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上公廁被機器反覆刁難 差點鬧出“大事情”

公廁提供免費廁紙,能大幅方便市民和遊客。小小廁紙的安排,更能看出城市精進管理的精準度和細節溫度。

然而,多位上海市民反映,在火車站、地鐵、商場等公共場所,使用公廁需免費取廁紙時,要滿足關注公眾號、刷臉辨識等各種「花式」要求,不僅讓人「急上加急”,還擔心洩露個人信息,讓“方便”並不方便。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測評。

虹橋火車站

掃碼專注取紙,讓人忙中出亂

來自江蘇的李先生反映,他乘坐高鐵來滬出差,在虹橋火車站廁所內遭遇了尷尬:當天他內急要如廁時,遭廁所內掃碼取紙機反覆「刁難」。不方便的設備、繁瑣複雜的操作,讓他好不容易才取到衛生紙,差點鬧出「大事情」。

李先生說,當天,他在虹橋火車站地鐵售票處旁的男廁,找到一台掃碼取紙機。上方貼有「免費取紙輕鬆兩步驟」的宣傳單,提示掃碼後長按識別並關注,即可取紙成功。按照操作提示,他追蹤了名為「酒爺職場解讀」公眾號並開啟了一個小程式。

「從開始設定掃碼,關注公眾號,再到看視頻廣告等一系列的流程,需在多個界面間反复跳轉操作,耗時一分半左右才取出衛生紙。」李先生抱怨道, 「這種行銷方式不僅操作不便民,而且做法不地道,讓人急上加急,還容易忙中出亂。」當他還在操作手機時,取紙機突然吐出衛生紙,沒等他反應來接住,下半段紙巾就落在洗手台盆上,被水打濕了。想要再取一段,就要重複一遍剛才的流程。如此一遭,李先生十分崩潰,但又萬般無奈,只好重新操作。他發現,該取紙機在虹橋火車站的各層衛浴都有安裝,搭乘高鐵離滬時,出發層的衛生間也裝有該取紙設備。

近日,記者來到虹橋火車站,找到了李先生反映的公廁,這裡人潮龐大,上廁所的乘客絡繹不絕。走進廁所,記者發現李先生反映的掃碼取紙機已被拆除,替換它的則是一台圓形免費取紙機,乘客可以自行抽取衛生紙使用。一旁的清潔人員向記者透露:之前的掃碼取紙機由於操作十分不便,遭遇不少乘客投訴,現在已經換成了手動自助取紙。

記者隨後來到虹橋火車站出發層的衛生間,發現這裡的掃碼取紙機也已被拆除,統一換成了圓形免費取紙機。無需任何掃碼程序,手動抽取,整個過程非常順暢。

控江路旭輝廣場

看完影片取紙,一不留神錯過

一些商場也引進了掃碼取紙機。市民張先生反映,控江路2068號旭輝廣場各層公廁都安裝了掃碼取紙機,但需要掃碼、看廣告才能免費吐紙,讓人很是心焦。

記者來到商場調查,這棟商場一共有5層樓,其中二至四樓均設有公共廁所。記者在商場二樓的廁所門外看到,門口的牆上裝了兩台取紙機。一台黃色的機器,上面註明「掃描二維碼免費取紙」。還有一台自動販賣機,可掃碼購買單包紙巾。但記者掃碼發現,該台掃碼取紙機並不能正常使用,顯示「設備維護中」。

商場三樓和四樓的廁所也都安裝了同款掃碼取紙機,記者實測發現,對著機器掃碼後,手機頁面跳轉為“正在連接雲紙設備”,然後給出兩個選項,一是“快速取紙”,支付0.99元可直接取紙;還有一個選項是“看視頻免費取紙”,點擊免費取紙,則需要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微信暱稱、頭像,跳轉頁面,然後看15秒影片廣告才能免費取紙。但記者即使耐心觀看15秒影片廣告後,也未出現取紙的明確提示,而且整個過程中手機頁面一直閃爍,稍微按錯一步就會跳到其他廣告頁面,又要重新來過。好不容易依照流程操作完,取紙機才吐出三段紙,記者計算耗時半分鐘。

記者也在五角場創智廣場、軌交5號線春申路等場所的公共廁所發現了同款掃碼取紙機。記者了解到,「雲紙」智慧掃碼取紙機的提供者為一家廈門的科技公司,該設備目前已經在上海多個公廁進行了投放,覆蓋了地鐵、車站、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

魯迅公園

取紙必須刷臉,投訴後已拆除

家住虹口區的市民吳女士反映,在魯迅公園西門草坪附近的公廁裡,出現了一台“人臉辨識供紙機”,遊客想要取廁紙,就得刷臉。她非常擔心刷臉後的個人資訊安全。

據吳女士描述,該男女公廁入口處各有一台機器,螢幕上標示了「人臉辨識自動出紙」。遊客拿衛生紙的時候,要站在機器前,機器攝影機「刷臉」辨識後,才會吐出一小段紙巾。

「拿幾張衛生紙而已,竟然還要’人臉辨識’,讓人很不舒服;而且機器上並沒有註明人臉辨識後相關生物資訊的用途,也沒有標註這台機器的任何產品資訊。為什麼要掃臉才出紙?掃臉後,臉部資訊以及相關個人資料會不會被取得?獲取之後他們又會派什麼用處?

帶著吳女士的疑問,記者來到這間公廁探訪。在現場,記者發現公廁牆上原本安裝的人臉辨識廁紙機已經被拆除,安裝痕跡仍依稀可見。該處公廁已改進了提供衛生紙的方式,門口處有工作人員值守,免費的廁紙就放在窗口的桌子上,遊客想要廁紙,直接向工作人員索取即可。該工作人員透露,掃臉取紙的機器最近才剛被拆除,因為之前許多來取紙上廁所的遊客對此都頗有微詞,覺得不方便也不安全。

徐匯濱江

人臉辨識取紙,擔憂訊息洩露

除了魯迅公園公廁,市民王先生也反映,在徐匯濱江的一處公共廁所也遇到了人臉識別取紙機,免費取紙需要人臉識別,很多人都用過,但讓他有些擔憂個人信息安全。

日前,記者來到徐匯濱江,找到了位於「海事塔」南側的一處公共廁所。走進去後記者看到,在廁所進門處右側牆面安裝著一台機器,旁邊註明為“人臉識別供紙機”,機器屏幕上方寫著“請您注視這里三秒自動出紙” ,依照機器上的提示,記者站到了正前方,抬頭看著螢幕。還沒反應過來,人臉辨識已完成,右下角的取紙口嘩啦啦地吐出了紙。

刷臉一次,機器吐了6小節捲紙。此時,若再注視鏡頭,機器則反覆語音提示“你已使用一次,請稍後再試”,同時螢幕顯示“距離下次取用剩9分鐘”。可見,人臉辨識的主要用途在於限定一個人10分鐘內只能取紙1次,防止如廁者重複取紙造成浪費。

人臉辨識畫面旁邊,顯示本機已取用26230次,可見,在此刷臉取紙的市民遊客不在少數。螢幕的下方,顯示設備供應方為“首聯智能”,並打著“招募城市合夥人”的廣告。據公廁管理員介紹,該處人臉辨識供紙機已經安裝了蠻久,徐匯濱江附近幾個公廁都裝有同款機器,該機器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管理員的負擔,也能杜絕紙張的浪費。

但更多的市民則對「人臉辨識」這種方式表達了擔憂,機器採集到的人臉資訊會不會用到其他地方?或許為了打消如廁者的顧慮,機器下方大屏幕上滾動著“溫馨提示”,稱機器“只臨時記錄特徵”“本設備不儲存個人信息”,並強調“本設備經公安部安全監測中心檢測認證」。記者查詢發現,“首聯智能”背後公司名為“天津首聯科技有限公司”,為人臉識別供紙機研發單位,其公眾號介紹,截至2023年底,取紙設備已經覆蓋全國129座城市。

公共場所公廁供紙應注重人性化

無論是掃碼取紙,還是人臉辨識取紙,都是在用數位化手段解決傳統的公廁用紙問題,一方面能減輕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為了杜絕浪費。

但小小的廁紙,既考驗市民的文明素質,也考驗城市的管理水準。尤其是在一些如火車站、商場、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過往行人本來就來去匆忙,遇到「三急」問題更是火燒眉毛,此時提供免費衛生紙應該更加人性化,充分考慮便利性和順暢度,而不應該再設定過多繁瑣環節,耗時耗力,讓市民體驗感變得糟糕。

■商家推廣不應侵犯公民個人資訊

記者調查發現,在公共場所廁所安裝相關設備,提供免費衛生紙,背後更多是商家的營銷手段,以達到多方共贏的結果。

然而,隨著公民對個人資訊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國家相關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商家行銷的前提是不能侵犯到公民的個人資訊安全。例如去年國家網信辦就《人臉辨識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就有規定,在衛生間、更衣室、公共浴室這些可能會侵犯到他人隱私的地方,不能安裝相應的採集和人臉辨識設備。

對此,市民建議所有使用這種人臉辨識機器的相關商家、物業,都能將人臉資訊收集的方式以及使用的用途向受眾明確告知,並提供相應的替代方案。同時呼籲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不受侵犯。

華客|新聞與歷史:上公廁被機器反覆刁難 差點鬧出“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