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廿大人事詭譎 政治先行不設接班人

中共廿大的人事布局,最貼切四字是波譎雲詭,且是前所未見的波譎雲詭。這既表現為各種各樣的流言漫天,其內容聞所未聞的聳動,其傳播範圍廣被境內境外;又表現為外熱內冷,國際和大陸社會對中共人事猜測持續不減的熱,但中共黨內似有置身事外的冷。

拿捏中共廿大布局的分寸,各路專家列出了不少明規定潛規則,諸如連任規限、「七上八下」等,但還有一些慣例、一些邏輯關係未為重視,比如有個「五小十大」法則,那是逢五則小、逢十必大,有如中共建政日,一般年頭不辦慶祝活動,但逢五如六十五周年要小慶,逢七十周年就要大慶包括閱兵之類。

中共黨代會也應此理,但那是以一屆主要領導人的任期來畫分。任期五年,通常只任兩屆,於是一屆屆的人選,都預有安排,接班換代,早有準備。是以最高領導層即中央政治局常委,五年十年計算得相當清楚,官場上的說法是「到點下課」。

這個五十法則,在五年前的中共十九大開始模糊,當年習近平、李克強二人連任,其餘五名政治局常委的進退已不遵此例,那時起不論明裡的準備還是暗中的放風,都有了一個新目標即習近平連任。這種五十法則的變與不變,決定了今天中共最高決策層的布局走向,以及今次中共廿大高層人事的三大特點。

人事關鍵 政治先行

特點之一是,人事關鍵,政治先行。這次整個高層人事布局,圍繞習近平的連任而來,除了會前部分地方領導人受到非議的「頌聖」造勢,最重要的是由政治鋪墊決定人事布局。所謂政治鋪墊,就是「兩個確立」,同時出現的「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等,只是配套。

習的連任工程,早在十九大開始,卻在十九屆六中全會有了關鍵之舉,那次通過了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寫進了「兩個確立」即「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個核心地位和指導地位,預計將寫進中共廿大新黨章,成為習連任和中共廿大布局的關鍵。

人事布局 妥協色彩

特點之二是,人事布局,妥協色彩。外間傳說中共黨內鬥爭,以所謂元老為骨幹,再配之以軍隊的以槍指揮黨,以及紅二代及黨內諸派等。那些如武俠小說的情節,在現實中通常難以複製。中共黨內人事有了新的遊戲規則,按中組部長陳希的說法,忠誠度擺到了第一位,然後才有資歷、年齡、政績等考量。

在這個背景下,中共最高領導層的排隊,不再有元老推舉之類說法,而是最高領導人跳脫在外,其他人基本按五十法則,再配之以連任規限、「七上八下」等,陣容分別是多一位不多、少一位不少,信手拈來而已。

接班梯隊 時隱時現

特點之三是,接班梯隊,時隱時現。按照五十法則,改革開放過去近四十年都講究梯隊接班,也即過去說的「老中青」、「三個梯隊」等,這種安排按照五年準備、十年接班的考量,在廣義上是有接班梯隊的。

但狹義的接班人,指的通常是最高領導人的接班預備者。中共黨史上,接班人安排從來是政爭之源,十八大之前,有老一輩壓著,還有接班安排之說,胡春華就曾是所謂隔代接班人。但十九大開始不設接班人,廿大看來也不會設接班人,原因已相當清晰。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廿大人事詭譎 政治先行不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