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被病毒海嘯淹沒的五件國際大事 你一定要知道

過去幾個月,新冠病毒獨占全球媒體頭條。但這並不等於,疫情是地球上正在發生的唯一重大事件。

2019年那些舉世矚目的大事有什麽新進展?2020年還在發生、又將出現哪些大事?

BBC為你盤點一些疫情中被“忽視”的大事。看看你錯過了哪些。

英國脫歐


BBC歐洲事務主編埃德勒(Katya Adler)

在英國,過去三年中脫歐話題幾乎主宰一切,現在讓位給了新冠病毒。

盡管首相因感染住院並接受重症監護,盡管英國和歐盟首席談判官員均因疑似感染不久前剛結束自我隔離,宋平街10號堅持說,脫歐將按既定時間表繼續進行。

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現在處於過渡期。過渡期2020年12月31日結束,期間英國與歐盟關係依舊,談判未來如何相處。

英國政府表示,到今年年底,歐盟與英國必須達成貿易協議。即使沒做到,英國也不會延長過渡期。

過渡期的宗旨是最大程度地減少脫歐對英國和歐盟商業與人員流動的幹擾。

過渡期可以延長一到兩年,歐盟認為,基於目前形勢,延長是合理選項。

迄今為止,英國與歐盟之間隻進行一輪談判。上周雙方通過視頻複會,均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爭取進展。但是,時間仍在一天天流逝。

布魯塞爾質疑,英國和歐盟的企業已經備受新冠病毒騷擾,到年底真要再來一場巨大的變動?不管心裏怎麽想,歐盟領導人不會正式請求英國延長過渡期。

歐盟說了,緊迫的時間表是英國首相約翰遜決定的,如果要延長,倫敦必須自己提出申請。

敘利亞停火


BBC首席國際事務記者杜賽特(Lyse Ducet)

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是反叛武裝的最後一個根據地,3月5日幾乎一夜之間就達成了停火協議。

停火能堅持到現在出乎許多人意料。全球政策中心的哈桑(Hassan
Hassan)形容,給了人們一個喘息機會的停火協議目前是“懸於一線、但至少線還沒斷”。

敘利亞戰爭已經持續九年多,近期敘利亞政府軍和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爆發正麵衝突,俄國軍隊也參與打擊行動。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5日在莫斯科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談,就伊德利卜停火達成了協議。

但是,在這個喘息的空檔伊德利卜又要去麵對一個新敵人。經曆長年戰亂,該地區滿目瘡痍, 醫保設施遭受嚴重破壞,
流離失所的人和難民生活在特別危險的條件下,對新冠病毒沒有有效的防禦手段。

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Geir Pedersen)最近告訴安理會,麵對疫情,敘利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全麵、立即停火。

現在,敘利亞戰事的“發言權”掌握在支持對立力量的俄國和土耳其手中。

國際危機組織的高級分析師卡利法(Dareen
Khalifa)認為,土耳其和俄羅斯並不相信停火協議能長久堅持去,因為“一些關鍵問題沒有解決”。

美國大選


BBC北美事務記者祖克爾
(Anthony
Zurcher)

誰將對決特朗普?將近一個月,民主黨候選人提名競選深度凍結。前副總統拜登初選中占據明顯優勢,但是一度曾被視作領跑人的桑德斯拒絕退出。

與此同時,迫於疫情,美國各州一個接一個地推遲初選。拜登、桑德斯均停止拉票,僅在家中發布視頻聲明、接受采訪。

這一切都變了,桑德斯已經表態支持拜登,11月的大選幾乎注定將是拜登對決特朗普。

至於這兩位候選人何時才能獲得黨內正式提名,現在還不明朗。民主黨已經將年會從7月中推遲到8月,希望屆時數以千計的活動人士、官員、黨員能夠與會。共和黨大會計劃八月底舉行。但是這兩項大事能否成為現實目前仍是問號。

至於大選本身,美國疫情暴發以來,特朗普的支持率且升又降,拜登說爭奪將很激烈。但是,現在連幾個星期後美國人的心態都很難預測,更別說遠在11月的投票日了。

也門戰爭


BBC阿拉伯語記者阿爾-邁加菲(Nawal al-Maghafi)

也門衝突進入第六年。長期以來,這一直就像是一場被人遺忘的戰爭。過去幾個星期戰事再次升級,但是世界的焦點都在別處,也門戰爭似乎前所未有地被人忽視。

兩周前,胡塞反叛武裝宣稱對沙特城市發動攻擊,以沙特為首的聯盟對也門北部發動一係列報複性空襲。

也門平民需要忍受的不僅僅是戰亂,2016年我曾報道當地的霍亂疫情,當局的無力應對迄今仍然記憶猶新,目睹感染者求醫無門,心痛不已。

也門目前也麵臨新冠病毒的侵入。治療需要病床,需要呼吸機,也門沒有。前景細思及恐。

沙特聯軍宣布,4月9日開始在也門停火兩周,對也門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就算從此永遠停戰,多年的衝突已經給這個國家留下巨大的破壞和創傷,重建可能需要數十年。

六年的轟炸、破壞給也門留下的是聯合國所說的“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危機”。從規模、程度、複雜性來看,也門重建的挑戰十分嚴峻。

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公共和基礎設施、衛生體係成為一片廢墟,國人80%靠外援生存。但是,聯合國不久前宣布,由於資金匱乏,將削減在也門的行動。

病毒步步逼近,也門人很清楚,祖國根本無法應對即將到來的威脅。除了等,他們又能怎樣呢?

澳大利亞野火


BBC駐悉尼記者卡利爾(Shaama Khalil)

2019年11月初,新南威爾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創紀錄的高溫、大風、幹旱–有些地區已經持續三年–給野火肆虐提供了完美條件。野火過後,留下的是1100萬公頃焦土,2000多所房屋被毀。澳大利亞野生動物遭劫,總計高達10億喪生火海。烈焰中的袋鼠、考拉熊圖片傳遍世界。

對總理應對危機和氣候變化政策的不滿與憤怒也像野火一樣蔓延。

後來總算下雨了,一些地區發洪水,一些地區緩解了長年幹旱。再後來,野火總算徹底滅了,幾個月連續奮戰、疲憊不堪的義工、消防員終於可以舒口氣。

3月31日,新南威爾士鄉村消防部門宣布,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這個野火季正式結束。

火是滅了,但損失猶在。野火給經濟、特別是旅遊業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許多社區已經開始重建,但進展緩慢、難關重重。疫情下的停擺更讓重建努力雪上加霜。許多家庭擔心,政府現在把注意力轉移到防疫,他們的損失、困境將被人遺忘。

 

華客網:被病毒海嘯淹沒的五件國際大事 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