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日本重症加護治療體製快崩潰 病房剩下不到1千張床

日本加護醫學會(JSICM)已於1日發出聲明表示,可對應新型冠狀病毒重症者的加護病房(ICU)床數,有可能因人員不足等原因而剩不到1000張床。聲明中指出在患者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重症加護治療體製的崩潰「非常快就會到來」,而死者將會急速增加。此外也指出了醫療裝置的不足。

重症加護治療是指在仔細確認重症者血壓及呼吸狀態的同時,使用人工呼吸器等來使患者康複。而重度肺炎則會使用葉克膜(ECMO),讓患者的血液通過供氧裝置,使肺部得以休息。

然而,日本的重症加護治療體製比起歐美更為脆弱。加護病房的床數為人口每10萬人平均5張床左右,1名護理師則要照顧2名患者。聲明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症者需要2名護理師來進行對應。而國內的加護病房雖然推算約有6500張床,但扣除了用於其他疾病等的部分後,在現況之下,能對應新型冠狀病毒重症者的「可能連1000張床都不到」。

政府有鑒於重症者的增加,將對人工呼吸器及葉克膜的增產進行支援。然而,醫療現場是否能夠對應重症者的增加則並不明朗。日本國內的人工呼吸器大多都來自海外進口,而公司位於東京都、經手人工呼吸器進口與販售的日本光電,其公關負責人員表示:「由於全球的需求高漲,今後是否也能夠取得(器材)並不明朗。」另一方麵,葉克膜則幾乎全都仰賴國內生產。國內市占率7成、位於東京的Terumo公司,則是已著手讓工廠在六日也進行運作等,藉此增加產量,並且正目標使每年150台的產量倍增當中。

華客網:日本重症加護治療體製快崩潰 病房剩下不到1千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