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付現金還是用醫保?新冠檢測收費懸殊如此大!

德州兩個朋友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一個的賬單為199元,而另一個的為6408元,相差超過32倍!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顯示接受同樣醫療服務的人,要繳付的醫療費卻可能有著巨大差別。

據《紐約時報》報道,德州居民勒布蘭克和哈維決定,在與另外3個朋友一起去劃艇及露營13天前,先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認為那樣可以更放心。於是兩人一起到奧斯汀(Austin)的急診中心的得來速檢測站接受檢測。兩人的檢測結果都同樣為陰性,他們的旅行得以按計劃進行,但隨之而來的賬單卻令他們大為驚訝。哈維按規定向急診室繳交了199元現金。而勒布蘭克是用醫療保險卡付錢,結果收到的賬單是6408元,兩者相差32倍!

特朗普政府已采取步驟,限製病人為新冠病毒檢測及治療的自費負擔,用紓困案資金為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繳付醫院的賬單,同時規定保險商涵蓋新冠病毒檢測費用,不讓承保人分攤費用或支付自付額。

德州居民勒布蘭克及哈維的檢測經曆顯示,情況並非全部如聯邦政府所說的那樣。有的急診室收取現金,也向保險商收取不規定要涵蓋的檢測費用。在這兩宗個案中,如哈維那樣繳付現金是最好的做法。雖然哈維也有健保,但他認為檢測新冠病毒用健保“麻煩”,自己自掏腰包繳付了兩張麵額100元的鈔票就一身輕鬆離開。

而勒布蘭克用保險卡記賬,結果被收取高達6408元,主要的收費來自處理她檢測的檢驗室,而該檢驗室不在保險商的網絡內。她後來收到保險公司的付費說明,顯示經過保險公司談判,賬單總金額減少至1128元,但她本人仍要負擔928元。

其實在新冠疫情期間,同樣的基本診斷檢驗的收費經常有著巨大差別,有的可能收取27元,而有的卻收2315元,即使在同一地點兩個人接受同樣的檢測,收費也有巨大差別。導致這個巨大差別的並非醫療服務的質量,而是提供醫療服務的部門是否加入保險公司的網絡。

有兩位衛生研究員用親身經曆去解開當中的謎團。兩人用同樣的保險公司到同一間醫院分娩,然後對比賬單。結果一人是零付款,而另一人卻收到1600元的賬單。原因是其中一人的麻醉師不在保險商的網絡內,而另一人的卻在網絡內。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付現金還是用醫保?新冠檢測收費懸殊如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