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

在中國人的歷史觀之中,特別愛用「盛世」這個詞,以此顯得我們的歷史總是那麼偉大而值得稱讚。

問題是,所謂「盛世」真的存在嗎?盛世又是指誰的盛世?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寫道: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麼「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彎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裡——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

魯迅簡短數筆,便將中國歷史總結得精闢之至。

說到底,那些我們讚頌的輝煌歷史時期,很多時候只是因為皇帝選擇了「不折騰」百姓,施行了暫時的休養生息政策而已。

所以在魯迅看來,那也不過是「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

古代的「盛世」其實倒也沒幾個,「文景之治」算其中一個。西漢初期,經過了秦末漢初的連年戰爭,百姓疲憊不堪,經濟凋敝。漢高祖劉邦過世後,其繼任者漢文帝和漢景帝體認到,只有讓百姓休養生息,國家才能恢復元氣。於是,他們採取了一系列寬政。

首先,減輕賦稅和徭役,使百姓有時間和精力恢復生產。文帝即位之初,就下令廢除秦朝以來的一些苛政,如“詔書天下,赦天下,賜民田租十稅一”,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

這些措施使得社會經濟恢復,漢文帝與漢景帝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奠定了漢武帝時期的強盛基礎。

我們暫且就把這文景之治當作「盛世」看待,到了漢武帝時期,皇帝卻已經坐不住了——不折騰折騰,他們就似乎渾身癢癢。

於是漢武帝為了自己的帝王偉業,開始折騰了:

他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尤其是對匈奴的徵戰。這些戰爭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邊疆,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為民眾帶來了巨大的苦難。這些戰爭也消耗了國家的財力,導致賦稅加重,百姓生活困苦。

這還不夠,漢武帝也對南越和其他南方地區進行了征服,這些無謂的戰爭同樣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除了讓漢武帝有了「稱霸」的快感,對百姓來說卻只有痛苦。

為了支持頻繁的戰爭和奢侈的宮廷生活,漢武帝又不斷增加賦稅,百姓苦不堪言。

漢武帝最折騰的還不是上面這些,而是鹽鐵專賣。漢武帝為了讓“國富”,只能讓“民窮”,他開始將鹽和鐵的生產和銷售收歸國家壟斷。這個「妙計」大大增加了民眾的負擔,因為這種生活必須物資的價格由國家調控,朝廷的利潤自然也是暴利。

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

漢武帝最狠的折騰是一種社會「政治運動」——算緹與告緹。這個活動目標是對富商大賈和工商業者徵收重稅,尤其是鼓勵民間對這些富商的舉報和告發,並獎勵他們財產。

這場運動的後果可想而知,民間的經濟活動被破壞,富商們都夾著尾巴做人,誰還敢高調去經商?

更恐怖的是這種舉報制度讓社會處於內鬥狀態:百姓中那些壞人藉此機會拼命舉報、拼命斂財,而許多富人的財產被國家沒收、掏空,淪為平民,這樣一來,社會陷入了恐懼和混亂,經濟也是大受影響。

漢武帝的上述折騰還遠遠不夠,他晚年又開始迷信巫術,發動了大規模的“巫蠱之禍”,導致政治動盪和大量無辜官員及其家屬被誅殺。

“巫蠱之禍”,其實就跟蘇聯殘酷的「大清洗」之類差不多。

因為漢武帝到了晚年變得多疑,聽信巫蠱之說,總認為有人要用巫術謀害他。於是發動大規模的巫蠱案件,許多無辜的官員和百姓被牽連處死,包括丞相公孫賀、太子劉據等大批重要人物。

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

公孫賀是漢武帝時期一位朝堂要員,他參加了徵討匈奴的戰爭,而且是大將軍衛青的姐夫,後來權勢通天,做到丞相的位置。

但公孫賀生不逢時:時漢帝國值多事之秋,丞相李蔡、莊青翟、趙週皆被處死,前丞相石慶每日驚嚇,最後病死。公孫賀跪在地上,再三辭退,武帝不準。

在後來巫蠱的禍中,公孫賀父子都死於獄中。

光宰相就死了這麼多,其他官員更不敢想像。當時皇后被廢也很正常,就連太子劉據都自盡了。

巫蠱之禍不僅使朝廷內部陷入恐怖和混亂,還導致了大規模的政治清洗,數十萬人捲入這場災難,壞人小人趁機得道,而許多忠良之士被冤殺,朝政和社會動盪不安。

漢武帝還特別好大喜功,他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宮殿、陵墓和道路,導致大量勞役的徵發,百姓生活困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林苑和長安城。這使得農民無暇耕種,社會生產力受到嚴重影響。

漢武帝在死前繼續折騰:他為了建造自己的陵墓,徵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導致社會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

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

漢武帝如此,然而漢武帝之前的文景之治,就真的是「盛世」嗎?

事實上,那一時期的漢朝百姓生活依然困苦。因為當時雖然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也不過是一種口號和表象。在朝廷苛捐的雜稅、地方豪強的壓榨掠奪之下,老百姓過得依然像牛馬一樣。

所謂“盛世”,對百姓來說不過能吃飽肚子。畢竟在前朝,他們大部分人都要面對餓死的結局。

另外,文景之治表現亮眼,也不過是因為前朝實在太爛了:在秦的暴政下,再到楚漢戰爭,秦末之後僅僅8年,政治勢力角逐的殘酷戰爭,讓人口從秦末時的3000多萬銳減至1000多萬,8年間三個人當中就要死掉兩個,這是多麼慘烈的地獄景象!

文景之治所做的,不過是廢除了一些秦律、縮減了秦朝的暴政程度而已。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被迫的,因為社會實在太困苦,皇帝實在是無法橫徵暴斂了。

而一旦坐穩了屁股,下一任皇帝漢武帝,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折騰,繼續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恰好就是魯迅所說的「做穩了奴隸與想做奴隸而不得」的鮮明對比。

然而漢武帝在我們的歷史描述中,卻是一位偉大的君主。

說到底,那盛世,不過是他一個人的盛世。

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

華客|新聞與歷史:所謂盛世,不過是不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