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大米和玉米,都是日常主食。「主食」,顧名思義,就是「主要的食物」,有兩層涵義,一是表示攝入量多,從《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可以看出,位於最底層的,就是谷薯類,每天的攝入量很大。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另一層涵義,表示的是對身體的重要性。《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養」是供養、飼養、撫育、培育、生育等意思,也就是提供生命、維持生命。「五穀為養」,也就是說,五穀是養護生命的根本。

而水果、蔬菜、肉的作用是輔助、添益、充實,這些作用,都是在「五穀為養」的前提下發揮的。

但現在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或者短期內可以獲得好身材,但長期的身體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其實,我們的一些習慣吃法,對大米和玉米的營養破壞很大。現代很多疾病是吃出來的,關注身體健康,就不得不關注飲食健康。

奶奶的味道,原來是鹼的味道

煮粥加鹼是一種傳統做法,尤其以前吃的米都是糙米,又沒壓力鍋這樣的「高科技」,柴火煮粥,要煮很久才能爛。

不知是誰那麼「聰明」,發現往米里加點小蘇打或食用鹼,米很容易煮爛,煮出來的米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口感更軟糯,還能節約柴火呢。

於是,這個方法便一直流傳下來了。直至今日,雖然吃的是精米了,仍然有很多人習慣煮粥時加鹼。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奶奶熬的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而且又軟又爛,對我這個喜歡吃「軟食」的人來說,這樣的粥太合我胃口了。但是,只有每年過年回老家時才能吃到。

我曾一度認為,是因為奶奶家的米不一樣,所以才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只有回到奶奶家,才能吃到。後來,交通方便了,我們也曾從奶奶家帶了些米回來,可是在家煮的粥,怎麼都煮不出奶奶的味道。

很多年後,我在外地的一個粥鋪里,居然喝到了這個味道,我更不解,兩地相隔幾千里,米是不一樣的,怎麼會有一樣的味道呢?當地朋友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她說,「加鹼煮粥就是煮得爛吶」,我才知道,我心心念念的那股味道,是鹼的味道。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煮粥加鹼是錯的

還沒等我「學以致用」呢,我接觸到了營養學,學到維生素章節時,猛然發現,「煮粥加鹼」是錯的。

維生素B1在鹼性環境中易被氧化失活,且不耐熱,在pH>7的情況下煮沸,可使其大部分或全部破壞,甚至在室溫下儲存,也會逐漸破壞。

煮粥加鹼,會破壞掉大米的維生素B1。而維生素B1最豐富的來源是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瘦豬肉,其次是粗糧、小麥粉、小米、玉米、大米等穀類食物。

大米是維生素B1含量較豐富,又是我們食用量較大的食物,所以,大米是維生素B1非常重要的來源,至少能為我們提供每日維生素B1需求量的一半。如果大米中的維生素B1被破壞了,那麼,我們很可能出現維生素B1缺乏。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維生素B1有什麼用?

1、維持體內正常代謝

維生素B1是某些酶的主要成分,酶就相當於,我們做化學實驗時,為了加快反應速度而加入的催化劑。人的生命,實際上就是在不停的發生各種化學反應,有很多反應的速度非常非常慢,慢到根本無法滿足我們對能量的需要,所以,必須有一些「催化劑」加快反應速度,才能維持體內的正常代謝。如果體內缺乏酶,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2、促進胃腸蠕動

維生素B1缺乏時,胃腸蠕動緩慢,腺體分泌減少,食慾減退。現代人腸胃問題多發,跟吃細糧太多、不吃粗糧有一定關係,維生素B1的攝入不足。

我又想到明末清初的傳染病學家吳又可,在《瘟疫論▪論食》中有一段話:

……有下後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飲一小杯,加至茶甌,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飢則再與。……有愈後十數日,脈靜身涼,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氣不蘇,當與粥飲迎之,得谷後即思食覺飢。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這段話,說的是得了瘟疫,該怎樣飲食。有的人通過瀉下的方法,第二天就有食慾了,而且吃東西也有味,就讓他吃,先給他喝一小杯米湯,再加到一茶杯,逐漸過度到稀粥,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餓了再給他吃。

有的人病癒後十幾天,脈象、身體表現都已經正常,但就是沒有食慾,這是中氣還沒復甦的緣故,給他喝點稀粥或米湯,有了穀物之後,就會恢復食慾,知道餓了。

這是中醫「五穀為養」的思想的體現,谷養的是胃氣,有胃氣,就有食慾,能吃飯,身體才能好。

古人喝的米湯,可都是糙米湯,糙米中維生素B1的含量很豐富,促進了胃腸蠕動,食慾可不就好了麼。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3、維持神經組織健康

維生素B1缺乏時,可引起腳氣病,這可不是「香港腳」、「爛腳丫」那個腳氣,而是一種累及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的嚴重疾病,可因中樞神經損壞昏迷至死,也可因心功能衰竭而死。

韓劇《大長今》中,太后得的就是腳氣病,她平時就是不喜歡吃紅豆、薏米等粗糧。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日本從江戶幕府時代開始,腳氣病就在王侯將相中肆虐。

這種病和痛風一樣,偏愛有錢有勢的人。比如,日本第115代天皇、江戶幕府第13代、第14代大將軍都是被這個病折磨死的。連明治天皇也染上了這個怪病。但是窮苦百姓就幾乎不會得病。因為窮苦百姓吃的都是粗糧,只有王侯將相才能頓頓吃細糧。

缺乏維生素B1,還會讓人感覺疲乏無力、煩躁不安、易激動。現在的人,是不是情緒都比較容易急躁甚至偏激呢?生活條件越優勢的人,可能脾氣越大,這可不僅僅是教養問題,恐怕是身體問題。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怎樣預防維生素B1缺乏

體內維生素B1的生物半衰期為9-18天,如果膳食中缺乏維生素B1,在1-2周後,人體組織中的維生素B1含量就會降低。因此,為保證組織中的含量能維持正常,需要定期供給。最好的供給方式當然是從食物中攝取,嚴重缺乏維生素B1、或因某些疾病引起維生素B1的吸收障礙或增加維生素B1的消耗,才需要通過營養製劑補充。

1、主食粗細搭配

習慣精細口感的現代人,完全回歸粗雜糧恐怕很難,但把粗雜糧摻到精米白面中,卻是很容易接受的,一般我們建議的粗細比例是4:6,肥胖或慢性病人群可以提高到5:5。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2、淘米請溫柔一點

有些人淘米,恨不得像搓澡一樣,把大米用力搓來搓去。現在的大米,都已經打磨得那麼精細了,又不髒,不用搓那麼狠。本來維生素B1就所剩不多,使勁搓洗,會損失更多。即使是農村自產的糙米,頂多是淘一下砂子就好,輕柔的搓洗或攪洗2-3遍即可。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3、不要丟棄米湯

維生素B1是水溶性維生素,極易溶於水,如果把米湯丟棄,維生素B1怕是不剩多少了。

古人對米湯很重視,認為它很有營養,因為古人吃的都是糙米,糙米的很多精華物質,都溶在米湯里了,對於腸胃不好、不能正常飲食的人,米湯很管用,古人甚至稱它為「代參湯」。

以前比較流行做撈飯,放很多水煮米,米煮熟之後,把米撈出來當飯吃。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現在撈飯很少見了,但農村或老一輩的人可能還會有這樣的習慣,儘量改掉,如果還是喜歡吃撈飯,那就把米湯留著,當飲料喝。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4、不要加鹼

煮粥加鹼,是因為以前吃的是糙米,難煮、口感硬。

但現在粗糧難煮的問題已經不存在,用壓力鍋就好,現在的電鍋,也基本上有高壓的功能,煮粗雜糧完全沒問題。

或者可以用豆漿機或破壁機打成米糊、豆漿,也是吃粗雜糧很好的方式。

不管是煮粥,還是煮其它粗雜糧,都不要加鹼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玉米為什麼要加鹼

凡事都有例外,玉米就是例外。

玉米的維生素B1含量也比較高,和大米相當,但玉米的口感比糙米好,有些人不喜歡吃大米,卻喜歡吃玉米,還有些地區,玉米才是主食。

玉米加鹼,那維生素B1豈不是就被破壞了嗎?

是的,沒錯,煮玉米加鹼,維生素B1可能會全部損失掉,但卻能得到另外一種也很重要的營養素——煙酸。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玉米中的煙酸含量不低,但以玉米為主食的人群,容易發生因煙酸缺乏導致的癩皮病。因為玉米中的煙酸為結合型,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它們只是在腸道里「到此一游」就出去了。

用鹼處理玉米,可以將結合型煙酸水解成游離型煙酸,這樣就很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

所以,我們總是強調,不要以為自己吃了什麼,就心安理得的認為身體得到什麼,重點還要看身體到底能不能吸收利用。

我國新疆地區曾經用小蘇打處理玉米來預防癩皮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煙酸有什麼用?

煙酸,和維生素B1同屬B族維生素,但作用不同。

1、葡萄糖耐量分子的組成成分

說得太專業不好理解,簡單的說,就是和糖尿病有關。葡萄糖耐量因子,能增強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可通過活化葡萄糖磷酸變位酶而加快體內葡萄糖的利用。

2、保護心血管

根據研究,煙酸能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濃度,擴張血管。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3、預防癩皮病

煙酸缺乏可引起癩皮病。這個病發病很緩慢,剛開始會出現體重減輕、疲勞乏力、記憶力差、失眠等。如果不及時治療,逐漸加重,就會出現皮膚炎(Dermatitis)、腹瀉(Diarrhea)和痴呆(Dementia)的症狀。因為三個症狀的英文名詞都是以字母「D」開頭,所以被稱為「3D」症狀,這是癩皮病的典型症狀。

如果不加干預,癩皮病患者可在4-5年內死亡。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怎樣預防煙酸缺乏

但也不要恐慌,因為煙酸的食物來源非常廣泛,玉米並不是唯一來源,在動物肝、腎、瘦畜肉、魚、堅果中含量都很豐富,蛋、奶中煙酸含量雖然不高,但色氨酸含量較高,色氨酸在體內可轉化為煙酸。所以,癩皮病一般多發於以玉米為主食且貧窮落後的地區。

如果能均衡飲食,吃玉米也不一定非加鹼不可,玉米中的煙酸雖然浪費了,但別的食物中也能獲取。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但以玉米為主食的人,又是素食主義者,煙酸缺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就需要加鹼處理,被鹼破壞掉的維生素B1,可以通過增加其它粗雜糧補充,但不要把玉米和其它粗雜糧一起煮,否則,其它雜糧里的維生素B1就被破壞了。

所以,我們總是強調,飲食要雨露均沾,才能取長補短。

因為煙酸能維持胰島素的作用,並能保護心血管,即使沒有煙酸缺乏的困擾,吃玉米時,也可以採取加鹼處理的方式。比如,用碾碎的玉米碴熬玉米糊時,加一點小蘇打,玉米糊更香,又能獲取更多的煙酸。

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

結語

我們常常犯一個錯誤,認為把好的食物吃進肚子,就可以坐等食物發揮各種功效了。

但身體裡的營養離食物還差一個代謝的過程,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分解和合成。

有些食物,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工,或合理的搭配,才能發揮作用;而有的食物,加工不當,營養又白白浪費。

煮粥不該加鹼,煮玉米卻要加鹼,很多人做的正好相反。

一家人得相同疾病的概率很高,不要以為都是遺傳,大多數都是因為生活習慣相同而已。

疾病重在預防,預防疾病,就要從生活習慣入手,飲食健康不能少。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為什麼煮粥不能加鹼 煮玉米卻要加鹼?做反了營養就白白浪費了