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國會瞎眼 習這筆財富更驚人

1.美國國會瞎眼習這筆財富更驚人

美國國會最近公佈,習近平個人目前大約有七億美元的家產,但有媒體人發現,其實習近平先通過出書,聚斂了更大量的財富。習上任後出書140本,其版稅僅一套書就達5億多元。海外時評家卓然近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共產黨以詐欺起家,說好的犧牲奉獻,為人民服務,其真實的動機仍然承襲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革命奪權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升官發大財。

卓然的文章感嘆到,對民主國家來說,政府各級領導人的薪資待遇是明碼標價,不但要接受社會各界檢視,而且個人的財產也必須定期申報,甚至交付信託。但是對於共產中國來說,毛澤東標榜領導人是“為人民服務”,至於領導的財務,則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不但老百姓不敢過問,媒體也不敢刺探,否則很可能招來橫禍。

文章分析,就拿習近平來說,他到底支領多少薪俸,十四億中國人無權置啄,因為「國家就是我家」。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罕見的在2015年的電子版透露,總書記月薪僅一萬人民幣,之後香港媒體進一步證實,習近平的確切月薪是1萬1385元人民幣。

這樣看來習近平好像是清廉自奉的公僕,但外界所不知道的是,他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大富翁。 《華爾街日報》曾多次揭露權貴家族在海外隱匿鉅額貪腐財富,標榜肅貪的習近平家族也在其中,報告指稱,到2012年,習由姐姐與姐夫掌控的公司投資至少3.76億美元,另有一家超過3.11億美元稀土公司18%股份,及一家市值2,020萬美元的科技公司。

習近平家族到底聚斂多少財富?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上月發表中共高層貪腐報告,其中曝光習近平利用親屬隱匿財產超過七億美元,《華盛頓時報》引述該報告內容,指涉對象包括含黨魁習近平在內的七名政治局常委、25名政治局委及205名中央委員,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及4個直轄市的領導在內,他們都是共犯結構,報告揭露了這批「國家大盜」的真面目,並斷言這將極大程度的降低中共執政的合法性。

美國國會的這份報告顯然忽略了習近平收入的一大來源。除了以權謀財之外,習近平另一條發財秘方卻鮮有人知,他仿效毛澤東大量出版掛名著作,其版稅收入十分驚人,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套四卷中文版為例,外傳就為他帶來了5億5800萬的版稅,毛澤東以紅寶書積攢了巨額私房錢,但和習近平比起來堪稱小巫見大巫。

外界都知道,習近平除了喜歡報書單,更熱衷於“著書立說”,將他的工作報告、講話稿輯錄成書、據統計自2012年登基以來,由他具名的著作已超過140種,平均每月出版一本著作。但他可不是靠煮字療飢的窮酸作家,這些書都是由黨媒公費編輯出版,動輒發行千萬冊起跳,發行推廣則是中宣部的政治任務,再透過黨政軍及教育社工體系,一級一級佈置下去配額行銷,定價從十幾到幾十元人民幣不等,再按慣例抽取6%~8%的版稅,加總起來這些稿費已達天文數字。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些洗腦內宣,都是由中共龐大的幕僚智囊機構操刀,公費發行,習近平這個甩手掌櫃則中飽私囊發大財,論搜刮民脂民膏功力,古代帝王也忘塵莫及。

2、緊急?李強訪澳會場成蕾突然現身

曾被中共關押的澳洲華人記者成蕾也成了中共總理李強訪澳的顧忌,6月15日李強抵達澳大利亞,進行為期四天的正式訪問。 17日週一,兩國總理在會後的簽字儀式上,成蕾作為記者出現在會場,令中方代表團感到特別尷尬,於是中共駐澳大使館官員趕緊用身體遮擋。

澳洲記者成蕾從北京監獄獲釋已經八個多月,但在中澳總理舉行的簽字儀式上,中共官員試圖阻止她出現在鏡頭前。影片片段顯示,中共大使館官員試圖站在成蕾前面擋住她,防止她進入攝影機的鏡頭。

澳洲官員對此做出回應,一直在成蕾周圍。

成蕾於2020年被中共當局監禁,罪名是“非法向海外提供國家機密”,但這些指控毫無根據。去年,在經歷了三年的牢獄之災後,她回到了墨爾本。

在「屏蔽」事件發生後,成蕾在天空新聞中表示,在重大事件中維護「漂亮」的門面是中共官員的典型做法。

“嗯,在這些事件中,這是典型的”,她告訴同事,中共會精心處理不和諧的聲音或有爭議的人的存在,以防止它的面子被損壞。

“他們竭盡全力阻止我出現在鏡頭前”,成蕾補充說,在事件發生期間,澳洲政府官員一直站在她身邊,這讓她感到很安全。

「我們的官員行為舉止彬彬有禮、態度堅定。」她說。

在簽字儀式幾個小時後舉行的記者會上,阿爾巴尼斯迴避了有關中共人員對成蕾遮擋行為的問題。

“嗯,我沒有看到”,他在官方活動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旁敲側擊地說,“但我看到了成蕾,我們在活動中互相微笑。”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但重要的是讓人們充分參與,這應該是國會大廈或澳洲其它任何地方都應該做的事情。」他委婉地說。

阿爾巴尼斯告訴記者,在澳洲海軍人員與中共軍方人員發生一系列衝突事件後,他與中共總理李強討論了加强两軍之間交流的問題。

阿爾巴尼斯也表示,他還提起了澳洲作家楊恆均的案件,楊恆均於2019年因間諜罪在中國被捕,並於2月被北京法院判處死緩。

「當然,在澳大利亞,我們反對死刑,我重申了我們的立場。」阿爾巴尼斯說。

由於中國國內經濟面臨挑戰,中共迫切希望與澳洲加強關係。中共似乎決心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北京試圖表明其願意“減少傳統貿易壁壘、改善市場准入和關稅”,希望能夠讓CPTPP成員國相信其對該協定及其原則的“承諾”。

分析家認為,北京方面準備全面恢復與澳洲的貿易關係,在李強與阿爾巴尼斯會晤後,中共可能為澳洲龍蝦重返中國市場開綠燈。這次訪問旨在表明中澳關係趨於穩定,但堪培拉和北京之間仍然存在許多深刻的分歧,之後的道路可能更艱難。

成蕾的出現,令外界更關注澳洲公民楊恆均被北京以間諜罪判處死緩的事件。今年2月,出生在中國的澳洲作家楊恆均一案在北京宣判,他先前已被中共警方拘押了5年之久。

3.黃埔百年校慶賴清德痛斥馬英九

5月16日,黃埔軍校百年校慶之際,台灣的總統賴清德在高雄鳳山主持活動時強調,為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而戰才是真陸官。強調“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並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及“中華民國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指出:“中國強勢崛起,破壞台海現狀”,也批評馬英九“首戰即終戰”的說法是投降主義。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賴總統的演說顯示傾向尋求戰爭,但人民需要的是避免戰爭的總統,不是引戰的總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說,全力支持“積極備戰、全力避戰”的國防建軍方向。

賴清德致詞指出,陸軍官校成立之時正逢國家危亡、內外交迫,當時走進陸官的年輕人,為創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踏上東徵、北伐、剿共、抗戰征途,展現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後來國共內戰失利,1949年政府播遷來台,隔年陸軍官校於鳳山復校,軍民團結一致打過八二三等戰役,成功守護台灣。

他說,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秉持「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才是真陸官,沒有這份雄心壯志就是假黃埔,全體師生要體認新時代的最大挑戰是面對中共強勢崛起,破壞台海現狀、把併吞台灣及消滅中華民國視為其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的最高使命則是勇敢承擔守護台灣、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責大任。

賴重申「兩國互不隸屬」、捍衛國家主權。賴清德對陸官學生提出三大期勉:深刻體會犧牲、團結、負責的歷史意義;全心全力奉獻國家人民;捍衛國家主權。他說,從黨軍到國軍、從革命軍到專業軍、從為總理而戰到為國家人民而戰,百年後的今天,國軍不屬於任何個人或黨派,而是效忠國家、效忠人民、效忠民主,絕不能夠敵我不分、敵友不分,更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強調堅守國軍信念、維護自由民主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捍衛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確保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

前總統馬英九2020年曾提到,北京的攻台戰略是“首戰即終戰”,一旦發動戰爭就要在很短時間內打完,讓台灣沒機會等美軍來支持,希望台灣盡量避戰。這個觀點被綠營政治人物長期詬病。

4、難堪!紐西蘭給李強一個下馬威

中共除過對外武裝擴張,其間諜活動也成了全球的過街老鼠,在一片喊打聲中,中共總理李強近日飛抵新西蘭,希望分化新西蘭與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不想,卻讓紐西蘭政府給了一個下馬威,直接指出了中共的間諜問題。同時,紐西蘭主流媒體Stuff也揭露,中共政府過去數十年來在新西蘭從事間諜活動,並持續對紐西蘭華裔公民進行境外脅迫。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李強此行是自2017年後,再度有中共總理訪問紐西蘭。李強在會晤紐西蘭總理盧克森時宣布大利多,中共將對紐西蘭提供單方面免簽證政策。

目前中國是紐西蘭最主要的出口國,紐西蘭向中國出口大量的牛奶和農產品。外界普遍認爲,北京視新西蘭爲其在西方民主陣營中最親密的伙伴,但新西蘭在與北京互動時,則極力的在國家安全與經貿利益中尋求平衡。紐西蘭對中國的人權問題、境外幹預、以及在南海廣泛的主權聲索,日益感到擔憂。

在李強造訪紐西蘭之際,紐西蘭主流媒體Stuff發布1個時間超過1小時的紀錄片,揭發北京當局長期的秘密滲透活動。 Stuff記者在紀錄片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在過去數十年間,試圖拓展其在新西蘭的影響力,滲透力道迄今未曾減弱。

紀錄片首先介紹曾任中共公安的H先生的故事,他在27年前以政治庇護的方式,定居紐西蘭後,為北京當局從事間諜活動。中共政府把H派遣至對台灣問題在政治上,非常活躍的華人社區蒐集相關信息,但他最終因嚮往新西蘭的民主自由理念,而放棄了北京當局交付的任務。

另1位來自中國的Grace女士,也在紀錄片中談到,因爲對於民主及言論自由感到嚮往,她在26年前移民新西蘭,沒想到在最近幾年,中共政府看不見的手無所不在,微信上甚至出現針對她的觀點的抹黑活動,儘管這些觀點是她私底下表達的,她在片中哭訴,即使已遠赴新西蘭,也無法逃避中共的控制。

紐西蘭前國防部長李特接受Stuff訪問表示,紐西蘭情報局所處理的全部國安威脅中,一半的精力都投入了外國幹預,其中最關注的國家便是中國。

紀錄片也提到,北京當局曾多次企圖影響紐西蘭政治人物,對於在特定敏感議題的立場,例如其對新疆再教育營的看法。同時,北京當局也會在新西蘭的華人社區,動員統一戰線蒐集情報、討好目標人物,以及壓制異議人士的聲音。

5、注意!中美可能在這裡點燃戰火

有評論認為,目前中國週邊最可能發生衝突的火藥桶,不是台灣海峽,而是南海。 17日,中共與菲律賓兩國在雙方有主權爭議島嶼附近再次發生撞船事件。但雙方相互推卸責任。中共指責菲律賓船隻「非法進入」仁愛礁水域,菲律賓軍方則駁斥北京方面的說法,指責中共海警的說法是「謊言」。

中共海警局17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菲律賓運補船當日凌晨,「無視」中方警告,並以「不專業方式,故意危險接近中方正常航行船隻,導致發生擦碰」。這則簡訊也特別指出,「責任完全在菲方」。

但菲律賓軍方顯然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並在一份公報指出:中方說法不足信,是「誤導和謊言」。

這起新的海上爭端發生在中共海警15日宣布一系列新措施,擴大海警作為權限兩天之後。根據這些新規定,中共海警有權不經審訊扣押外國船隻及船上人員。而且扣押時間可以視劇情輕重,最長可達60天。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當天發表公報指出,這些所謂規定牽扯許多法律問題。公報認為,北京法律不適用於在各國經濟專屬區或外海、打著其它國家旗號的船隻。執行這樣的規定可能導致緊張升級,不利於區域和平與安全。

菲律賓政府週六正式向聯合國提出申請,延長其在南中國海的大陸架,以便在與中共就南中國海相關的主權爭議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國家利益。

但是,在菲律賓提出這項申請的同一天,中共海警執法新規《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也正式生效,從而讓中國海警可以拘留闖入南中國海爭議水域的外國人。

北京當局聲稱對南海幾乎全部水域擁有主權,而周邊國家,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等國也都認為對一些島嶼擁有主權。 2016年國際仲裁法院對菲律賓提起的訴訟做出了有利於菲律賓的裁決,認為中共的所謂歷史基礎不成立。

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中國所稱「仁愛礁」保留了一艘擱淺軍艦,上有軍隊駐守,並定期向艦上官兵運送補給,藉此宣示主權。但一年多來,中菲兩國頻繁在該水域發生對峙,令南海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引發關注。

16日,七國集團義大利峰會也在最後公報中明確「對中國對菲律賓船隻使用危險動作和水砲行為表達嚴重關切」。

6月17日星期一起,美國、日本、加拿大和菲律賓海軍起,在南中國海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舉行為期兩天的聯合海上演習。

6.世界更危險了北約對中俄祭強悍行動

北約領導人表示,面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共日益增長的威脅,北約正在商談部署更多核武器,將其從倉庫中取出,讓它們處於待命狀態,這成為後冷戰時期首次。

在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16日刊出的訪談中,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成員之間正在進行現場磋商,以利用核武庫的透明度作為威懾。他堅稱,北約必須向世界展示其核武庫,並對來自中共的威脅發出嚴厲警告。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在俄羅斯和中共威脅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北約可能會部署更多核武。他說,“我不會透露應該有多少核彈頭投入使用以及應該儲存哪些核彈頭的具體操作細節,但我們需要就這些問題進行磋商。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說, 北約秘書長透露,北約成員國正在討論從儲存中取出飛彈,並將其置於待命狀態,以發揮威懾作用的問題。

該報引述烏克蘭最高安全負責人警告稱,如果俄羅斯面臨“災難性的失敗”,普丁可能會要求使用戰術核武轟炸基輔。

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多次警告稱,莫斯科可能會在極端情況下動用核武自衛。俄羅斯指責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其中一些武器正用於對付俄羅斯領土,將世界推向核武對抗的邊緣。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也對來自中共的威脅發出警告稱:當然,北約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但只要存在核武器,我們就將繼續保持核聯盟的地位,因為一個俄羅斯、中共和北韓擁有核武,而北約如果沒有核武的世界,將是一個更危險的世界。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核透明應成為北約核子戰略的基礎,使北約為應對世界的危險做好準備。他在上週表示,核武是北約的「最終安全保障」與維護和平的手段。

路透社說,北約在協調向基輔供應武器方面發揮了更大作用,但北約很少公開談論武器,儘管眾所周知美國已在歐洲多處地點部署了核彈。

7.哈馬斯將迎更大惡夢以色列政局劇變

據報道,以色列官員17日證實,總理內塔尼亞胡已解散由6名閣員組成的戰時內閣。此前中間派內閣部長甘茨才因不滿他的戰後計劃,宣布退出政府。

《耶路撒冷郵報》率先披露,內塔尼亞胡16日在會議中宣布解散戰時內閣,因內閣是應甘茨要求下協議成立,如今既然甘茨退出,便不再需要戰時內閣,且未來不會成立由聯合政府領導人組成的新內閣。

他也在會議上表示,為達成消滅哈馬斯的目標,他做出一些令軍方不滿的決定,但先有國家才有軍隊,而不是先有軍隊。

以色列官員17日向《路透》證實,內塔尼亞胡已解散內閣。報道指出,甘茨退出後,內塔尼亞胡此舉在外界預料之內,而他接下來預期將和一小群部長就戰事進行磋商,包括曾是閣員的國防部長葛朗特及戰略事務部長德默爾。

內塔尼亞胡先前面臨執政聯盟中民族主義派宗教政黨施壓,要求將極右翼財政部長史莫崔赫及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納入內閣,但此舉將加劇和美國等國際盟友間的緊張關係。

戰時內閣是在甘茨於去年10月以哈開戰時,加入內塔尼亞胡的全國團結政府後成立,甘茨盟友埃森科特及宗教黨派領袖戴瑞則是觀察員。而甘茨和埃森科特都對內塔尼亞胡的加薩戰後計畫不滿,上週退出政府。

華客|新聞與歷史:美國國會瞎眼 習這筆財富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