軍演對台進一步施壓,是國安局關注的重點。

台灣空軍在就職典禮上編隊表演。

台灣空軍在就職典禮上編隊表演。圖片來源: Johannes Neudecker/dpa/picture alliance

各國外賓出席台灣總統就職典禮

根據台灣外交部資訊,參與就職典禮及相關活動的外賓共有51團、508人,包含元首團8團、副元首團、外長團各1團及2組特使團。其中史瓦濟蘭、馬紹爾群島、帕勞、貝里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吐瓦魯等台灣邦交國均由國家元首出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則由副總理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中南美洲邦交國危地馬拉此次由外交部長馬丁涅茲代表出席;總統阿雷瓦洛未親自參加。早前危地馬拉總統府就曾表示,總統阿雷瓦洛考慮拒絕出席台灣總統就職典禮。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希望並相信危地馬拉當局「會盡快做出順應國際大事和歷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選擇」。台灣駐危地馬拉大使曹立傑則稱,阿雷巴洛已經向台灣承諾與保證,未來4年將堅定支持台灣。

另外,美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議員、日本、英國、澳洲等非台灣邦交國也派代表出席典禮;德國議會也有不同黨派議員到台灣參加。美國前國務卿龐佩奧以個人身分出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透過聲明祝賀賴清德就任,並表示美國期待與賴清德及台灣政界一同促進共享的利益與價值觀,深化美台長期的非官方關係,並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德國聯邦議院議員舍弗勒(Frank Schäffler)19日晚間出席台灣外交部歡迎酒會,並向德國廣播電台(DLF)表示,他們到台灣是希望表現出“團結”,稱台灣在外交政策方面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表現出團結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舍弗勒表示德國必須支持台灣;盡管最終為台灣提供軍事和安全保障的是美國,但德國「也可以做出我們的貢獻」。他認為,台灣與西方站在同一陣線。

舍弗勒也指出,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宣布德國軍艦將穿越台海,此事是重要信號;但每當討論到哪些台灣政治人物可以進入德國時,德國政府卻對北京有諸多考量,「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他認為,德國不能被中國或台灣勒索威脅,而必須對雙邊抱持開放的態度。

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布德(Katrin Budde)則說,台灣經常因「一中政策」而遭到邊緣化或被排除在外,「我認為議員,尤其是來自我們德國這樣的自由民主國家,就需要更加勇敢並發揮領導作用。

華客|新聞與歷史:賴清德正式就任台灣總統 向北京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