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清真寺 埃爾多安難忘奧斯曼帝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勸阻,歐盟,美俄的憂心都無濟於事,土耳其強人埃爾多安滿足本國伊斯蘭勢力的願望,終於把位於伊斯坦布爾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

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7月10日被改為清真寺。

在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撤銷1934年前總統穆斯塔法·阿塔圖爾克簽署的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轉變為博物館的政令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一小時後立即下令將博物館恢複為清真寺。埃爾多安還決定,穆斯林信眾將於7月24日在這裏舉行第一場祈禱。同時,他保證這一著名曆史文物將繼續向穆斯林、基督徒以及外國人開放。但是,埃爾多安的重音在此:土耳其做出這樣的決定無非在行使主權,所有相關的批評都被視為對土耳其獨立的傷害。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的消息傳出後,美國、歐盟,俄羅斯都表示十分遺憾,歐盟委員會表示,土耳其撤銷了現代土耳其的一個曆史性的決定,埃爾多安決定將這一著名文物改為宗教事務局管理令人遺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對土耳其政府改變聖索菲亞大教堂身份非常失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對土耳其決定把這座前教堂改為清真寺極為遺憾,擔心這一世界著名文物從此將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埃爾多安精神上遠離現代土耳其之父,上台17年以來,全力以赴要夯實土耳其的伊斯蘭根基,他立下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把這一大教堂改為清真寺。這位對奧斯曼帝國崩潰至今耿耿於懷的總統,麵對土耳其遭遇的經濟困境和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還想要借此把他的保守選民團結起來。因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博物館改為清真寺,被視為是他所倡導的“伊斯蘭宗教革命”徹底勝利的象征。

莊嚴雄偉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建築於拜占庭帝國的公元四世紀,如今被視為是拜占庭時代最重要的遺跡之一,1453年,在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後,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但是,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崩潰,年輕的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現代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阿塔圖爾克1935年決定,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成供所有人參觀的博物館。

一直到7月10日,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一座每年有數百萬世界遊客參觀訪問的博物館。去年,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土耳其遊客參觀人數最多的景點。但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近幾年也發生了數起與伊斯蘭活動相關的事件,2018年,埃爾多安總統就在大教堂裏宣讀『可蘭經』。

為什麽現在要改為清真寺?土耳其行政法院周四的決定其實是一連串司法程序的最終結果。2018年,一個伊斯蘭協會要求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舉行伊斯蘭宗教祭祀,遭到土耳其憲法法院否定。但是,埃爾多安的保守黨去年在市政選舉遇挫,伊斯坦布爾和安卡拉全部落在反對黨手中後,強化了埃爾多安通過把這座著名文物改為清真寺來把他的傳統選民重新集結起來的決心。土耳其最主要的反對黨就指出,埃爾多安準備把聖索菲亞改為清真寺,目的是想借此讓選民們忘掉土耳其糟糕的經濟狀況。

自從傳出土耳其準備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的消息,俄羅斯、希臘對這一拜占庭的著名遺跡嚴密關注,美國、法國先後發出警告,希望不要把聖索菲亞改換成一個穆斯林祈禱的場所。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不要把這一具有普世性的場所工具化,不要拿它為本國內部的政治利益服務。

早可預見的是,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將會嚴重衝擊土耳其與希臘的關係,果然,星期五,希臘譴責土耳其的決定是“向文明世界挑戰”,雅典當局發表聲明說,埃爾多安的民族主義使得土耳其倒退到六個世紀以前。

埃爾多安滿足了他的政治願望,但他也不想就此失去龐大的遊客,但是土耳其北部旅遊城市特拉布宗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於2013年改為清真寺後完全是另外一種遭遇,遊客大幅度減少,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前來參觀的遊客再也不能觀賞大教堂的壁畫。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清真寺 埃爾多安難忘奧斯曼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