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諾曼底登陸戰對保衛台灣有啟示?

()江夏編譯報導:美國《國會山報》發表「約克鎮研究所」創始人兼總裁、前海軍軍官和海軍部副部長克羅普西(Seth Cropsey)的文章說,美國應該從80年前的諾曼第登陸戰中吸取明顯的教訓,因為華盛頓現在正面臨著一個考慮在太平洋地區開展類似複雜行動的對手——中國。只有全面運用國家軍力和盟國的力量,包括與台灣的軍事整合,才能阻止或擊敗中國及其對台灣的意圖。

中國目前正在考慮對台灣展開與諾曼地登陸同樣複雜的跨海攻擊。台灣是美國名義上的盟友,這意味著美國將阻止中國登陸。這樣的行動非常複雜,即使成功,第一天也會造成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傷亡,並有更廣泛戰爭的風險。事實上,中國共產黨正在創造條件,脅迫台灣在不入侵的情況下屈服,並在政治上離間美國及其盟國與台灣。但中共必須為跨海攻擊做準備,以防颱灣不肯順服。

德國的經驗對美國的規劃者有所助益。諾曼地登陸後,德軍最終不堪重負,原因有二:適當的欺騙性計畫和累積消耗。盟軍的欺騙努力確保了關鍵的德國預備隊不在位置。反過來,盟軍轟炸機的攻勢儘管未能打殘德國工業,但確實削弱了德國戰鬥機在前線的實力。再加上普遍的戰鬥損耗和燃料儲備下降,阻礙了德軍的機動性。

在作戰層面,德國人仍然打得很好,或至少比盟軍更好。德國軍官指出,盟軍無法利用進展的機會,而是依靠重型火力和有條不紊的推進,結果是攻勢嚴重拖延。盟軍花了六天時間連接灘頭陣地,又花了20 天佔領瑟堡港,再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佔領了完好無損的卡昂港。

保衛台灣的核心啟示是需要放慢敵人的行動。當然,台灣應該配備大量機動反艦飛彈,以擊沉中國的運兵船。但考慮到中國軍力對台灣的絕對優勢,這並不能阻止中共解放軍登陸。一些公開的兵棋推演表明,儘管損失慘重,但中國將能夠登陸台灣的海灘。下一階段至關重要:在美國及其盟國的協助下,台灣必須阻止解放軍突破一個或多個登陸點並佔領沿海的一個主要港口,同時還要反擊近乎連續的飛彈和無人機彈幕。

2013年,M60A3 坦克參加漢光軍事演習。攝:Pichi Chuang/REUTERS

台軍漢光演習抗中共軍登陸

跨海行動的每個階段花費的時間越長,中國失去的關鍵資產就越多,逐漸削弱其運用作戰理念和計畫的能力。透過消耗並減緩中共軍隊的行動,美國和台灣可以確保中共解放軍的攻擊在不能實現其戰略目標的情況下停止。

這意味著僅靠反艦飛彈,只有單一的能力是不夠的。台灣不可能獨立地成為“發怒的豪豬”,因為即使有足夠的前沿部署武器抵抗數週甚至數月,如果美國及其盟國不開戰,台灣也處於危險之中。

結論是需要一個真正一體化的指揮結構,規劃和展開台灣、美國和日本真正的聯合作戰行動。這需要美國軍隊進行徹底的文化變革,尤其是美軍習慣在一系列分開的聯盟中挑選和選擇太平洋夥伴,而不是整合盟國的能力。美軍也需要為台灣提供適當的政治和情報支持,以減輕中共顛覆台灣軍官團的威脅。

更廣泛地說,這要求美國與台灣和日本直接接觸,以某種方式將台灣視為事實上的盟國。這相當於徹底修正美國的台灣政策,但如果美國試圖擊敗中共對其民主鄰國的攻擊,就必須這樣做。

諾曼地登陸發生在我們現在稱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危機的七年之後。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始於2014 年,並在2022 年轉向新的、更殘酷的階段。美國必須認識到,自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雖然美國還沒有處於戰爭狀態,但世界肯定離戰爭夠近。

華客|新聞與歷史:諾曼底登陸戰對保衛台灣有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