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大外宣勝出? 德意對華好感度上升 對美看法變差

德國名為科爾伯基金會(Körber-Stiftung)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已有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的觀感頗為正麵。不過,71%的受訪者也認為,如果在疫情之初中國政府行事更加透明,那麽本可以完全阻止疫情的大爆發或者至少可以讓疫情的規模變小。另外,意大利SWG近期的民調也顯示,有52%的意大利人將中國視為友好國家,排名第一。

據聯合新聞網今天報道稱,中國大外宣勝出?
德意對中好感度上升,對美看法變差。新冠肺炎之後,各國受美中彼此“甩鍋戰”的影響,到底對美中兩國各自的好感度與觀感是否出現改變,這不但考驗美中各國的戰略應變,同時各國也在觀望如何拿捏在外國的政令宣傳。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期兩份針對G7大國調查的民調顯示,中國大外宣的效果可能更加顯著,德意民眾對中的好感度都逐漸上升。

該報道稱,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公布了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已有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的觀感頗為正麵。不過,71%的受訪者也認為,中國政府行事如更加透明,至少可以讓疫情的規模變小。另外,雖然依舊有37%的受訪者認為德國首先應該同美國保持緊密關係,但是已有36%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同中國建立緊密關係更為重要。而在武漢肺炎前的民意調查中,對同一問題作答的受訪者比例還分別為50%和24%。科爾伯基金會所做調查中還包含歐盟在疫情中的作為、德國參與解決全球事務、氣候變化等問題。這項調查在4月3日至9日間展開,受訪參與者人數為1000人。

該報道說,大約同一時間,意大利SWG也作了民調,有52%的意大利人將中國視為友好國家,排名第一。與去年相比,該比率增加了42%;俄羅斯以32%的支持率在友好國家名單中排名第二。美國為17%,不但名列第三,還下降了12%。另外,當問到意大利將來應與哪個國家加強聯係時,有36%的意大利人選擇了中國,隻有30%的人選擇了美國,中國在意大利人心中的可信賴度,已超越美國。

據法新社引述科爾伯基金會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米勒(Nora
Müller)透露,德國人對美國的疑慮不斷增加,這是一個很令人憂心的發展趨勢。大西洋兩端的政治決策者們都應該好好思考。

據該報道稱,不過美國皮尤民調機構所做的問卷調查卻顯示,43%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應該同德國保持密切關係。這顯示出,美國人仍很重視跨大西洋合作關係,但德意恐已民心思變轉向擁抱中國。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中國大外宣勝出? 德意對華好感度上升 對美看法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