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著名學者福山:中國是哪種政權?中國該怎麽”改”

福山因在1992年發表第一部作品《曆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而名聲大噪。

5月18日,《美國利益》編輯委員會主席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該雜誌網站上刊登《中國是哪種政權?》一文。文章篇幅超過4,100字,福山花了約3,800字對中國進行了一番「高談闊論」,大肆渲染中國是「極權主義」,甚至討論了一番中國應該怎麽「改」。

但他在文末表示,「在我們想著『改變』中國之前,我們需要先改變美國。」

作為日裔美國政治學家,他開篇就將中國放在了對立麵,稱「為了知道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未來幾年應該如何應對中國,我們需要了解它是個什麽樣的社會,這就需要同時研究中國曆史及其近期的行為。」

福山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連續性曆史之一,但許多西方觀察家對中國曆史的了解隻到20世紀早期為止,也就是中國被腐朽政權統治的清末時期。

他認為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創建了現代國家的文明,也就是一個在對待公民時「不帶個人情感」的國家。在對秦朝及以後的中國曆史、官員選拔方式等進行一番分析後,福山提出,中國的政權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中央集權的、官僚的和擇優任用的。

與此同時,福山還將法家和儒家進行對比,花費了大量篇幅渲染「極權主義」。此外,福山還將中國描述成一個有抱負的「極權主義國家」,就像20世紀中葉的蘇聯,而不是某種泛泛的「威權資本主義」政權。

「中國的危機方麵表現​​勝過了美國」

令人關注的是,福山寫了3,800字來大談特談中國曆史,渲染中國的所謂「極權主義」,甚至談起起中國應該怎麽「改」,最好變回「一個更常規的威權國家」,或者「向自由國家發展」。

然而,福山在最後一段寫道,「盡管從整體看,『民主國家』在處理危機方麵的表現並不比所謂『威權政府』差,但中國的表現勝過了美國。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場雙邊比較。在我們想著『改變』中國之前,我們需要先改變美國,努力恢複其『全球自由民主價值觀燈塔』的地位。」

據悉,這不是福山第一次承認中國的抗疫成果。他始終認為國家製度與抗擊疫情的成果之間沒有必然聯係,而中國抗疫模式是「非西方模式」中最成功的一個。但這種模式無法被亞洲以外的國家複製借鑒。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著名學者福山:中國是哪種政權?中國該怎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