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DP下降32.9%,美國商務部為何要強化這一數據?

GDP下降32.9%,美國商務部為何要強化這一數據?

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有多深?7月30日美國商務部揭曉了答案:美國第二季度GDP環比折合年率初值下降32.9%,創下了1947年季度GDP數據公布以來最差紀錄。

GDP跳水暴露美國經濟受疫情影響慘重

當前美國是新冠疫情的重災區,社區隔離、停工停產帶來的企業倒閉、雇員失業、家庭收入銳減,對一個消費驅動型經濟體來說,短期的傷害肯定要比生產驅動型的中國來說要大得多。國內的人用“災難性跳水”、“暴跌”來形容美國二季度GDP的表現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市場對美國經濟早已形成廣泛的預期,數據隻是直觀地告訴市場,新冠疫情給美國經濟挖的這個洞有多深。這是美國三大股指走出兩跌一漲、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暴跌”行情的緣由之一。

其實,相比GDP,當前美國公布的數據中最具風險敏感點的數據為失業率數據,即7月中旬1700萬人向州政府申請失業救濟金,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了將近90萬,上周新增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143萬。

因為,作為消費支出約占經濟活動70%的經濟體來說,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既增加了美國經濟複蘇的難度、降低了人們預期經濟複蘇的強勁程度,又增加了政府為失業人群提供失業救濟金的負擔。

當下每周額外600美元的失業救濟即將到期,而美國國會和政府尚未就接下來的方案達成共識,若消費者依然不能用自身經濟活動帶來的收入支付賬單,進行信用創造,那麽美國經濟要在短期內走出新冠疫情挖的“深洞”,無疑將是渺茫的。

不過,與此同時需要強調的是,美國二季度GDP表現出來的慘狀也與統計方法有關。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季度GDP是年化季率,也就是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年化增長率,這是一種根據季節性模型調整後的複合增長率,並不是直接將季度數據乘以4得出的全年數據,其含義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一整年,將對經濟產生的影響。

舉個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如目前美國政府對每個失業人員提供每周額外600美元的失業救濟,如果用季節調整後的年化率來分析,失業人員每年有7200美元的額外失業救濟金,但這種額外失業救濟金是“天上掉餡餅”,是短期應急不是長期的收入改變,用年化率衡量具有誇大成分,這就如同你今天撿了100塊錢,但你不可能天真地認為你每天都能撿100塊錢。

這個時候用單季環比變化情況來進行校驗就更立體一些。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單季較上一季度下滑10%,盡管數據依然嚇人,但其視覺衝擊力顯然就沒有32.9%這麽大了。

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傷害不亞於戰爭

當然,這次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傷害不亞於一場戰爭。這勢必會加大美國各界的積極應對。

事實上,4月份以來,美國各界就對新冠疫情下究竟是安全重要還是生存自由重要,爭得麵紅耳赤。自從美國各州采取社區隔離措施後,川普政府就不斷要求各州放鬆社區隔離,盡快複工複產,川普政府與民主黨控製的州、美國疾控中心等專業機構的分歧一直處於白熱化。

這些表麵上看起來是專業問題的對決,背後其實是安全與自由尺度的選擇和政治方麵的考量。

美國商務部這次公布的數據,且強化-32.9%這一數據本身,顯然並不是一個單純專業問題,背後是理念和利益的較量。

-32.9%的季節調整後的年化率,專業人士可以坦然觀之,對非專業人士而言,這個數據的視覺衝擊就足以帶來改變的力量,它讓人們共情一個人或家庭的單季收入下降三分之一是怎樣的驚愕。

看到如此“自由落體”的經濟活動和個體收入,以及新冠疫情5%左右的致死率,人們是否還繼續願意在安全與生存自由方麵,將天平更多傾向於前者?人們是否還會淡定地容忍社區隔離等?

GDP數據或影響美國防疫及選情

顯然,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和強化的慘淡GDP數據,美國會兩黨在新刺激計劃上的唇槍舌戰,川普政府向各地派遣聯邦安保人員等,都可能會對接下來美國防疫方案、選情等產生明顯影響。

畢竟,一旦美國人在安全與自由尺度選擇上,將天平向可行自由擺動,對安全折損的容忍度提高,美國社區隔離將會有所鬆動,企業複工複產會從低穀開始反彈,經濟活動會逐漸恢複正常。

這可能是當下股市並沒有出現暴跌行情的深層原因之一。市場看的是行為預期,GDP數據呈現的是過往社區隔離、停工停產等行為的結果,向後看悲壯,向前看可能就不一定太悲觀了。

用稟賦效應和前景理論的四重模式可以獲得更具解釋力的描述。

假設GDP和居民收入是損失,安全是收益,且損失對人們心理的影響係數是收益的2.25倍。那麽如果新冠疫情開始蔓延的時候,人們麵對新冠肺炎對健康安全的侵害是基於可能性的損失做決定,進而在恐慌中支持社區隔離、停工停產這種購買保險的安保行為,那麽隨著人們對新冠疫情認識的深入,以及對生存可行自由度受限日益增長的抵觸情緒,人們開始趨向於在確定性下的收益進行行為抉擇。

即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知,人們對新冠肺炎帶來的健康安全影響逐漸有了確定性的認識,進而促使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降低社區隔離程度、逐漸複工複產,以尋求確定性的工作收益。

同時,美國共和黨和川普政府在美國疫情二次複發的關鍵時刻,就新刺激方案與民主黨展開博弈,其實就是看到若在新冠疫情的安全損害具有確定性結論的背景下,繼續在保持社區隔離、停工停產等條件下慷慨額外失業救濟金的發放,將刺激更為複雜的社群事件,無需工作還能領取額外失業救濟金的人們會讓“黑命貴”的抗議活動禁而不止,進而不利於共和黨和川普的選情。

在疫情下,“黑命貴”運動四處開花,本身就反映人們對疫情的安全評估正在發生改變,是讓人們回到就業崗位和工廠,還是繼續逗留在街頭,無疑是接下來角力的聚焦點。

為此,如果上半年選情對川普不利的話,那麽下半年的每一次改變都可能是川普和共和黨選情的加分項。

警惕美國對外攻擊性的強化

此外,需要警惕的是,新冠疫情給美國經濟的如此程度的傷害,可能會強化美國國內的集體共識,引發美國對外的強勢攻擊性。

如美國政府會強化對全球產業生態鏈重構的支持,強化對全球金融生態的控製,全球經貿會更加向“求通排異”的軌道上前行,美國政府對脫鉤的膽識也隻會被不斷加固。為此我們必須要警惕和小心美國政府接下來更加突出的外部攻擊性。

總之,二季度美國GDP的“災難性跳水”,可能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麽悲壯,存在損失高估問題,是否由此就斷言美國經濟已經衰敗還需要謹慎。

而最需警惕的是新冠疫情可能對美國政治生態和外交生態的改變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GDP下降32.9%,美國商務部為何要強化這一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