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趙立堅的白眼:走入另一個極端的中國外交

外交無小事。一種表態、一個神情都可能引發各種解讀,處於中國外交第一線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不例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月8日在談及美國邀請中國參加“美俄軍控談判”時稱,近兩年美國不斷毀約、退群,聽到這樣一個國家的官員談論“有誠意的談判”,給人一種非常荒謬和不真實的感覺。在表態拒絕美國邀請時,華春瑩還借機諷刺了一下美國。很快,“華春瑩吐槽美國有誠意的談判”便登上了中國國內社交媒體微博的熱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經常會成為中國國內輿論場的熱點話題。再比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6月4日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近四成香港人想移民”一事,趙立堅用六個字“中國來去自由”來回應,這段視頻隨後便被各大官媒上傳至各短視頻網絡平台,引發不少中國國內民眾的觀看。

7f407cc2aa7c93028881dca0dd6ff5de

趙立堅(右)2月24日出任新一任外交部發言人。他的不少言論引發了爭論,也被質疑為“戰狼外交”。(新華社)

“中國來去自由”表明了北京尊重香港人移民的想法,這種表態並無不妥。但趙立堅的神情亦予人以一種“你隨便,我無所謂”的傲慢與不屑。

以往的中國外交官發言人通常是義正言辭、謹言慎行,趙立堅帶有情緒化的肢體動作似乎正在改變以往人們對中國外交官刻板的印象。

而趙立堅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這樣傾向的中國外交發言人,華春瑩以及剛剛卸任的耿爽也是如此。以狠話回擊正在變成他們的標配。

更早前,華春瑩在4月2日的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情報部門稱中國隱瞞疫情有關數字時,她用長達10分鍾的時間回擊,期間用了18個反問,並稱美國政客的言論和所作所為實在是“無恥”“無德”。對於多次指責中國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華春瑩直接稱其“用心險惡”,“像祥林嫂”,“收起騙人的把戲,給自己留點顏麵”。

2019年3月,針對時任英國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的涉港言論,耿爽用了10個成語“居高臨下、指手畫腳、自作多情、癡心妄想、顛倒黑白、厚顏無恥、自不量力、罔顧事實、信口雌黃、不思悔改”回擊。

出於體製文化、價值觀差異、競爭關係等原因,西方各國對中國多有不認可之處,這種不認可甚至會演化為一些莫須有的指責。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硬回擊是必要的,很大程度上,正如各國政治人士需要響應本國民情,中國政府亦需要對不忿的民情有所回應。

中國外交部此前在諸多議題上不願意發聲,也因此被指責老好人、需要寄鈣片(暗指缺骨氣),但動輒以情緒化的措辭、神態,很容易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走入另外一個極端,隻要西方言及中國的爭議話題,中國立即就暴怒了,緊隨其後的是放狠話,頗有“你批我一句,我便還你十句”的架勢。

中國前外長李肇星曾這樣談及外交部發言人的角色:“外交部發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因為發言人代表一種機製,發言人就是一個代言人,他是對外發布消息、發表政府立場、解答政策疑問的一個渠道,他所說的話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政府。”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給人的印象變成了天天就著爭議話題與他人打口水仗時,這無益於中國的國際形象,更不利於中國外宣尋求的“講好中國故事”。

從當下的全球政治生態來看,民粹主義泛起,媒體乃至一國的領導人都可能發表極具爭議或不那麽政治正確的言論。民眾也希望看到接地氣的領導人,中國外交部開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都是讓自己不再是冷冰冰的人,更不是隻會機械念稿子,而是有自己立場、有情感的人。

但接地氣並不意味著無下限、無底線,有些問題或許邏輯不通,又或許違背中方底線,但中方若以傲慢的方式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與這些民粹主義色彩濃厚的人何異?隻是逞口舌之快罷了。中國外交需要與時俱進,但亦不能走入另一個極端。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趙立堅的白眼:走入另一個極端的中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