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無論如何絕不看醫生 疫情下美國移民的艱難抉擇(圖)

2020-03-20 by:山謬3204

對美國當地的移民而言,COVID-19(武漢肺炎)讓他們膽戰心驚。不隻因一旦成為確診病例,可能失去工作、薪水,更因為接受醫療服務後,可能影響他們綠卡的申請結果。

圖為一名男子,戴著口罩經過紐約的時代廣場。

在這波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下,許多移民抱著謹慎害怕的心度過每一天,害怕自己若是生病求醫,最終會影響自己的綠卡申請結果。路透社/達誌影像

最害怕的一件事:上醫院

過去 25年以來,加西亞(Francisco
Garcia)和他的妻子一直以未登記移民的身分,在一家農場裡負責採收及包裝花椰菜、辣椒、棗子等農產品。

隨著他們在美國出生的女兒瑪麗安娜(Mariana Garcia)即將滿 21歲,一家人也取得了申請永久居留證、取得綠卡的資格。

但是,一場COVID-19(武漢肺炎)卻打亂了他們的計畫。他們害怕自己若是前往就醫,會影響自己通過綠卡申請的機會。

瑪麗安娜表示:「我的媽媽很害怕,如果因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而前往醫院就醫,可能會被列入政府的公共負擔規則(public
charge rule)名單中,影響綠卡申請的通過機會。」

不歡迎靠美國公共福利生存的移民

今年 2月,川普政府修改了綠卡的申請規則,移民們若在申請綠卡前 36個月內,曾經領取公共負擔規則的社會福利清單中任何一項福利超過
12個月,就會被列入公共負擔規則的名單中,表示他們可能會對未來美國的社會福利造成負擔,進而影響他們往後綠卡申請是否會通過的機會。

在這項公共負擔規則中的社會福利,自然也包括醫療補助,使得移民們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公共負擔規則名單上的一份子,生病也不敢向醫療機構求助。

即便他們身上,已經出現疑似COVID-19(武漢肺炎)的症狀。

洛杉磯社區診所協會(Community Clinic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主席麥卡錫(Louise
McCarthy)表示:「很不幸的,我們活在一個令人感到恐懼的年代。聯邦政府採取一係列政策,在移民們的心中種下恐懼,害怕自己被遣返、或是使用醫療服務就會影響綠卡申請結果。而我指的是所有登記和未登記的移民。」

dd5f540b0a277b50ca63218e640ed40a

受到新公布的公共負擔規則的影響,移民們即使出現疑似COVID-19(武漢肺炎)的症狀,也不敢找醫生,害怕透露自己的移民身份後,而被列入公共負擔規則的名單中。美聯社/達誌影像

防疫漏洞

當移民們即便產生疑似COVID-19(武漢肺炎)的症狀,卻仍不敢就醫時,防疫漏洞便因此產生。

在辛辛那提的一個醫療聯盟中,負責推廣移民業務的特魯吉羅(Marco
Trujillo)在過去幾天中,已經遇到至少兩人告訴他身上出現與COVID-19(武漢肺炎)一致的症狀,卻拒絕就醫。

特魯吉羅表示:「他們不想去醫院,因為移民們害怕會影響自己的移民身份。」

「他們連將身分資料交給醫生都不願意。」

確診和遣返間的難題

部分報導更進一步指出,未登記的移民更不願意向醫療機構求助,害怕自己因此被通報、遣返。

但事實上,各地地方診所醫生並不會通報人們的身分狀態,但移民們仍不願冒任何風險,而拒絕上醫院或診所。

醫療機構附近不執法

好消息是,上周五(13)川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公衛緊急狀態後,負責綠卡申請審核的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nited State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也宣布暫停執行公共負擔規則。

移民服務局在官網上貼出一則聲明,表示尋求COVID-19(武漢肺炎)的預防及治療服務,不會影響未來的綠卡申請審核。該局在聲明中表示:「如果外國人因疫情無法就業或上學,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及後續康複期間必須倚靠社會福利,可以據此申請相關證明文件。」

在美國,做一次篩檢代價高昂,許多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民根本沒有能力負擔篩檢所需的開銷。路透社/達誌影像

綠卡之外的原因

遺憾的是,綠卡申請結果隻是影響移民們就醫意願,成為防疫漏洞的原因之一。

語言隔閡使移民們無法完全理解預防、檢測和隔離的相關資訊,使他們比一般人曝露在更高的風險下。

而移民們的經濟壓力,則是另一個關鍵。

沒錢,要如何檢測?

對於許多努力工作,卻隻能勉強平衡收支的移民們而言,做一次COVID-19(武漢肺炎)的篩檢一點都不容易。更別提若是成為確診案例後,可能失去工作、或是被要求居家隔離,卻沒有給薪病假對他們生活可能造成的負擔。

根據《赫芬頓郵報》記者赫比斯(Michael Hobbes)的調查,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Seattl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做一次篩檢,就要花上 250美元(折台幣約
7,595元)。

雖然在加州情況好些,疑似確診者隻需要花約 100-200美元(折台幣約
3,038-6,075元)左右就能做一次篩檢,但這些金額對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而言,仍然是一筆負擔不起的钜款。

洛杉磯環球社區健康中心(Universal Community Health Center)的執行長查維茲(Edgar
Chavez)下了一個精準的比喻:

「把這
100、200美元想像成『接下來兩周我都不能買東西』、『我沒辦法支付下期電話帳單』等,這就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們必須做的艱難決定。」

圖為一名美國的醫療人員,與一名當地居民隔著一段距離說話。對移民社區的人們而言,比起大型醫院,他們更相信能用自己母語溝通的地方社區診所。路透社/達誌影像

社區診所成移民唯一希望

既然中央政府對移民們在疫情爆發後的窘境沒有提供太多協助,隻好由州政府、社區診所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移民們防疫所需的資訊及援助。

分布在美國各地的社區診所,是移民們眼中少數可以信任的地方。大部分的社區診所大多能讓移民們用自己的母語溝通,這也是為何社區診所的宣傳或是指導成效特別好的原因。

伊利諾州萊克縣(Lake County)菲尼克斯家庭社區健康中心(Fenix Family Health
Center)的醫師助理柏克萊維吉爾(Brandon
Berkley-Vigil)表示:「許多人(移民)傾向在上急診室報到前,先來找我們。」

「我們是真正的醫療前線,特別是在慣用自己母語的移民族群中。」

查維茲也說道:「我們盡可能在能力範圍內提供協助,讓他們知道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裡。我們會繼續照顧他們,不會關上大門。」

圖為一名在紐約街頭戴口罩的路人。對各國的公共衛生係統而言,隻有先取得人民的信任,才有機會進行後續的檢測或治療。美聯社/達誌影像

博得人民信任是公衛係統的第一優先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鑽研全球衛生法規的法律係教授高斯丁(Lawrence
Gostin)認為公衛係統的首要責任,是博得人民的信任。

他說:「公衛係統的第一要務,是取得人民的信任,讓人們願意前來尋求協助。如果人民不願意前來,自然無法檢測或是治療,也無法追蹤他們的接觸史。」

傳染病不會歧視人

洛杉磯社區診所協會主席麥卡錫也說:「傳染病不會歧視人,它不會根據人們的身分、收入或任何標準歧視人們。」

「同樣的,公衛係統也不該歧視任何人。」

華客網:無論如何絕不看醫生 疫情下美國移民的艱難抉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