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斯坦福解構“中國故事” 指中國宣傳預算已超百億美元

斯坦福解構“中國故事” 指中國宣傳預算已超百億美元

美國斯坦福大學2020年7月28日為一份就中共大外宣所做的研究報告舉辦視頻發布會(視頻截圖)

自2013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以來,中國政府的對外政治宣傳達到了新的高峰,也引起了世界的警惕。美國斯坦福大學近日發表的報告對中國對外宣傳進行了全麵的剖析。

“作為一名中國外交官,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

這是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年6月初離職時,在最後一次例行記者會上的發言。

耿爽略帶哽咽的語氣凸顯了他作為中國外交大員的堅定立場,也戲劇化地勾勒出了中國對外宣傳的大致樣貌。

自2013年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後,中國的對外政治宣傳又上了一個台階。

美國斯坦福大學最新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對外宣傳意在全球塑造中國及其領導人習近平自信和勵誌的形象。

《華盛頓郵報》前駐北京首席記者潘文(John
Pomfret)在7月28日這篇報告的發表會上進一步指出,這些宣傳都旨在服務於中國共產黨:
“以前中國媒體的理念可能是服務於中國的利益,但在習近平的控製下,媒體被迫僅僅服務於中國共產黨的利益。”

他舉例說,“現在已經成為常規性的動作是,全中國的報紙頭版往往都一模一樣,2016、2017年的時候就比較明顯了,尤其是在發布習近平連任中共總書記的消息時。”

斯坦福解構“中國故事” 指中國宣傳預算已超百億美元
美國《華盛頓郵報》駐北京前首席記者潘文(John Pomfret)(視頻截圖)
 

斯坦福大學的報告用這一現象來論證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傳統媒體的控製。

這篇名為《講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形塑全球輿論的運動》(Telling China’s Stor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ampaign to Shape Global
Narratives)的報告分析了中國政府控製政治宣傳的兩大核心機構,即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除了中宣部外,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在對外宣傳中的重要作用在報告中被凸顯出來。

報告舉出的關鍵例證是2019年,瑞典前駐華大使林戴安(Anna
Lindstedt)安排瑞典籍香港書商桂民海的女兒安吉拉·桂(Angela
Gui)與“中方代表”會麵。桂民海此時正因為涉嫌為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被關押在中國的監獄中。安吉拉在此次會麵中被兩位具有中國政府背景的商人要求對父親的事停止一切媒體活動。

雖然林戴安7月初因為這一事件在瑞典被宣告無罪,但斯坦福大學的報告認為,這說明了中共統一戰線通過身份模糊的人士去影響外界輿論所起的作用。

美國明鏡集團總裁何頻在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進一步分析了統一戰線的主要組織形式政治協商會議在對外宣傳上的作用。

他舉例說,“中國通訊社,也就是中國的第二個通訊社,已經成為政協主要的傳播管道。中通社是提供港台、海外媒體的,有別於新華社那種比較硬性的報道,內容顯得稍微柔和一點。”

他還指出,政協集中的名人也在對外宣傳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名人是演藝界的、體育界的,和投資界的等等,他們進入政協以後,主要的功能就是對中共現有的政策進行鼓吹。”

何頻認為,政協在對外宣傳方麵的作用要超過中國共產黨的係統。

五毛水軍、內容農場統統一起上

斯坦福大學的報告還梳理了中國對外宣傳在網絡世界采用的隱形方式。除了已經被外界廣泛關注的,在推特、臉書等西方主流的社交媒體上大量的五毛水軍外,報告還專門提到了不太被注意的“內容農場。”

這是一些為了博取瀏覽量而發布各種低質新聞或文章的網站。一些中文的內容農場不時會發布有利於中國、醜化中國不喜歡的對象的假新聞,比如一家名為“壹讀”(read01.com)的網站發布了蔡英文墮胎的謠傳。

報告指出,這些網站的所有權、資金來源比較可疑,他們實際上構成了“灰色”的政治宣傳機器。

宣傳大戰役效果有限

報告還分析說,從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到今年台灣總統大選,以及目前還在持續的新冠疫情,中國政府開動宣傳機器,散布大量假信息,擴張其海外的影響力。

不過,斯坦福報告的主要撰寫人之一格倫·蒂費特(Glenn Tiffert)在報告發表當天指出,這些宣傳戰效果有限:
“在我們所研究的這些中國宣傳案例中,往往數量高於質量。雖然他們很用勁,但質量並不好。他們打了一些火花,卻並沒有燃成大火。”

但報告警告說,中國政府現在用在全球宣傳的預算超過一百億美元,中國各級政府的宣傳費用也大幅增長,中國逐漸提高的宣傳力量對自由民主是重大威脅。【閱讀完整英文報告】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斯坦福解構“中國故事” 指中國宣傳預算已超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