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張文宏:全民核酸篩查不可行 沒有切實意義

全民篩查核酸不可行

因具有一定程度的傳染性,無症狀感染者是公眾當前關注的重要的問題。有觀點認為,應該開展全民的核酸篩查,“地毯式”搜尋無症狀感染者。對此,張文宏表示反對。

他指出,首先,核酸檢測結果僅能代表當前沒有被感染,但不代表未來不會感染,同時,核酸檢測一定會存在假陰性的風險,就技術本身而言,單次檢測會存在30%的假陰性率,而檢測兩次這一數值會降至10%。但是,要把所有的感染者都給篩出來,是不可能的。更為重要的是,所有的篩查,無論是抗體或者核酸,都是在病毒大流行的時候進行的。也就是說,在發病率比較高的時候,這種篩查才是有價值的。在全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出現病例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全民篩查。

“什麽人應該接受核酸檢測、如何檢測,應該由專家做出判斷。病毒學、傳染病學、檢驗醫學、醫學管理等相關專家一起討論,這個事情值不值得做,是不是合理。”張文宏舉例說,“假設在人口近1500萬的武漢市開展全民的核酸檢測,當地檢測能力最高一天2萬例,這樣需要開展超過700天時間。這種方式效率不高,沒有切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不能期待一個病例都沒有

病毒會不會長期存在,這是一個科學問題。“在常態化防控期間,不能期待一個病例都沒有,”張文宏認為,現在擺在我們麵前最大的問題是:未來國門打開以後,會不會出現大量的輸入性病例和無症狀的感染者,到時候怎麽辦?“最大的風險不是來自於武漢,未來將來自於海外。”

最近,張文宏與美國、歐洲、亞洲等地的醫生探討認為,這些國家目前已得到初步控製,雖然每個國家還有大量病人,但是都準備開始正常的生活,未來也準備打開邊界,將對中國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整體上來講,全球各國感染人數分布不均勻。就美國而言,各州患者數分布也是不均勻的。目前,南美、南非、俄羅斯,感染者人數在增長。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經濟落後地區的疫情增長,風險是極大的,因為這些地區想在短期內控製住流行,可能性非常小。”張文宏說。

張文宏指出:“中國與國際的患者數據相似:60歲以上患者的病死率會提高。那就意味著,未來各地區開始慢慢複工,最好勸老年人盡量待在家裏,讓社會重新會開始擺動。最終疫苗研發成功,首先為高齡、高危人群進行全麵接種,這個策略將是將來世界的總趨勢,估計在兩年內我們可以看到疫情進一步的演變。”

應因地製宜建設公衛體係

在防控策略方麵,各國是不是都應向中國學習?“事情不是這樣子的。事實上,全世界控製疫情做的事其實是一樣的,就是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盡可能尋找潛在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進行檢測、診斷、隔離。可以說,全世界用的都是同一本教科書。”張文宏指出,防控成效如何就是取決於執行程度。中國是“飽和式的應對”,盡最大可能地追蹤、檢測、隔離,盡可能一個都不要遺漏。“中國做到了,但不同國家,國情不一樣,未必都能夠做到這一點。”

疫情防控要進入常態化,中國未來的公共衛生體係如何布局?張文宏介紹,最近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公共衛生體係建設的五大目標:第一,建設集中統一、智慧高效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體係;第二,建設協同綜合、靈敏可靠的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體係;第三,建設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現代化疾病預防控製體係;第四,建設定位明確、平戰結合的應急醫療救治體係;第五,建設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多方參與的公共衛生社會治理體係。

“如果是持久戰,如果不搞平戰結合,是沒有可持續性的。全國各個城市應根據當地情況,建設完善公共衛生防控體係,並不斷進行強化。希望大家盡早從目前的疲勞狀態當中恢複,一起協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這個疾病給控製住。”張文宏說。

華客網:張文宏:全民核酸篩查不可行 沒有切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