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杜甫,休要給那安祿山賊子遞刀子! 望嶽 官定後戲贈 石壕吏 兵車行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回鄉偶書二首 春夜喜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去年就看到這個預告了,現在正片出來了。本來我對杜甫是偉大詩人毫無疑義,但BBC居然也說杜甫是偉大詩人了,這就有問題了。

BBC是啥,是英國廣播電台,我不相信鬼佬能有啥好心眼,來誇讚中國的偉大詩人,於是就認真去讀了杜甫的生平,這一看不得了,杜甫的問題那是相當的嚴重啊!

先說我大唐,我大唐起於北魏六鎮,隋末大亂席卷天下,那真是順天應人。萬國來朝也達到鼎盛,向其朝貢之國多達三百餘。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唐朝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 。又借羈縻製度征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製度。

1515082fd203831bf8afb02552b97814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牛逼牛逼太牛逼,所謂中華複興,要複的就是漢唐,漢是大漢,唐是大唐。

在這麽牛逼,輝煌,燦爛的朝代裏,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那就是杜甫。

其實杜甫這個人,祖上是很進步的,他的祖上是漢代司法幹部杜周,那工作能力和績效是杠杠的。查辦各種領導交辦的案件都很迅速,該判死罪判死罪絕對不徇私枉法,不放過一個壞人。立場和政治上都很堅定,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當了10多年的禦史中丞。

他的爺爺杜審言是唐高宗時代就考上公務員的進士,主要做一些文化方麵的工作,也算得上是唐朝的老同誌,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

所以你要說杜甫的家世那是根紅苗正的大唐忠臣,在他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曾經想過報效大唐,結果自己不爭氣連個進士也沒考上,但不得不說這時候的杜甫是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他寫的泰山一詩,還是有點才華的。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一直考不上進士也不是個事,到了天寶六年的時候,為了給有報效國家之心的文化人一個機會,我們英明神武的唐玄宗還專門開了個特別的考試,結果讓人很失望的是,這些知識分子一個都沒考上。這不能怪主持考試的李林甫,他能堅持用人原則,不降低標準,這也是大唐製度所在。

考不上不能怪朝廷吧,朝廷很仁慈,並沒有徹底放棄他們,還是特招杜甫成為“河西尉”這個非常重要的職務,杜甫感恩沒有?並沒有,他不僅不感恩,還寫了一首表達內心不滿的詩,這時候的杜甫,對我偉大的大唐已經有了私人不滿:

官定後戲贈

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

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耽酒須微祿,狂歌托聖朝。

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

不想當河西尉,給你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怎麽樣?這個職位其實是很熱門的,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你們想想,這是不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油水的部門?但杜甫還是不滿意,這種不滿意在他回家探親得知兒子因病而故的時候達到了巔峰。他寫一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比較長,就不全放了,裏麵有幾句,真是很惡毒了。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前麵說的挺好,描繪了大唐的富裕景象,又是貂皮大衣,又是豪華宴會的,還有好吃的大餐駝蹄羹,這都沒問題,最後來一句“路有凍死骨”,你杜甫看到了?你看到凍死骨你做了什麽沒有?如果你沒做什麽,你不就是個小人?如果你隻是聽說沒有看到,你不是在造謠?路有凍死骨,哪條路?凍死的是誰?這種汙蔑大唐民政部門的詩居然沒有被禁掉,大唐真是太包容了。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杜甫已經走上了反對大唐反對大唐人民的道路,但這時候的杜甫,危害還不大,真正大是後來的事。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偉大的玄宗皇帝轉進到了四川,同樣是詩人的王維都被叛軍抓起來了,杜甫卻沒事,不由讓我們要問一句,他為啥沒被安祿山的叛軍抓起來?是不是他們有啥勾兌和勾結?我想,這樣的質疑是合理的。

即使如此,大唐新領導人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杜甫,杜甫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大唐新領導人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

你看,大唐真的對杜甫很好,對不對,一個進士都沒考上的人,左一個官,右一個官的給他,還要怎麽樣?老百姓想當官,有那麽容易嗎?這也就是他祖上爭氣,遺澤給的他。

他怎麽回報的呢,在大唐跟安史叛軍緊張對峙的時候,在大唐人民集體抗擊叛軍,挽救朝廷的時候,杜甫寫了三吏三別這樣的歪詩,我摘錄三吏中的石壕吏吧,看看他是怎麽描寫我們大唐基層官員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什麽叫吏呼一何怒?什麽叫婦啼一何苦?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難道基層官員不應該去征兵?不征兵拿什麽打敗安祿山?安祿山占領了大唐,人民豈不是要更加水深火熱?婦女為啥要啼哭?明明大唐人民非常支持朝廷,聽說要征兵都歡天喜地的把兒子送去當兵好不好?別把大唐人民說的那麽沒覺悟,沒有大家哪來小家,沒有朝廷哪來大唐人民安定的生活和開元盛世!

而且更加嚴重的是,這是啥時候,這是大唐軍隊和安祿山叛軍緊張對持然後有了一點小挫折的時候,不征兵怎麽辦?你杜甫想個辦法?

杜甫不僅汙蔑基層官員,還造了大唐人民的謠,拿一首無家別就知道了: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裏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淒。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寫的太慘了,我們大唐人民明明是一聽說要去打擊叛軍,都是喜大普奔的好不好!我就想問一句,這些事,你杜甫都核實過了嗎?你是親眼見到的,還是道聽途說,在大唐打擊叛軍的關鍵時刻,造這樣的謠言,我不禁要問,這是不是給叛軍遞刀子?側麵證明安祿山史思明反叛的合理性從而瓦解大唐軍民的抵抗精神?

但如果說遞刀子的詩,雖然三吏三別已經夠惡毒,但最惡毒的,還是這首兵車行,簡直把大唐人民寫的生不如死了。

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真是拿詩詞反大唐了,什麽叫做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流血成海水?你杜甫知道大海有多大嗎?一個人的血才多少,要死多少人才能血流成海?簡單算一下好了,一個成年人的血量大約4-5升,我們就算5升好了,大唐一共多少人啊?我們就簡單算下吧,高宗時代經濟發展,大唐戶籍達到380萬戶,我們算古代每家人多
,就算每家有20口人,夠放大了吧,也就是7000萬人。

簡單的算術:7000萬*5升=3.5億升,1000升大約等於1噸,35萬噸而已。就算大唐人死光光,也就是35萬噸的血,35萬噸液體差不多也就是35萬立方,能變成海嗎?嗬嗬嗬嗬噠!一個洞庭湖的水量就是200億立方了!邊庭流血成海水?這不是造謠啥是造謠呢?

同樣是詩人的岑參,人家則不做怨婦態,人家投筆從戎報效國家,大將封常清勝利後,他寫的詩是這樣的: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其一

漢將承恩西破戎,捷書先奏未央宮。

天子預開麟閣待,隻今誰數貳師功。

其二

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

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

其三

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

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雲。

其四

日落轅門鼓角鳴,千群麵縛出蕃城。

洗兵魚海雲迎陣,秣馬龍堆月照營。

其五

蕃軍遙見漢家營,滿穀連山遍哭聲。

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

暮雨旌旗濕未幹,胡煙白草日光寒。

昨夜將軍連曉戰,蕃軍隻見馬空鞍。

雖然岑參也有點誇張,說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但他的出發點是讚美大唐的武功和仁義,所以這種作品才是大唐喜歡和歡迎的。

 

f8adc17f7ce22535467deedd88f74d83

杜甫草堂現在你買得起?

 

晚年的杜甫住到了成都,現在去成都還能去參觀杜甫草堂,這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風景優美如畫,但是杜甫並不滿足,之後在唐代宗大曆元年到達夔州(奉節)。由於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為公家代管東屯公田一百頃,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買了四十畝果園,雇了幾個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參加一些勞動。看看,還雇人,自己隻是偶爾勞動,妥妥的剝削階級。這一時期,他寫了這首歪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麵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真是集大成的高峰怨恨之作,也是一個充滿了謊言的作品。先說自己家房子破,然後又說有強盜,這些強盜搶了什麽呢,搶了他家的爛稻草,哈哈哈,太可笑了吧,哪個強盜不搶金銀,居然來搶你的爛稻草?

後麵有說什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天下有寒士嗎?大唐一貫重視知識分子政策,就連你杜甫一貫反對大唐,給安祿山叛軍遞刀子,不也落實政策了?還買了40畝果園,還安排管理國家的大量公田,再說沒錢,不合適了吧!

而且,混不好怪朝廷,還要不要臉了,賀知章也是詩人吧,人家沒房子住?同樣是詩人,人家寫的詩是這樣的:

回鄉偶書二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為朝廷奉獻了一輩子,回家看到這樣的景象,小朋友們很開心啊,笑眯眯的問,你從哪來啊?

這才是我大唐的真正樣子,每個人都很幸福,開心,滿足。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全盤否定杜甫,他還是寫過一些好詩的,比如這首春夜喜雨,還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幸福生活的: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還有這首也可以算得上杜甫不多的好詩詞,他聽說打贏了叛軍,想想這些年對大唐說的那些怪話酸話,也算良心發現了吧: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所以對杜甫這個人,還是要辯證的看,他的一生大多數詩詞,都差不多屬於謠言,有一些還特別惡劣,是給敵人遞刀子的行為,當然我們也要客觀的看,他的有些詩還是很好的。

所以要辯證的看一個人,千萬不要人雲亦雲,嘴皮子一動就說杜甫是愛國詩人,太草率了。

華客網:杜甫,休要給那安祿山賊子遞刀子!
望嶽
官定後戲贈
石壕吏
兵車行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回鄉偶書二首
春夜喜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