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關於蔣經國的用人之道,坊間有許多研究與討論,其中一個最讓大家議論不止的問題是:蔣經國當年為何選擇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總統?

畢竟林洋港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台籍政治菁英,而且每個重要職位都走在李登輝前麵,包括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都是林走李接,政壇上因此有“望洋興歎”之說。但1984年第七屆總統、副總統選舉時,蔣經國提名當時的台灣省主席李登輝為副總統,而非時任內政部長的林洋港,兩人的政壇追逐之路就此轉向。

蔣經國為何舍林而取李,關於這個問題,前行政院長李煥生前曾說,蔣經國之所以沒有選擇林洋港,主要有四個因素:

一、林洋港省主席期間,將農田水利會總幹事由官派改為民選,此一影響基層農民勢力關鍵職位從此不受政府製約,蔣經國大表不悅。

二、林洋港省主席期間,未充分溝通就把新竹市與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改變很多財政分配造成官場紛擾不和,閣揆孫運璿要求收回卻被以辭職威脅,給蔣留下難以駕馭且做事缺乏政通人和的印象。

三、林洋港內政部長期間,未謹言慎行,在立委麵前承諾,三個月內改善治安做到鐵窗消失,成了社會名言結果未達到,造成政府威信受損,給蔣留下此人辦事說話不穩重的判斷。

四、林洋港出身南投世家,家族成員龐大複雜,林洋港自己曾當選民選的南投縣長,他的弟弟林源朗也在他之後當選南投縣長。如果林洋港更上一層樓做了副總統,甚至將來還有機會升任總統,難免整個林氏家族雞犬升天,形成政治特權,是蔣經國極不願見的局麵。

李登輝的家族則十分單純,唯一的兒子李憲文在李登輝擔任省主席時,已因病早逝,唯一的哥哥,更早已在二次大戰期間,死於太平洋戰場。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蔣經國在時任台北市長林洋港(左後)的陪同下,投票選舉台北市議員。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1978年,原任台北市長林洋港,與新任市長李登輝參加市長交接典禮。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帝相暴露”的林洋港

李煥畢竟長年追隨蔣經國,十分理解蔣對人的好惡。但其實早在1978年林洋港剛擔任台灣省主席不久,蔣經國對林洋港的評價就十分有保留。1978年6月27日蔣日記記載:“林洋港之為人,逐漸可以發現其好名善變,不可不防。”

當時林洋港剛從台北市長調升台灣省主席(6月12日),一般認為應是蔣經國極為器重的人,蔣卻在那時就指林“好名善變”,並提醒自己“不可不防”,十分出人意料。

接著在7月29日的“本星期預定工作課目”,蔣又記下:“林洋港初任省主席。由其言行可以發現,此人沽名釣譽,好大喜功,不但難成大事,恐將害事,密切加以注意。”至於是什麽事情讓蔣經國對林洋港留下“沽名釣譽、好大喜功”的不良印象,日記中並未敘及。

不過戒嚴時代權力來源係乎強人一念之間,坊間傳聞林洋港於省主席任內訪日受高規格接待,因此事“功高震主”而受猜疑,許信良甚至以“帝相暴露”形容。或許有些誇大,但也說明在威權統治年代,阿港伯雖然憑借幽默風趣贏得媒體好感,卻可能適得其反地犯了當權者的大忌。

到了8月12日,蔣經國在日記記載:“林洋港有才能,但是在品德方麵不夠正直,在緊要關頭恐怕把握不住,應深加注意,時加考核。”至此,蔣經國對林洋港可說已經定了性,政治之路很難再往上攀升了。1984年6月1日,就在李登輝獲提名為副總統不久之後,林洋港就從內政部長明升暗降為行政院副院長。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1988年,林洋港(左)悼祭蔣經國逝世。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蔣經國眼中的李登輝

至於李登輝,他的從政之路是從1972年入閣擔任政務委員才開始,此前他隻是一位在台大任教的農業專家,並在農複會擔任技正。1970年,聯合國開發總署東亞支部邀請他到曼穀主講農業經濟問題時,政府因為他政治上“觀察中”的原因,沒有允許他出境。所謂“政治上”的原因,是指李登輝曾經是台共成員的背景。

1968年6月,李登輝自康乃爾留學回國,要到農複會工作前,就因為大學時參與的讀書會與共產黨有關,以及在海外曾會見台獨運動人士,被警備總部約談,第一次約談的時間長達17個小時,之後又持續了一個禮拜才結束。後來是得到沈宗瀚、李煥的推薦,李登輝這才進入政界,擔任政務委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閣員,年方49歲。

翻查蔣經國日記(止於1979年底),有關李登輝的記載並不多,但相較於蔣對林洋港的疑慮與防備,他對李登輝則是欣賞有加。從1972年李登輝入閣擔任政務委員,到1979年李登輝還在台北市長任上,蔣經國日記中與李登輝有關的記載如下:

1972年5月31日,蔣在日記中寫下新內閣名單時提及李登輝的名字,6月2日他寫道:“接見新任政務委員,談得很投機,為一優秀之科學人才。”1978年4月9日記:“行政院人事難做最後決定,初步擬以運璿為行政院長,繼正為經濟部長,登輝為省府主席。”

1979年3月13日記:“約台北市李市長查詢市政,並作數項指示。(醫療、交通秩序、自來水、公共交通工具等)。李市長有工作熱情,又有新的科學觀念,可以培植的一位人才。”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1979年,蔣經國至台北市政府巡視,聽取時任市長李登輝(右)報告供水情形。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蔣經國至台北市政府巡視,左為時任市長李登輝。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1979年4月28日記:

中午在三芝李登輝家鄉餐聚。

1979年5月8日:

上月28日約了幾位朋友,在三芝鄉一所古廟中聚餐,由李市長作主,吃的是台灣家鄉菜,談笑甚樂。

1979年9月24日記:

由於台北氣氛之煩悶,人事之困擾,於上周四晚間約昌煥、登輝從基隆出海,先至東、西莒,經南竿、東引返航,兩天海上行,身心至感愉快,實為難得之時日。

由於蔣經國日記隻寫到1979年底為止,外界無法從日記中察知1984年初,蔣經國提名李登輝為副總統的心曆路程。不過當年在給國民大會的提名書中,蔣經國寫到李登輝時,曾有“少時即痛心邦國為日人侵淩,富有民族意識”等文字。隔天2月16日蔣經國還函電宋美齡:“李登輝同誌各方反應亦深以為得人”。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蔣經國描述李登輝“少時即痛心邦國為日人侵淩,富有民族意識”。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

蔣經國曾函電宋美齡:“李登輝同誌各方反應亦深以為得人”。 圖/聯合報係資料照

小結

李登輝和蔣經國青年時代都曾是懷抱理想的共產黨員,都熟讀社會主義理論著作,經曆過共產黨的組織生活,背景相似。李的學曆高,而且能力強、為人聰明又謹慎,深得蔣經國賞識和歡心,將李安置身邊,多方提攜教導。

2019年日本產經新聞刊載的《李登輝秘錄》中提及,李登輝有本現在仍珍藏著的記事本,記錄1984年至1988年,他在副總統時期與蔣經國156次的個別對話。

他比喻自己像是畢業於“六年製的蔣經國學校”,從蔣身上學到許多關於政治的事,並多次感受到蔣經國的厲害之處。其中之一就是,蔣經國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裁判了自己親戚擔任人事行政局局長的貪汙,宣判15年以上的刑期。“如果是他的父親蔣介石,應該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李登輝以蔣經國學生自居,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繼位擔任總統及國民黨主席12年,任內表現褒貶互見。

不少人認為蔣經國根本看錯了人。他評價李登輝是“一位可培植的人才”,結果李登輝把國民黨搞得四分五裂,隻剩下一口氣;他讚許李登輝“富有民族意識”,並深慶得人,李登輝權力穩固後把中華民國帶向台灣化,影響直到今天。

但另一方麵,台灣的民主轉型也是在李登輝任上完成的。究竟蔣經國選擇李登輝是對是錯,隻有留待曆史檢視了。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從農業專家、共產黨員到總統 李登輝為何受蔣經國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