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軍不顧病毒纏身威懾南海 華為再遭圍剿(圖)

2020年3月28日至4月5日,對於和中國相關的國際事件,世界媒體主要圍觀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以及美國出台措施限製華為。

一 、新冠疫情下的中美博弈

新冠病毒在美國迅速蔓延,軍方也未能幸免。部署在中國周邊的兩艘航母相繼出現確診病例。

4de68dc378fef8f4a0a65d7bda9a7a20

由於艦艇內空間密閉,新冠病毒傳播迅速。圖為2018年4月10日羅斯福號過境南海,甲板上的水兵們忙碌的背影。(路透社)

美國《星條旗報》4月1日援引國防專家和前海軍戰艦船長的觀點稱,海軍應鼓勵對西太平洋航空​​母艦上的機組人員實行群體免疫,而不是讓這些準備在南中國海采取行動的士兵們上岸隔離。

曾指揮過數艘戰艦的前海軍上尉簡·範·托爾(Jan van
Tol)稱,將大部分航母隔離在岸上是錯誤的,海軍需要保持隨時準備戰鬥的部署能力。如果羅斯福號和裏根號都因隔離而無法戰鬥,那麽中國軍方可能會尋求利用這一局勢,特別是在南中國海。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也刊文探討了疫情之後的世界秩序。《外交政策》邀請了12位專家發表了看法。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福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教授沃爾特(Stephen M.
Walt)認為,新冠疫情也將加速權力和影響力由西方向東方的轉移。在這場疫情中,韓國和新加坡兩國應對得最為出色,中國也在早期的失誤之後作出了良好反應。相比之下,歐洲和美國則反應遲緩、應對失策,這進一步損害了西方的“形象”。

5f66e04414e7a8d6e77b4618928b6c47

中國生產的口罩成為各國爭相搶購的防疫物資。圖為3月20日一架法國運輸機等待來自中國的第一批口罩的交付。(AP)

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網站3月31日發表題為《“世紀機遇”:冠狀病毒危機如何使中國成為全球領導者》的報道稱,一位教授3月31日告訴CNBC,冠狀病毒危機可能是中國鞏固其全球大國地位的“世紀機遇”。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金刻羽說:“我認為這是中國在世界上建立信任的世紀機遇。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中國很難獲得這種信任。中國不想浪費這樣的機會。”

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通過一個個口罩來爭取全球領導地位》的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中國爆發,並奪走了數千人的聲明。如今,中國正利用這種疾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來爭取全球領導地位。通過運送重要的物資,這場公關造勢使得中國填補一個變得越來越封閉的美國在世界舞台留下的一個空白。

意大利漢學家郗士(Francesco
Sisci)說:“美國沒有發揮領導作用。歐洲不存在….幾十年來,西方第一次迷失了方向。在這個空白中,中國成為了榜樣。他們在那裏,他們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二、美國再度出台對華為限製措施

美國政府多部門擬對華為采取新限製措施,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芯片。

華為在芯片生產領域再遭美國限製。圖為2019年5月29日,由華為海思設計的鯤鵬920芯片組上展示了Hi1710
BMC管理芯片。(路透社)

路透社稱,這項新規則將針對那些以美國技術為基礎、在海外生產、運往華為的低技術產品。在這個規則下,即使芯片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隻要外國生產線的某個環節哪怕僅使用了一台美國設備,則生產的芯片也要先經過美國政府的批準。

美國《連線》雜誌3月31日援引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艾爾莎·卡尼亞(Elsa Kania)的評論稱,
針對華為的限製措施將會推動中國實現技術獨立。

美國芝加哥保爾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也表示,
美國的新限製措施將進一步促使華為轉向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鏈。

華客網:美軍不顧病毒纏身威懾南海 華為再遭圍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