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成語故事】補闕拾遺

【成語故事】補闕拾遺

記者/主持人:文逸飛

主持人:文逸飛

補闕拾遺這句成語出自《晉書?張軌傳》,闕,就是「過失」。遺,是遺漏。「補闕拾遺」,是說補正君王的缺失,引申為彌補缺漏。

西晉後期,漢常山景王張耳第十七代孫張軌,佔據了涼州,很有聲望。張軌死後,世子張寔(音時)繼承了他的位置,晉愍(音敏)帝下昭書封他為西中郎將、涼州刺史、西平公,統率西涼州兵馬。

張寔希望能像他父親一樣,把西涼治理得很好。當時西涼連年大旱,百姓鬧饑荒。張寔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有些事情沒有做好造成的,於是下令:

「我常常希望有人勸戒,來彌補我的不足。從今以後,凡是當面批評我的過失的,我將用素色絲綢來答謝他;用書信指出我的過失的,我用竹筐裝著錦繡報答他;在市集上指責我的過失的,我將送給他羊和米。」

命令下達後,馬上有一個叫隗瑾的下屬進諫說:

「聖明的君主,都在朝廷設置諫官,來糾正不符大理的事;並且依靠輔佐的大臣拾遺補闕。現在事情不分大小,全由主上一人決定,臣僚們由於畏懼主上的威嚴,而不敢不服從,事情無論好壞,全歸到一人身上,下屬無法分擔責任,這樣,即使賞賜1000兩黃金,也不會有人進諫。」

張寔隊為隗瑾說得有道理,給了他重賞。由於張寔肯虛心聽取意見,從善如流,涼州很快得到大治。

補闕拾遺這句成語現在用來形容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或補上遺漏、缺失的內容。

例如

古時候賢明的臣子,時時都想著如何進忠,或為主上補闕拾遺,減少疏漏。

這篇研究是在前人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上,針對現有的制度中的不足之處,補闕拾遺,提出一些觀點與辦法。

這就是「補闕拾遺」這句成語的典故及用法。
播音:田園

(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