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王鐵匠打鐵念佛升天(數文)

文:曾敬賢

來源:正見網

一、歷事煉心

宋朝時,有位大文豪蘇軾,他跟佛印禪師,很有交情。有一次,他自己坐在蒲團上,覺得身心輕安,很有境界,就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他覺得自己已經有相當的境界,很是歡喜,就把這首詩,送給佛印禪師。禪師看完,就給他寫了一個字:「屁」!派人送還給他。

他一看很生氣,馬上就坐船去找佛印。一到寺院門口,看到佛印禪師的房門關閉,門上貼了兩行字,寫道:

八風吹不動,

一屁打過江。

所以,真正的功夫,要在心性上磨鍊,要能歷事煉心:就是經得住事實的考驗,真正得到心性上的提高。不要沾沾自喜,飄飄然。謙受益,沉住氣!

二、王鐵匠打鐵,念佛升天

在《凈土聖賢錄》里,有一位王打鐵。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打鐵,只要一天不打,一天就沒飯吃,所以他覺得人生很苦。當一個人覺得人生很苦時,說明他有了悟悟,有善根,會很容易進入修鍊。這時,剛好有一位出家師父,從這裡經過。他就恭恭敬敬的請師父到家裡坐。但是,他又沒有錢,就請師父喝杯開水。喝了以後,他跟師父講:「人生這麼苦,有沒有離苦的方法?」

師父告訴他:「有!方法就是經常念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王鐵匠跟師父說:「我已經忙得要死了,哪裡還有時間念佛?」

師父就告訴他:「你只要一邊打鐵,在敲下去的時候,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念就可以了。」他心裡想,這樣很好,不會妨礙我打鐵。

從此以後,王鐵匠就開始邊打鐵邊念佛,打一下鐵,念一聲佛號。他的老伴,走過來跟他說:「你有毛病!打鐵都那麼累了,還念什麼佛?」

但他自己感覺不累,甚至於比從前打鐵的時候還輕鬆,所以無論老伴如何不滿,他也沒有在意,繼續老實打他的鐵,念他的佛。

念了三年以後,他忽然跟老伴說:「我要回家了。」

他老伴說:「這兒不是你家嗎?你回哪裡?」他也沒有理會老伴。

往生的那天,他在打鐵時,念了一首偈:
叮叮噹噹,
久煉成鋼,
太平將至,
我往西方!

念完,鐵鎚剛好敲下去,他就走了。他是站著升天的(就是「白日飛升」)。

三、布袋和尚

尊者曾經講過:「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這句話是很重要的,就是說:假如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非人我(即不顧對像,亂講是非)、貪嗔痴慢的事,最好是統統放下,才能讓身心清凈。

宋朝時,彌勒菩薩示現的是布袋和尚。他走在路上,背著一個大布袋,旁邊的人問他:「布袋和尚,請問如何學佛?」布袋和尚沒說話,只是雙手一放,把布袋放在地上。

旁邊的人說:「您的意思就是要放下?放下以後,還要怎麼辦?」

布袋和尚,就把布袋背起來,就走了。這是說:放下以後,要提起。放下什麼?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分別、執著。提起什麼?提起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提起的是為佛法、為眾生(!)。

假如學佛只有放下,那就是著空。所以,只要因緣成熟的事,我們要儘力去做;若因緣不成熟,我們也不要勉強,不然自己會生煩惱,別人也會生煩惱。但是如何把握這個程度,還需要我們慢慢去揣摩、去提升,才會判斷正確。

我們常常把隨緣掛在口邊,每天遇到一些事情就說:「看佛菩薩安排,隨緣」,隨緣、隨緣多了,就變成隨便。所以,我們還是要冷靜分析、觀察因緣,只要已經成熟、擺在面前的,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才行。

四、悟達國師與晁錯

我們都知道,根本煩惱是:貪嗔痴慢疑,一般都會覺得痴比較厲害。其實在修道的途中,這個「慢”,也很有殺傷性,它好像不知不覺就出來了。

在漢朝有一則公案。當時,晁錯建議漢景帝,要削弱諸侯的封地,結果諸侯群起叛亂,造成「七國之亂」。而晁錯確實念念是為國家,他是「善謀國,不善謀生」,沒有想到自己。後來七國就以要討伐晁錯的名義殺他,其實重點是要奪取國家的權利。那時,袁盎就建議漢景帝,只要把晁錯殺了,問題就解決了。而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景帝迫於無奈,還是把晁錯殺了。所以,晁錯跟袁盎結上了冤讎。

袁盎的下一世是高僧,而且連著十世都是高僧,幾百年後,就是悟達國師。悟達國師因為德行很好,所以皇帝賜給他一個沉香木做的寶座。袁盎修行的功夫很高,但他得到這個沉香寶座以後,就起了一念「高傲我慢心」,護法神就離開他了。晁錯的冤魂,就有機可乘,來報復他,便附在他的膝蓋上,使他長了一個人面瘡(另有一說:瘡是長在袁盎臉上)。後來因為很嚴重,悟達國師想起了當年曾遇到的一位高僧,對他說:「你身上有什麼地方腐爛了,假如遇到了災難,就到四川某山去找我。」所以,悟達國師就到那裡尋訪那位高僧,那人就是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帶悟達國師去一個溪邊,用溪水幫他清洗。當清洗傷口之時,突然,人面瘡說話了:「我就是被你害死的晁錯。這個冤讎結了幾百年,今天我能報仇索命了!」迦諾迦尊者就為晁錯說法,教晁錯放下了執著(並給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不再與袁盎互相結怨了。袁盎這才免受晁錯的報復,得救。袁盎深悔「高傲我慢心」之毒害,而棄此心!

(均據清代《淵鑒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