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聯合國通過一份決議 中國2次動用否決權後突然棄權

經過第四次投票嚐試,聯合國安理會終於在7月11日達成一項有關敘利亞協議。在這之前,中國與俄羅斯兩次行使否決權,反對德國、比利時有關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授權的草案。

授權延長一年

據聯合國新聞網站7月11日稱,聯合國安理會達成協議,同意將從土耳其向敘利亞西北部提供跨境人道主義援助的授權延長一年。最新的第2533號決議允許通過巴卜哈瓦(Bab
al-Hawa)這一個過境點向敘利亞提供食品、藥品和其他挽救生命的援助。

b47943a8e46614f2efb3d9ba0653a110

2020年7月10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批評美國口口聲聲說堅持人道主義精神,卻將人道問題政治化,肆意打壓敘利亞政府和人民,造成敘利亞人民生活困苦,民生凋敝。(Getty)

在表決過程中,除兩個提案國德國和比利時外,愛沙尼亞、法國、印度尼西亞、尼日爾、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南非、突尼斯、英國、美國和越南都投了讚成票。中國、多米尼加和俄羅斯則投了棄權票。

作為決議草案的提案國之一,德國在投票後對授權延長表達了欣慰。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安理會最終能夠同意由我們提出的經過妥協的提案,對於數百萬敘利亞百姓而言是一個好消息。”同時強調,雖然事實上“有必要開放更多的過境點”。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安理會投票結束後通過發言人表示,跨境人道主義援助仍是敘利亞西北部乃至更大區域內數百萬人的生命線,再次呼籲衝突各方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確保所有有需求的平民都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

決議三次否決

德國和比利時7月8日提交第一份草案,希望將巴卜薩拉姆(Bab
al-Salam)和巴卜哈瓦兩個過境點的跨境人道主義援助機製延長一年,其中巴布薩拉姆是通往敘利亞阿勒頗北部的人道主義門戶,而巴布哈瓦則主要為伊德利卜地區服務,但遭到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的一票否決,各國代表團在討論中互相指責對方將超過1,100萬敘利亞人所依賴的人道主義援助政治化。

隨後,德國和比利時7月10日再次提交草案,仍然希望保留巴布薩拉姆和巴卜哈瓦兩個過境點,但授權期限修改為至2021年1月10日,該草案在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獲得了13票讚成,再次遭到中俄的雙雙否決。

俄羅斯隨後提出的一項決議草案隻允許通過巴布哈瓦一個過境點提供援助至2021年1月10日,但由於缺少所需票數,在7月11日的投票中也未能獲得通過。

中俄為何否決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敘利亞政府的堅定盟友,俄羅斯有可能想通過斷絕對敘北部反對派的國際援助來加強敘利亞政府的地位。

俄羅斯方麵認為,鑒於敘利亞政府掌控力正在不斷增強,因此來自敘利亞本國的援助逐漸成為可能,之前的國際援助機製則必須“逐步結束”。中國方麵的意見則是,敘利亞政府並沒有正式允許向北部地區提供國際援助,因此聯合國的援助行動有侵犯敘利亞主權之嫌。

北京學者指出,盡管跨境人道救援機製由聯合國監督執行,但各式各樣的非政府組織,尤其是與西方國家關係密切的非政府團體參與到了人道主義救助當中,使得跨境人道救援機製成為西方世界幹涉敘利亞的重要途徑。

其次,一些敵視敘利亞政府的國家,如美國、歐洲國家和土耳其,通過跨境人道救援機製,將一些武器裝備夾雜在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裏,一起送到敘利亞反政府軍事團體手中,使得跨境人道救援機製成為一些反政府團體的“武器運輸通道”。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聯合國通過一份決議 中國2次動用否決權後突然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