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緬甸政變:東協會議達5點共識 據報敏昂萊不反對特使調停 專家:軍頭未回應危機未解

緬甸政變:東協會議達5點共識 據報敏昂萊不反對特使調停 專家:軍頭未回應危機未解東協會議就緬甸危機達5點共識。

東協10國元首和外長周六(24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領導人特別會議,會議焦點是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自今年2月1日發動政變,在緬甸境內血腥鎮壓平民反軍政府示威,軟禁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執政「全民盟」高層後,首次以軍政府最高代表身份,外訪出席國際會議。東協會議就緬甸問題達成5點共識,試圖為緬甸危機破局。據報敏昂萊不反對東協介入。(陳駿豪 報導)

東協輪任主席國汶萊發表聲明指,成員國就緬甸問題達成5點共識:一、立刻終止緬甸當地暴力事件,各方要極力克制;二、各方應展開有益緬甸人民有建設的對話,尋求和平解決危機的方法;三、東協會派特使居中調停;四、東協透過東協人道主義救援協調中心(AHA)向緬甸提供人道救援;五、東協派代表團以及特使到緬甸視察。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向馬新社(Bernama)表示,敏昂萊同意停止國內暴力鎮壓平民。

慕尤丁指表示,「東協各國成功了(阻止緬甸鎮壓平民),出乎意料,未想過可以在這次會議獲得成果。」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同日表示,敏昂萊指並不反對東協派代表團到當地視察。李顯龍對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Asia)指,「敏昂萊說他聽到我們的聲音,會考慮有用的建議,他不反對東協作有建設意義的角色,或者東協派代表團到緬甸視察,或提供人道援助,緬甸希望與東協互動,令事情順利發展。」

敏昂萊則至今未有回應。

有外交官和東協成員國官員透露,東協領袖希望藉會議與敏昂萊對話,試圖獲得對方承諾撤走當地武裝部隊,東協成員國亦冀合作為緬甸提供人道救援,以及派出特使在軍政府和全民盟議員之間斡旋,鼓勵武裝少數族裔、翁山蘇姬文人政府官員組成的「民族團結政府」(NUG)與軍政府溝通。

「民族團結政府」表示歡迎東協各國元首達成共識,解決當地危機,並指期望「東協採取有力行動回復緬甸民主和當地人民的自由」。

有專家指東協邀請敏昂萊出席會議,有忽視軍政府政變奪權沒有政權正當性的危機。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專家洪禮秋(Huong Le Thu,音譯)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指,「軍頭正式出席會議,但沒有說明任何讓步,例如停止血腥鎮壓,如此來看不見有建設作用。」

緬甸軍政府自政變以來,大肆殺害和鎮壓當地平民,造成至少700多人被殺3000多人被囚、25萬墮胎離失所。

印尼、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汶萊元首在雅加達出席會議,寮國、泰國和菲律賓則派外長出席。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